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教育观察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要让其服务于规范的教育研究,从而提供真实、有效的教育信息,就需要理解并达到一些基本要求。在本章中,首先分析教育观察法的优势与不足,介绍其主要类型;其次,介绍几种具体的观察方法;再次,阐述实施教育观察法的主要步骤以及在实践中如何运用。以上述认识为基础,研究者就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教育观察法的具体内容、方式和程序做出合理的选择。
知识框架图
问题导入
当我们听别的教师讲课时,需要观察教师和学生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其中,很多人会注意“学生学习是否主动”。大多数听课者主要是随机地进行观察,也就是说,并没有在事先就设想好要观察哪些学生、在什么场合观察、观察他们的哪些行为表现、如何记录他们的行为表现等问题。他们在听课过程中虽然也在注意了解学生学习是否主动,但主要是了解一些典型的、最能吸引他们目光或注意力的关键事件,如教师和学生的一段对话、教师提问后学生的短暂沉默、个别学生的精彩发言、一个小组生动的表演等等。由此获得的信息当然也有重要价值,但它们具有较明显的随机性,其价值也受到很大局限。
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满足于随机观察,也许就会进一步关注到如下方面:
教师和学生的这段对话,在这次课的师生交往中居于什么地位?
它是由教师发起的,还是由学生发起的?
若由教师发起,教师是在什么样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或建议的?
在这之前,学生对相关问题有没有思考?为什么有(或没有)?(www.xing528.com)
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学生的回答是否及时(间隔时间有多长)?
学生回答得是否合理?
教师又是如何处理的?(后面还可思考:教师的处理反映出他的哪些观念?)
教师做出反馈后,学生又有何反应?(后面还可以思考:学生的反应与教师的反馈之间有什么关系?)
若由学生发起,当时是什么具体情境?
学生提出问题或建议后,教师的反应是否及时?是否合理?
教师做出反应后,发起对话的那名学生有何进一步表现?其他同学呢?
如果我们要系统地研究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专门设计观察法(例如设计一些专用的观察记录表),以使我们关注的关键信息得以更明确地凸显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