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是指实事求是地根据客观事实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根据受教育者的社会生活条件,以及受教育者身心的发展研究教育现象与规律。客观地研究教育现象,应遵循以下要求:
(1)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详细占有材料。科学研究是通过对事实充分分析、概括,去揭示现象的本质,发现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不能有丝毫的主观臆造。所以,科学研究必须掌握丰富的生活资料。
(2)必须坚持严格的客观态度。对科学研究不能抱任何偏见或成见。在搜集资料时,要如实记录,在分析资料、统计处理、概括结论时都要具有严格的客观性,不能想当然。事先做出结论,或为了证实自己的结论,去寻找事实,甚至歪曲事实,断章取义……这些伪科学作风,是科学研究所反对的。
(3)必须全面地搜集资料,详细认真地研究问题。教育是由多因素组成的整体系统结构,研究教育的某方面问题,应该从多方面搜集资料。
2.发展性原则
教育是不断发展的动态结构,研究教育现象与规律必须有发展的观点。
首先,教育发展是一个信息控制的、由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不断由量的积累到质的变化,通过“飞跃”达到新的质的阶段,这就是说发展包含着渐进的中断。所以,对教育发展的研究,不仅要描述教育发展量的变化,还要揭示教育发展质的变化。
其次,教育发展是主客体矛盾对立统一的过程。我们必须从教育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来研究教育,必须重视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受教育者主体的中介作用。
3.伦理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必须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
教育科学研究的对象往往是学生与教师,他们都是独立的社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多方面的个人权利。因此,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保障被研究者的权利,承担道德责任。贯彻伦理性原则,需要遵循以下要求:
(1)征得参与者的同意。征得同意是指让参与者在了解所参加的研究可能会对他产生怎样的影响之后,做出是否参加该项研究的决策。参与者若是成年人,应直接征得本人的同意;参与者若为儿童,应征得其父母和教师的同意。
(2)保障参与者随时退出的自由。研究者必须尊重参与者的自由,允许参与者在任何时候放弃或退出研究,参与者应当被告知其有权利随时选择放弃研究。
(3)保护参与者免遭身心伤害。要以人为本,尊重被研究者或被试,如访谈时,要坚持研究双方的平等对话,要尊重对方的选择,避免研究过程中对对方身体或心理造成伤害。
(4)尊重参与者的隐私与秘密。在未经参与者许可的情况下,研究者不应泄露参与者在研究中的任何表现,尤其是参与者的一些个人信息。例如,研究者不应该公开发表参与者的个人信息;避免询问不必要的问题;用号码而不用姓名登记所有参与者资料,研究一旦结束,销毁原始记录;研究者可选用集体数据,而不选用个人数据,将研究中的个别分数合并起来报告平均分数;等等。
4.系统性原则
教育现象是由多系统、多层次、多水平、多序列组成的整体结构,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系统中的每一部分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表现出一定的因果联系。因此,我们在研究教育现象时,必须有整体系统观点,一方面要考虑教育本身的整体性,要考虑教育与社会的相互关系,分析家庭环境、系统环境等的影响;另一方面,还要重视总体的系统研究。(www.xing528.com)
5.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科学研究应当重视教育理论的研究,通过研究,解决重大的教育理论问题,为教育理论发展奠定基础。同时,这种理论研究不能完全脱离实际,而是结合当前教育实际,研究重大教育实践活动,发现和提出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反复总结讨论、假设实验,并在教育实践中验证,逐渐上升为理论,使教育科研既要有逻辑推论,也要有实证性分析,保证研究结论能够指导教育实践。例如,研究教育与国民经济的关系,人们开始通过运用从实际中调查的数据说明问题,由于理论研究与国情密切结合,所获理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我们应当重视那些与实践结合的理论研究,如此才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探究与操作
1.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其特点有哪些?
2.简述教育研究方法的功能。
3.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有哪些特征?
4.简述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5.教育研究的伦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有哪些?
拓展性阅读
1.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七章《走向终点——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特殊性分析》。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一章《导论——什么是“质的研究方法”?》、第三章《质的研究分类——我处于一种什么状态?》。
3.杨小微、刘卫华:《教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二章《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观》、第三章《教育科学研究概述》。
【注释】
[1]蓟运河.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38.
[2]蓟运河.教育科研技能训练指导[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238.
[3]裴娣娜.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20-3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