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积累专业基础知识,大量阅读研究文献资料,同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开展调查研究,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持续不断地进行深入探索,是所有科学研究者进行选题的基本方法。因此,研究文献资料、研究同行交流、社会实践的需求分析、在已有研究探究中找到研究选题等四个信息来源是选题的基本信息来源,以下具体论述。
(一)从研究文献资料中找到选题
阅读大量的研究文献(包括各类研究论文、应用技术报告等)是选择课题最重要、最常用的方法。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很容易发现目前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或仅仅部分解决,还有哪些类似问题有待探究,从而找到研究选题。
一些资深的研究者给出经验:“选题过程中,要大量翻阅资料,左思右想,课题题目也可能酝酿得差不多了。”因此,“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见多识广,课题自然就比较容易选好、选准。
在文献阅读中,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语句信息可以帮助选择课题:
(1)从论文的限制词中找到课题。许多研究论文在阐述某种观点或结论时,经常有这样一类限制词:“在一定条件下”“在相当程度上”“在某种范围内”等。那么,究竟在什么条件下?在多大程度上?在哪些范围内?对于这些限制词的具体规范的寻找,可以构成相应的研究课题。此外,对于给定明确规范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超出规范的外推思考捕捉到研究课题。对这些小的选题锲而不舍地探讨,可能产生新的研究成果。
(2)注意已有研究文献中忽略研究的一些问题,或者空白的研究问题,或者冷门问题,或者可以进一步补充研究的问题。
(3)注意发现多个研究结果或研究理论中是否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现有的理论、阐述是否能完全解释这种相互矛盾的结果。
(4)学术争论的问题,众说纷纭的问题。众说纷纭,或有局部分歧,或几种观点针锋相对,大家各持己见,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能完全令人折服。像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或以充分的论据论证一方的观点,驳倒其他观点;或汲取各方观点的优点,扬弃其弊端,形成一种科学见解。
(5)以往的研究者未完全解决的难题、遗留下来的难题,现在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发展了,是否可以解决这些遗留难题?
(6)从新的角度对已有研究、已有理论进行分析。从当今新技术、新观点的角度对某些过去解决不尽圆满的问题更加深入,以至彻底解决,从而形成新的研究课题。
(7)追踪前沿研究。前人或他人在科学上提出了开创性理论,或者提出了开创性的研究方法并论述了其适用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就要不失时机地抓住这种理论或假说进行探讨,或对其中的论据进行检验,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或新的结论,从而作为自己的科研选题。
(8)怀疑已有理论观点和结论。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已有的理论、传统的观点和结论,寻找它们的缺陷和矛盾,然后,再设法证明这种怀疑是否正确。前人的某些理论、观点和结论,看起来无懈可击,但如果善于思考、仔细推敲,也能发现许多问题。如果过于迷信前人或他人的理论、观点和结论,那么,摆在眼前的课题也会悄悄地溜走。不过,这种怀疑需要客观的科学依据。
(9)根据科学研究进展进行课题选择。根据自己学科领域或者一些相关学科研究领域,发展的最新研究技术或新的研究方法来选择研究课题。例如,目前大数据研究方法在社会学科的各个领域都在尝试应用,是否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学生学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方面进行应用?
(10)根据新研究方法的发展,对比原有研究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不足,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对比研究。
(11)对前人研究失利或中途而废的研究案例进行分析。科学研究中有许多失败或失误案例,对这些案例进行个案分析或综合分析,以探索其失败或失误的原因,也许能在失败的废墟上重新筑起研究的大厦,这也可以形成相应的研究课题。当然,这种选题需要多方面的论证,需要慎重选择。(www.xing528.com)
(12)根据研究文献对现有的某些研究进行必要的重复,这种研究需要在有足够的证据怀疑其研究者的正确性的情况下进行,这种选题也需要慎重选择。此外,依据一定推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重复已有的研究,探讨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或差异,也可以作为一种选题方向。
总之,入门研究者往往需要大量检索、阅读文献,根据文献信息,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问,才可能提出有某种创新意义的研究课题。
(二)从同行研讨交流中找到选题
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交流、专题研讨会、学术工作坊、课题组讨论、个人交流(包括请教导师指导、与指导老师咨询研讨、与其他研究者同行进行咨询请教等)等学术研讨交流讨论活动,也是课题选择常用的方法之一。入门研究者在初次选择课题时,往往需要在导师指导帮助下进行选题。
研究者在大量的文献阅读基础上,积极与研究同行进行研讨交流,同行研讨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①咨询同行研究者或请教指导老师,帮忙提出选题建议或意见,从而避免在选题上“闭门造车”“孤芳自赏”;②了解其他研究者正在研究什么,进一步了解整个研究界目前的研究动态与趋势;③与研究者同行探讨目前公认的还有哪些类似问题有待探究,哪些问题是公认的研究热点、研究难点。
(三)由社会生活、生产实践来选择课题
社会实践的发展、科技技术的进步、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会不断地给科学工作者提出新的课题,为科学研究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研究课题。研究者应充分注意那些与社会生活、生产技术密切相关的问题,对此可以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可以进行社会观察、社会调查,搜集第一手资料,去粗取精,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确立选题。二是可以关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对社会生活热点问题、生产实践难题的报道、评论,阅读来自政府职能部门发布的发展规划文件、会议提案、会议报告等等,这些信息可以提炼出适合社会需要的研究选题。例如,城市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以往只关注农村的留守儿童),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老年心理健康问题,新市民融入城市问题,白领阶层的工作压力与心理亚健康问题,等等。例如,在2015年年底国家出台了全面二孩的政策,有研究者选择了国外研究中关于二胎对家庭心理影响的总结性研究的选题,也有人开展了对二胎生育意愿的社会性调查,有些研究者提出二胎的生育潮对学校教育资源压力的影响分析,等等。
(四)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发现选择课题
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与研究问题无关联或反常的新现象,从新现象进一步发展出新的研究,从而发现以往未预料到的新研究方向、研究兴趣,进一步发展出新的研究课题。
特别要注意,在研究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反常”现象,如果所出现的问题是预先实验设计中不应出现或操作失误而出现的不正常现象,此时,首先要检查是否由于实验设计本身的问题或操作不当,如果多次出现这种“反常”现象,就要仔细分析,不要放过每一个细节,也许就会发现问题。这里所说的“异常”或“反常”,实际上只是相对于传统理论、习惯见解、流行看法而说的“异常”。有时很可能在这些所谓非预料或“反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形成课题。例如,众所周知,巴甫洛夫发现了称为“经典条件反射”的现象:中性刺激与产生反射性反应(唾液分泌)的无条件刺激(食物)反复成对呈现,会逐步形成反应联结,最后当中性刺激单独呈现时,也产生反射性反应。巴甫洛夫在一开始并不是要发现经典条件作用,他是通过给予食物,测量分析狗的唾液分泌情况来研究狗的消化系统时,“偶然”发现狗分泌唾液先于实际喂食,于是他就开始研究先于喂食的刺激怎么能够产生唾液分泌反应的方法。当然,只有当“好问”的眼睛观察世界时,才能获得这种偶然发现。
以上四种选题信息来源中,第一种从文献资料找到选题,本质上是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与文献作者进行单向的信息交流;第二种从同行研讨交流中找到选题,本质上是与研究同行进行面对面的互动信息交流。这两种选题信息来源都属于间接来源。第三、四种,从研究者直接参与获得的社会实践经验,或研究者直接在研究工作中的事实与现象上进行选题信息分析,基本上属于直接来源。
以上四种选题信息来源往往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有可能是两种或多种方式的结合。例如有可能是第一种、第二种方式的结合,在文献阅读中发现有值得研究的问题,然后找研究同行、指导老师进行请教交流,并进一步检索文献、文献调研,不断拓展思路,从而提出选题。也有可能是第一种、第四种方式的结合,在实验研究、调查实践研究中发现“反常”、不一致的现象时查阅以往的研究文献,以往的研究或理论都无法解释时,此时就是一个新的选题方向。也有可能是第一种、第三种方式的结合,通过文献报告了解到在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中发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查阅以往的研究文献确认该选题,研究者直接深入社会生活、生产实践一线进行实践或调查,从而展开选题分析,并确认选题。
选题的灵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研究者大量阅读文献、同行交流、实践观察、研究实践等四种信息来源。选题过程中都需要研究者积极思考,观察现象,发现问题,从而找到选题的“灵感”。
对于入门阶段的科学研究者来说,采用第一种选题来源,即从研究文献阅读中找到选题,具有以下两方面的优势:一是研究风险相对较小。这里的“研究风险”指的是课题申报是否被其他研究同行认可,以及论文投稿被审阅通过发表的可能性。如果研究课题纯粹来自自己的个人兴趣,而该选题从来不被以往的学者研究过,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是别人都不认为该研究课题有价值,这样,即使你个人觉得它无比重要,要想发表论文也会非常困难。另外,这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以前的学者都不曾想到过这一点(过往学者研究视角的盲点),而被你“慧眼识英雄”,那样的话,你也担负着扭转别人视角的工作,要发表论文也会比较困难。而从目前研究者发表文献、正在热烈讨论的问题中选择一个选题来进行研究的话,这个课题自然而然显得极具“合法性”,很合适,而研究同行也就自然而然让你参与他们的“对话”。
二是从研究文献阅读中找到的选题,往往能在研究时找到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研究工具、研究方法,而不需要一切从头做起。已经在期刊上多次出现的研究课题一般都已经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这样就能够避免论文缺乏理论指导的缺陷;也可以借鉴前人研究的研究工具、研究方法。一些研究者在研究论文中,假设提出之前基本就没有什么理论的叙述和铺垫,也没有从理论到假设之间的逻辑推理,很突兀地就把假设提了出来,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很容易被评审人员否决。假如你的研究问题是在阅读他人文献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原来那些文章中的理论模型基本上就可能成为指导你的研究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