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教育问题解决实例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教育问题解决实例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行动研究把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根本目的,因此该类研究方法很受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欢迎。近年来,国内中小学教育界获得的那些研究成果,以及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研项目,大部分都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取得。附例8-1、附例8-2即是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解决教育问题的实例。这种争辩式的讨论方式较多地运用于两难或多结论的课堂讨论中。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的教育问题解决实例

教育行动研究把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根本目的,因此该类研究方法很受广大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欢迎。近年来,国内中小学教育界获得的那些研究成果,以及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科研项目,大部分都是采用行动研究法取得。附例8-1、附例8-2即是运用教育行动研究法解决教育问题的实例。

【附例8-1】

提高学生课堂讨论效果的行动研究[2]

一、问题的提出

(一)实际工作中的问题与困惑

课堂讨论是帮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品质的一种手段。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能体现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因此,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讨论,但讨论的参与率比较低,大部分学生只是处在观众地位,坐在那儿一动也不动,等待尖子生回答,没有融入讨论之中。讨论流于形式,陷入平面化的怪圈。

(二)问题的聚焦与定位

提高课堂讨论的效果,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问题的严重性调查

在四人一小组的讨论中,一般只有50%的小组讨论比较热烈,讨论不热烈的小组参与率比较低,往往冷场。讨论热烈的小组中也只有19%的学生能比较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班干部和尖子生只顾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而没有组织小组全体成员参与讨论。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很少有发表意见和提出问题的机会。部分小组在讨论时甚至呈“顶牛”之势,降低了信息交流和思维碰撞的价值。

二、学生难以展开讨论的原因

那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我们继而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分析。

(一)学习氛围不够民主

课堂教学是双向信息沟通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尊重学生,使教学活动充满激情、灵感,弥漫着人情味,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余地,激活讨论气氛。

(二)教师没有把握合适的讨论契机,未采用合理的组织方式

课堂讨论的效果与教师组织才能的高低、教学观念的新旧、对学生了解的深浅等有着密切的联系。

(三)没有建立合理的讨论小组

将优等生与学困生编在同一组,压抑了学困生的讨论积极性。

三、提高课堂讨论效果的措施

(一)善于把握课堂讨论的契机

课堂讨论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把握了课堂讨论的时机,是否组织了合理的讨论小组。一般来说,当学生在学习知识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以及区别不同点与相同点时,在学习教材的重点、难点时,在概括学习内容、发现规律、提炼思维精华时,在新授课之后判断某些数量关系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能够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并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创设良好讨论氛围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不能放任自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控制课堂气氛的能力。在组建学习小组时,可以四人一组或同桌两人为一组,采用集体讨论、小组讨论和同桌讨论等不同形式。譬如,在教学“长短”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品有长有短的?”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比较长短的方法。学生说出了各种不问的方法,有的说“我是看出来的”,有的说“把它们横着平放在桌子上一头对齐比另一端”,有的说“我是把它们竖着戳在手心上来比的”,还有的说“把它们的两头都不对齐也能比较出来”。学生由于观察、比较的方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但是这些结论都是有道理的,都应给予肯定。

(三)挖掘教材,开展深入的探讨活动

数学教材是专家编的供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时使用的材料,有一定的抽象性。教师要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把蕴藏在教材中的知识点挖掘出来,组织探讨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比如计算“4+1=?”,就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交流各自的算法。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算法,有的学生说“我是掰手指,1,2,3,4,5数的”,有的说“我是从4开始,再往下数一个数得到5的”,还有的学生是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得出“4+1=5”。教师应肯定学生的不同的思考方法,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这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些算法比较简便,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利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又如,在教学不同标准的分类方法时,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的铅笔全部拿出来,然后互相交流、讨论,看看可以怎么分类。有的学生是按铅笔的颜色来分的,有的是按铅笔有无橡皮头来分的,有的是按铅笔有没有削过来分的,还有的是按铅笔的长短来分的。

(四)故意示错,开展探讨活动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容易出现错误处,故意出错,引导学生去探究,让学生来纠正,这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很有好处。如讲解数学教材第31页的思考题时,教师得出结论:右边小猴的桃子比左边小猴的桃子多。有的同学看了书以后马上反对,教师则“坚持错误”,要求学生拿出事实依据来。学生兴趣很高,通过小组讨论,跟老师据理力争,教师终于“认输”,并得出结论“不能确定右边小猴的桃子个数肯定比左边小猴多”,还向学生“道谢”。学生通过讨论,并经过跟老师进行一番智力搏斗,最后战胜老师,获取知识。这样的活动,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科学的探究精神。

(五)开展争辩式的讨论

教师通过整理学生对同一问题所持的几种不同看法,把见解、观点一致的学生编成组,然后各组之间进行争辩式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活动空间,大胆抒发各自的见解,在你来我往的交锋中,使正确答案显露出来,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当然,这种争辩式的讨论方式可以从学生个体出发,扩展到全班,形成一个大范围的讨论。这种争辩式的讨论方式较多地运用于两难或多结论的课堂讨论中。

包括事实在内,所有学科中的问题都可以成为讨论的主题。讨论的价值在于讨论过程中学生自己对事实清晰、准确的表达,倾听并评价他人对同一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最终获得准确的表达形式。同时,讨论有助于激发学生搜寻新信息,更新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思维品质。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课堂讨论不但满足了学生爱动、好玩、乐于交往等心理需求,同时还赋予了其他教学法所无法赋予的民主性与自主性,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此时,他们的思维处于开放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可以广泛地进行交流,并且能得到及时的反馈,从而有效地使学生的认识趋于完善。课堂讨论还使部分较为内向的学生能逐渐适应讨论氛围,渐渐地敢于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而不至于常常处于被动消极地聆听吸收状态;部分外向的学生则能够在讨论中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趋向于谦虚和宽容。对于少数学习目的不明确的学生,课堂讨论也提供了一定的指向性,弥补了无向思维的不足。

四、阶段性评估与反思

经过一个学年的尝试,我们的探索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60%的学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只有20%的同学由于个性内向,胆子太小,不敢热烈地讨论。与第一次调查相比,显然有了进步。当然,讨论的深入程度还不够。下一步重点是培养学生主动地、深入地探究问题的能力。

【附例8-2】

提高小学低段学生课堂注意力的行动研究[3]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发现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有的学生或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或东张西望、胡思乱想,或翻阅其他书籍、摆弄文具等,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定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一扇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是的,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人们除了进入睡眠和处于昏迷状态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活动可以离开注意而独立进行的了。数学教学活动也是人类活动的一种,自然和所有的活动一样,必须有注意来组织和维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探究造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学会运用注意规律,对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三)问题的严重性调查

我班28个学生中,只有10个左右能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另有10个学生注意力极不集中,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

二、问题的归因

(一)同行间的讨论

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年龄较小,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注意力容易分散,不集中;

(2)对学习不感兴趣,态度比较随便;

(3)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缺乏自信

(4)对课堂上教师和同学讨论的问题不懂。

(二)专家的看法

(1)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易受干扰,不易控制,上课注意转移与儿童自身注意发展规律和特征有关。(www.xing528.com)

(2)教师没有很好地调节课堂气氛,没有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组织教学,导致学生对学习没有很高的积极性。

(三)具体分析

注意分散与注意转移虽都是注意对象的转换,但性质不同。注意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的情况下,注意离开了原来对象,失去了对应该指向和集中的注意对象的稳定性。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受干扰,又不易控制,经常会分心,这与儿童自身的注意发展规律和特征有关。

1.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

注意按其产生和维持是否有自觉的意图和努力,可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小学生注意的特点是,有意注意正在逐步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主要作用。他们情绪易兴奋,注意力不稳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识活动常依赖无意注意。无意注意通常是由刺激物的特点所引起的,所以,它既可以用来为达到教学目的服务,也可能造成学生学习上的注意分散。比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教师为了增强感知效果,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形成清晰的表象,课前准备了许多模具。但是,由于这些模具在课堂中过早暴露在学生面前,大多数学生都将注意力集中在模具上,而没有注意老师的讲课内容。而当需要出示模具时,学生由于已没有新鲜感又把注意力转向其他方面。因此,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由此可见,由于学生的无意注意占支配地位,教室外的嘈杂声、教室内的眼花缭乱的环境布置,以及新奇和过分花哨的教师衣着等,都可能是造成学生分心的重要因素。

2.具体、直观的事物在引起儿童的注意方面仍然起着很大的作用

小学儿童,尤其是低年级儿童,抽象思维正在发展,而具体形象思维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一些直观的、具体的事物,比较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而一些比较抽象的概念或道理,却不大容易引起儿童的注意。换言之,小学儿童一般还不善于把注意集中在事物的主要本质属性方面,而常常只把注意分散到一些次要的、非本质属性上,以至于被一些不相干的细节吸引而分散注意。比如,在教学用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时,学生往往把注意放在图的颜色、意境上,而不是数量和意义上。

3.儿童的注意常带有情绪色彩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或对象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许多研究表明,积极的情绪能引起人的注意,消极的情绪则分散人的注意。在教学中,学生的注意会因情绪变化而变化,当教师上课不够精彩,或上课的内容太单调,或教师的语言不生动,或教师常常挖苦和讽刺学生时,学生特别容易分心。导致学生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以上所说的外,还有来自我们教师方面的因素。

三、措施与行动

(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指导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有了兴趣,学生自然就乐学。乐学了,注意还会分散吗?那么,如何使严密抽象的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

1.巧设悬念,激发兴趣

设置悬念,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上课之前总是先了解学生原来的知识基础,尽量选取与学生生活贴近且似懂非懂的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在学生迫不及待想弄明白的状态下,教师的讲解就不再是被动的灌输,而是一种有趣的解惑,往往会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

2.多法攻难,引发兴趣

积极的思维与疑难并存,学生在克服困难、攻克难题时,会调动既有的经验和知识,去积极攻克难关,一旦攻破,就会异常兴奋。成功体验的获得,是兴趣的源泉。

3.直观教学,启迪兴趣

从本质上说,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科学。数是抽象的,而形是具体的、生动的。生动的东西最容易引起感官的感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具、挂图和多媒体等手段,数形结合,启迪学生兴趣。

4.学以致用,提高兴趣

数学来源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反过来又广泛运用于日常生活。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指导实践。在平时教学中,我时常用生活实例来解释数学原理,一方面使抽象的数学具体化,达到深入浅出之目的;另一方面使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以发展学生的注意品质为目的

1.多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发展学生注意的集中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诱发了主体的内部动机,他们才能以最佳的状态去完成学习任务,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尽可能地让学生多动手,如摆一摆、画一画、量一量、数一数、摸一摸等,以满足他们好动、好奇的心理需求,促使他们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过程之中。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展学生注意的指向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多媒体教学技术集图、文、声、像于一体,能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示知识发展变化的过程,给学生的刺激具有变化、新异、强烈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其注意的指向性更加明确。比如,在教学“相对问题”的行程应用题时,就可以通过课件的演示,把相对的两个物体运动的特征表现得惟妙惟肖,极大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不仅使学生对诸如“相向”“异向”“同地”“同时”等抽象的词义有了清晰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注意更加明确地指向速度、时间、行程及数量关系,还与地点、方向、时间、运动结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3.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发展学生注意的专注性

数学是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的,它源于实践、高于实践,又用于实践。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数学自身的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把数学教学大多局限于书本,过于僵化和模式化,与学生生活实际离得太远,使得大多数学生对数学学习本身感到厌烦,只能在家长、教师的高压下被动地接受数学教学,根本谈不上有什么兴趣。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充分挖掘教材中与现实生活有联系的因素,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尽可能地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两步计算”试题后进行练习时,教师可以把内容设计为“解决春游中的问题”,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需要数学,从而激起他们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的意识和情感

4.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发展学生注意的稳定性

个体情感对认知活动至少有动力、强化、调节三方面的功能。据此,教师可以创设种种诱发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情境,给原本平淡、枯燥而乏味的数学问题平添几分神奇,使学生受到情境的熏陶和感染,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保持注意的稳定性。例如,在教学“得数是10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加法”时,教师创设了为一组算式找“朋友”的情境:“①10-6;②5+5;③9-5;④6+4;⑤4+4;⑥10-2;⑦8+1”。学生很快地找到了三对“朋友”,之后就好像没有多大的学习热情了。此时,教师可以提出,哪位同学来帮助这个没有“朋友”的算式找到“朋友”呢?学生一般都会跃跃欲试,注意力非常集中。

四、成效

第一,提高了学生探索规律性知识的能力,学生的注意力比以前集中了,有意注意的时间更长了。

第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大激起了学生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情感,从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

第三,逐步改变了日常课堂上学生注意分散的现象,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乐于探究问题,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反思与预计对策

在课堂上仍有一部分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还不是很稳定,还有部分学生时常走神,学习还不够自觉。

预计对策:集中研究怎样调整相对困难生的注意力问题,并进行专门的训练。

探究与操作

1.找出某位教师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其设计一个解决这一问题、改进教育实践的行动研究方案。

2.从网上搜索一篇有关基础教育方面的教育研究报告,运用本章所讲的知识,试着对该研究报告进行点评,写一篇500字的短评文章。

3.结合自己的专业和书上的有关内容,写一份完整的教育行动研究计划方案。

拓展性阅读

1.陈向明:《什么是“行动研究”》,《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2期。

2.王建军、黄显华:《校本课程开发与教育行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2期。

3.宁虹、刘秀江:《教师成为研究者: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育研究》2000年第7期。

4.[美]格雷戈里·哈德利.《教师行动研究案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5.[美]高尔等:《教育研究方法:实用指南》,屈书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注释】

[1]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教育行动研究”的尝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0:139.

[2]汪利兵,等.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249-253.(略有改动)

[3]汪利兵,等.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307-313.(略有改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