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调查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社会互动的一种形式。通常,被访者不会随意向“陌生人”提供资料。访谈的关键在于访谈员的言语表达艺术和交谈技巧。
提问、倾听、回应被认为是访谈中的三项主要工作[7]。在访谈中,这三项工作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时候,回应的方式与提问的方式相同,或者说回应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当然,它不像提问那样较多的是出于访谈员事先的计划,而是对被访者所谈及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究。倾听虽然没有言语表达,但如果不会倾听就无法提问和回应,更无法进入被访者的心灵。
此外,记录也是访谈调查中重要的工作,不懂得记录的技巧,也无法使访谈调查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提问、倾听、回应和记录都是访谈调查必须掌握的技巧。
(一)提问的技巧
在预备性谈话之后,接下来转入访谈正题,也就是正式提问。提问质量的优劣是访谈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提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提问不要含糊不清。提问题要尽可能清楚明确,用口语表达,语气婉转。如果采用结构性访谈,就要按事先准备好的访谈问卷,依次提问,不可任意增删文字或更换题目顺序。如果采用非结构性访谈,则要求所提问题短小、具体,避免使用含混的、抽象的专业术语。访谈员事先要熟悉访谈问卷的内容,熟悉每一个问题。发问的语气和态度不要咄咄逼人,要以平等的态度提问。
对回答主动回应。访谈员对所提的问题要保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如果被访者对问题不理解或理解错了,访谈员可以重复问题,也可以做些解释,但不能给予暗示。尤其是涉及不同观点或是有争议的问题,访谈员更应保持中立态度,无论被访者回答正确与否,都不宜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只能做些中性的反应。如“我明白你的意思了”“请继续说”等,以鼓励对方把话说下去。
不能忽视非语言交流。尽管访谈调查是通过语言交流传递信息,但语言之外的信息也很重要。如服饰、语气、目光、动作、姿态等也能表达某种意义。有时非言语行为比言语行为更能表现交谈双方的态度、关系及互动的状态。因此,访谈员要善于察言观色,分析和利用有关的非语言信息。如访谈过程中,被访者连连点头,意思是“赞成”“同意”;匆匆记录问题,表示问题可能非常重要;与访谈者保持人身距离较远,可能暗示对访谈不感兴趣或怀有敌意;东张西望,表明注意力已经转移;频频看钟表,意味着希望尽快结束访谈;等等。
(二)倾听的技巧
1.倾听的方式
人们往往由于字面意思而过于重视访谈中的说与答,忽视了访谈中的听。在访谈调查中,访谈员只有通过倾听被访者的回答,才能够确切地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才能维持提问继续进行。
对于访谈中的倾听,有的专家提出了几种方式。[8]
第一,行为层面上的“听”。在听的行为层面上,可以有“表面地听”“消极地听”和“积极地听”。“表面地听”指的是访谈员只是做出听的姿态,而脑子在“开小差”或在想其他的事情。“消极地听”指的是访谈员被动地听到了一些被访者的陈述,但是没有把这些话的意义听进去,或忽视了一些重要的、值得进一步了解的问题。“积极地听”指的是访谈员在访谈过程中,将自己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被访者身上,通过目光、神情、态度和倾听,用非语言行为给予对方真诚的关注。
第二,认知层面上的“听”,包括“强加地听”“接受地听”和“建构地听”。“强加地听”指的是访谈员用自己的意义来理解被访者所说的话,将这些话纳入自己习惯的概念分类系统。这种听很容易将访谈员个人的观点强加给被访者,从而曲解对方的意思,得出的访谈结论可能是不符合被访者原意的内容。“接受地听”指的是访谈员主动接受和捕捉被访者给予的信息,注意他们谈话的实质和探询所说言语背后的含义。这是开放型访谈中最基本的倾听方式,是访谈员理解被访者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建构地听”是指访谈员在倾听时积极地与被访者进行对话,在平等的交流中访谈员和被访者共同建构新的“现实”。语言的内涵无比丰富,对访谈员来说,在访谈调查过程中,在听出被访谈者对问题的看法、态度之外,更要听出被访者的“言外之意”。
第三,情感层面上的“听”,包括“无感情地听”“有感情地听”和“共情地听”。“无感情地听”指的是访谈员在访谈过程中不仅不流露自己的感情,而且对被访者的感情表露也无动于衷。“有感情地听”指的是访谈员在访谈过程中能对被访者所说的话,表露自己理解和认同的感情。“共情地听”指的是访谈员在倾听中与被访者在情感上达到了共鸣,双方同欢乐、同悲伤。
2.倾听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不轻易打断被访者。在访谈调查中,访谈员不要轻易打断被访者的谈话,无论从尊重、了解还是理解对方的角度出发,都应该让被访者畅所欲言,因为对方这样说而不是那样说,总有他的动机、愿望和理由。有时即使是谈话的内容与我们希望了解的问题有距离,也要尽可能“积极地听”“接受地听”“共情地听”,给被访者极大的关注,以便在被访者充分自由地展示自己内心的过程中,走近和走进被访者的心灵。在访谈开始阶段,这一点应当特别注意。
其次,接受沉默。被访者在谈话过程中,有时会沉默,作为访谈员应该能够接受被访者的沉默,同时应该弄清楚对方沉默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因为思考、回忆,就应该给予对方一定的时间;如果是要说的话说完了,就应该提出新的问题;如果是害羞,就应该打消对方的顾虑;如果是不想继续访谈,就应该视访谈效果来决定是否结束访谈。总之,当被访者开始沉默时,访谈员应该等待一段时间,然后根据情况决定怎样对待。
(三)回应的技巧
回应指的是访谈员对被访者在访谈过程中的言行所做出的反应,包括言语反应和非言语反应。回应的目的是使自己与对方建立起一种对话关系,及时地将自己的态度、意向和感觉传递给对方。回应会影响到被访者的谈话内容和积极性。常用的回应类型有以下几种。[9]
1.认可
认可指的是访谈员对被访者所说的话表示已经听见,希望对方继续说下去。其方式包括言语行为:“嗯”“对”“是的”“是吗”“很好”;非言语行为:点头、微笑、鼓励的目光。认可是为了继续谈话,使对方感到自己被重视、被接受、被欣赏,从而起到鼓励对方多说话的作用。
2.重复、重组和总结
重复指的是访谈员将被访者所说的事情重复说一下,如被访者没有听清楚所提的问题,访谈员可以适时重复一遍问题。
例如:你也许没有听清楚我刚才提出的问题,我再说一遍……
重组指的是访谈员将对方所说的话换一个方式说出来;总结指的是访谈员将对方所说的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这三者虽然形式不同,但都有类似的功能:为对方理清所谈的内容;检验自己对对方所谈内容的理解是否准确;表明访谈员在认真倾听并满怀兴趣,从而鼓励和促使对方继续往下说。
3.澄清
澄清是指如果访谈员不能确知被访者的意思,可请被访者重复描述一番,以澄清回答内容。
例如:我不完全懂你的意思,麻烦你再解释一下。
澄清是访谈员对被访者谈话的反应:弄清楚是否理解了对方的陈述。(www.xing528.com)
4.追问
追问指的是访谈员就被访者所说的某一个观点、概念、事件或行为做进一步探询。当被访者的回答不清楚、不完整或不合乎题目的意思时,访谈员需要接着提出一些问题,以获得满意的回答,这就是追问。追问的目的是更多地了解事情的细节或对方的看法。追问要适时,不要打断对方的思路,还要适合,不要追问对方表现出为难的问题。
追问也是访谈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一般在下列情况下需要追问:当需要进一步弄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时;当被访者回答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时;当被访者回答不够完整时;当被访者回答含糊不清、模棱两可时;当被访者回答过于笼统、不具体时;当访谈人员没有听清楚关键问题的回答时;当访谈人员需要了解细节,使谈话深入时。
5.自我暴露
成功的访谈员在访谈中并不总是听和点头微笑,在适当的时候也应该以适当的方式暴露自己。自我暴露指的是访谈员就对方所谈的内容,通过述说自己的经历或经验做出回应。这可以使被访者了解到访谈员曾有过与自己一样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拉近双方的心理距离,使访谈关系变得比较轻松,平等。
例如:我小时候也很调皮,常常挨老师的批评。
但是这种自我暴露要适当,避免喧宾夺主。
此外,回应应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首先,要以非指导性的态度。回应语应该是中性的,不要诱导被访者的回答方向,不做评论,不发表见解,更不可采取责怪的语气或态度要求被访者做进一步的回答。运用中性的回应语,可以采用重述题目、停顿不语、解释说明、重述被访者的回答、直接请求被访者进一步回答等方式。
其次,不采取评价型的回应。论说型是做理论性的分析,这容易显示出访谈员的优越感,给对方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使被访者感到自己是在被分析,而不是被理解。这会使被访者产生排斥的心理,不愿意继续合作。评价型是访谈员对对方的谈话内容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它会妨碍被访者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因为他害怕访谈员对自己的想法评头论足,所以可能有意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再次,追问要把握时机。追问是对提问的引申和补充,追问能使访谈员更具体、准确、完整地了解被访者回答的问题,可以促使访谈向纵深发展,可以充分体现访谈的灵活性。无论采用哪种追问方式,都必须尊重被访者,以不伤害被访者的感情为原则。追问中最忌讳的是不考虑被访者的情感,不管对方正在说什么和正在想什么,一股脑地把事先设计好的问题一个一个地抛出去,强行把自己的访谈计划硬塞给被访者,强迫对方回答。
最后,用被访者的言语和概念追问。如果访谈员遇到不熟悉的言语或者带有专业性的概念,可以使用被访者自己熟悉的言语和概念追问。
如被访者多次提到“反思性教学”这个词,为了进一步了解,可以追问:“您刚才用了‘反思性教学’这个词,请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被访者解释了这个词,访谈员还想了解具体是怎样做的,可以继续追问:“您已经解释了‘反思性教学’这个概念,请问你们在教师培训中是如何做的?”
(四)记录的技巧
当被访者同意接受访问后,要找一个利于交谈,能观察对方行为,又便于书写记录的位置进行访谈。访谈中如需要录音,应征求被访者的同意。一般来说,如果条件允许,被访者又没有异议,最好能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
1.记录的方法
访谈的目的是通过收集访谈资料来解释问题,而资料则是访谈员的现场记录,因此,现场记录的好坏直接影响研究的最终结果。熟练地掌握记录的方法,是访谈员必备的技能。访谈的记录方法主要有两种:
(1)人员记录。在一般性访谈中,访谈员通常直接对被访者的回答进行记录。人员记录的方式主要有四种。一是速记,即用缩略语和特定的符号来全面记录被访者的回答。这种记录方式需要速记的技巧,事后还要对速记进行翻译和整理。二是详记,即用文字当场做全面详尽的记录。与速记不同的就是不用速记符号。这种记录方式往往记录不全,因为人员记录速度往往跟不上讲话的速度。三是简记,即只记录那些访谈员感兴趣的内容和要点。这种记录方式比较常用。四是补记,即访谈现场不做记录,事后根据回忆记录访谈内容。事后补记的方式多用于被访者不希望现场记录,或当场记录会使谈话显得过于正式、拘谨,会影响被访者回答的情绪的情况。
在集体访谈中,可以安排专人做记录,个别访谈必须访谈员亲自做记录。亲自做记录,一方面可以边听边思考问题,把谈话问题引向深入,对不清楚的问题可以追问;另一方面也表示对被访者的尊重,以及对问题的重视,同时也鼓励被访者发表自己的意见。
访谈现场的记录主要是内容型记录,记的是被访者所说的内容。有时也可以记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看到的东西,如访谈的环境,被访者的行为、神情、反应等;有时还可以记访谈者自己在访谈现场的感受和体会,对事实做简要的评论。
表5-1 访谈记录表
(2)机器记录。限于人员书写的速度,难以获得完整的谈话资料,为了获得更完整的访谈资料,可利用机器记录(通常是录音录像)的方法来辅助访谈。当然,录音录像必须征得被访者的同意。
访谈时录音录像可以保留完整的谈话资料,避免人员记录的误差,整个访谈情境可以重复、再现,便于资料的分析和整理,访谈员也不必为笔录而分心,可专注于谈话内容。录音录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访谈记录方式,但它的运用取决于被访者,如果被访者不喜欢谈话被录音录像,访谈人员则不能强求。
2.记录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尽可能用原话记录。访谈员要对被访者的话逐字逐句记录,尽量记录被访者的原话,不要润色,少做概括性的记录,不要对被访者的回答内容做摘要,以免掺入主观成分。
其次,边听边记。访谈过程中要边问、边听、边记,以免遗忘有关信息。
再次,与其他记录要有区别。访谈记录中除了被访者的回答外,追问、评注、解释,访谈情境和特殊事件的描述等都需要加括号,以示区别。
最后,记录访谈员的资料。访谈记录表上要写明访谈员的姓名、访谈日期、时间、地点等资料,以便于分析查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