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教育行动研究必然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且许多因素不可能事先确定和预测,更不可能全部控制。因此,研究者需要在行动过程中进行观察,不断发现,获得反馈意见,修改行动计划。教育行动研究中的观察,究其实质是搜集研究的资料、监察行动的全过程。总之,教育行动研究赋予观察以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对上一阶段实施过程的监督,也为下一阶段的反思提供重要的素材。本环节围绕“观察什么,怎么观察,以及谁来观察”展开,其主要涉及观察的内容、观察的方式以及观察的主体三个方面。
(一)观察的内容
教育行动研究中的观察主要是对行动过程的观察,用于判断实施的效果是不是由方案带来的和怎样带来的。对教育行动研究过程的观察要全面,一般说来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观察参与的人员
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参与人员主要是教育行动研究中的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另外,为了克服研究者自身的偏见或能力的不足,更清楚地揭露教育行动研究中的问题,也可以引入第三者的参与。在教育行动研究中,不同的参与人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并有其不同的分工。他们是否分工明确,各尽其职,如研究者是否积极主动地实施计划,发现问题时是否及时解决,研究对象是积极参与还是应付式参与等,这些对教育行动研究活动能否顺利开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观察实施的方式
问题的解决总是在一定的方式方法指导下完成的,教育行动研究也不例外。在教育行动研究中,需要观察研究者在实施过程中使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因为不同的研究方法有不同的作用,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只有通过认真细心的观察才能发现,哪些研究方法是有效的,哪些研究方法是无效的,如果方法有效的话,又体现在何处,等等。对实施方式的观察,不仅有利于有效地解决当前问题,更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作用。
3.观察使用的素材
对行动过程的观察,还需要对研究者使用的素材进行观察记录。所谓素材,狭义上讲,是指研究者使用的教材或称教学内容。广义上讲,除了教材外,素材还包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研究者所引用的其他材料。在观察的过程中,不仅要观察所引用的素材与所要解决的问题的关系,即二者之间是并列关系、类属关系还是总括关系,还要观察所引用素材产生的实际效果、效果的体现方式,以及引用的各种素材优缺点,等等。
4.观察干扰的排除
教育行动研究像其他研究方法一样,在实施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排除教育行动研究中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是操作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教育行动研究中的干扰因素很多,如资料搜集问题。很多研究者不知如何有效地搜集相关资料,致使可利用的资源有限。有的研究者想通过网络查找相关文献,但是所在学校可能没有学术期刊资源库,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资料的搜集。另外,研究者的时间问题。由于研究者平时工作比较忙,有时即使自己制订了一个完善的教育行动研究计划,但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充裕的时间,也会造成断断续续,无法顺利实施。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每一个干扰因素的排除,都意味着向问题的解决迈进了一大步。因此,在教育行动研究中,需要观察研究者在实施过程中是如何排除干扰因素,如何处理意外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观察的方式
教育行动研究中,观察的方式要灵活、有效。从方法上讲,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一种方法或几种方法合用。从类型上看,可选用结构性观察与非结构性观察,前者要求有预先设计好的较为严密的计划和程序,后者则无此严格要求。
(三)观察的主体
教育行动研究中的观察是指研究者借助于各种有效手段搜集研究的资料,大致地了解研究的全过程。这种观察可以由研究者本人进行记录,也可以从他人视角来观察。如果想得到更为客观深刻的认识,应该将自我观察与他人观察结合起来。
1.研究者
在教育行动研究中,研究者是优先选择的观察主体。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充分利用研究者对研究问题的熟悉度、敏感性,从而及时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其缺点是研究者在研究过程中往往会带有某些偏见,仅仅观察符合自己研究需求的内容,而忽视其他相关信息,容易造成重要信息的缺失。
2.研究对象
研究者可委托一个或几个研究对象对正在进行的教育行动研究进行观察和记录。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因第三者出现在研究现场而带来的负效应,但其也有不足。首先,受知识经验的影响,研究对象对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的理解可能与研究者的想法相去甚远,会导致记录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其次,研究对象本身是被观察者,当他变成观察者时,他的一些言行举止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对教育行动研究的结果也会有一定影响。(www.xing528.com)
3.第三者
研究者可邀请自己的同事或相关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来帮助观察和记录正在实施的行动计划。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易于发现研究中出现的新问题,也易于促进研究者与专业研究人员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但其不足之处在于每个人知识经验的不同,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会有一些偏差,研究者在整理资料时很可能会不明白第三者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对行动研究的进程有一定的影响。另外,研究环境中出现的第三者本身也会影响教育行动研究的效果。
(四)案例及其分析
课堂观察记录
实施背景:一位实习教师在一所中学给初中一年级某班45名学生上英语课,使用的是人教社初中英语第一册教材。最近发现课堂上学生表现比较被动,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堂活动积极性不高,与学校所期待的要求相去甚远。因此,他决定以“初中生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为课题在该班展开行动研究,并邀请经验丰富的年级组组长参与观察记录,以下是该年级组组长的部分观察记录内容:
时间:2011年3月9日星期三
观察对象:初中一年级某班45名学生
观察内容:
1.观察教师的教,主要涉及教师的教学准备是否充足、教学态度是否认真、教学方法是否得当、意外情况如何排除等。
2.观察学生的学,主要涉及学生是否认真听课、是否有积极回答问题的欲望、是否听明白老师讲的内容、是否对上课内容感兴趣、是否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等。
表8-1 对学生结构性考察的表格
观察记录:
在上课过程中,我观察到该任课教师准备相对充足,在教英语单词时,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法,侧重于知识的记忆。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能接受即将学习的新内容,首先讲了与之相关的中文语境。为了让学生乐于接受新内容,适时地使用情感调节策略。学生上课大多数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但是他们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不高。他们有时会表现出不是很理解的样子,紧锁眉头。有些学生想举手回答问题,但似乎又有些胆怯,举了下手马上就放下,表现很不自信。有一次班级一个同学匆匆举起了手,随即想放下,正好被任课老师看到,该任课老师马上点了他的名字,他很意外,怯生生地站起来,轻声地回答问题。该任课老师不仅没有表现出不耐烦,催他快点回答问题,相反,不停地暗示他可以慢点回答,边想边回答,并试着用鼓励性的话语让他大声说出来,结果该同学的想法和答案基本吻合。老师听完后,再次对其积极参与回答的行为加以赞赏。课后,我先采用访谈法,咨询了一些同学不主动回答问题的原因,尽管回答有所差异,但主要涉及以下几点:①学生担心答错了丢面子;②学生不会用英语回答问题;③长期养成的学习习惯使他们不积极参与。随后,我又采用问卷法加以调查,结果如下:①大多数学生表示对英语授课感觉不难(93%);②在自我评价中,仅有5位同学认为自己能比较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与我们所观察和感觉到的比较一致,占全班人数10.4%;③根据调查,有2位同学表示他们不主动回答问题是因为听不懂;④半数以上的学生表示他们不主动回答问题是因为平时缺乏锻炼,胆量小,性格软弱,怕同学笑话。最终将观察的结果反馈给该任课教师,为该教师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初一年级组组长)
简要分析:上述案例是一个相对典型的观察记录的案例。在观察的内容方面,观察参与的人员既有教师,也有学生。在观察的方式方面,根据授课内容的不同,不仅记录了教师应用的传统教学法,还记录了教师应用的以情优教法。在使用的素材方面,通过中文语境来促进学生对所受英语知识的理解。另外,面对想回答问题,但又不是很自信的学生,能够及时地发现,并应用鼓励、表扬等多种方法加以引导,最终收到良好的效果。在观察的方式方面,不仅在行动过程中使用了结构性观察法,在课后还使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本案例中观察的主体很明显,就是该任课教师邀请的年级组组长。最终年级组组长将观察的结果反馈给该任课教师,为该教师进一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