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有一位华裔妈妈教育孩子的故事,经美国媒体报道后一度引起热议。
这位华裔母亲出身贫苦,从小生活在马来西亚一个贫穷的农家。17岁时,她移民来到美国,经历的苦难可想而知。但后来成为母亲后,她培养出三个非凡的儿子。因为她的大儿子叫贾斯汀(Justin),我们姑且称她为贾妈妈吧。
先来谈谈她三个儿子的成就。
大儿子贾斯汀毕业于耶鲁大学,在攻读物理学和心理学的同时,创建了Twitch(实时流媒体视频平台)。2014年,Twitch以9.7亿美元的价格被亚马逊收购。
二儿子丹尼尔(Daniel)创办了Cruise公司,研发自动驾驶汽车。2016年,通用汽车公司以超过10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收购了Cruise。
小儿子是一位出色的软件工程师。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儿子们说,是妈妈的“家务教育法”让他们学会了如何面对一切,包括创办和管理公司。
要说贾妈妈有什么诀窍,回答很简单:从小让三个儿子帮忙做家务。
不仅是做家务,她外出工作的时候,还会毫不手软地把儿子们当“童工”来用。
她曾做过房地产经纪人,需要在周末修理破破烂烂的出租屋和其中的家具,再把房子租出去或者卖出去。所以每到周末,贾妈妈就带着三个儿子去完成维修房屋的所有工作——粉刷房屋,修理桌椅,打扫卫生……孩子们也经常要帮妈妈做一些基本的办公室工作,比如录入贷款数据之类的。
大儿子说:“帮妈妈干活压力很大。我永远也忘不了,当我们一边刷房子一边抱怨的时候,她会对我们说:‘你觉得这些活很难吗?如果你到我少年时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我保证你连一天都坚持不下来!’她还告诉我们,生活经常面临困难和痛苦,但它同时也很美好,你必须接受美好有时伴随着困苦。你不能消除糟糕的部分,否则好时光也会变得没有意义。”
在鼓励孩子做家务的同时,贾妈妈布置家务的方法也很特别。
家里有三个男孩,但贾妈妈并不像其他父母那样,单独给每个人布置任务,而是制定一张“家务清单”,像一张考卷一样,让三个儿子自己协商、选择做什么。只要单子上的家务没有做完,三个儿子就都不许自由玩耍。
大儿子说:“当时我们都觉得这很不公平,但是做家务确实教会了我们很多东西,它让我们从只考虑自己,变成了考虑我们的责任,让我们意识到三个人是一个小团队。”
很快,做家务就变成了组织一个团队、完成一项任务。一起工作,了解每个人的特点,分配任务,控制局面,计算彼此的工作量……这些训练,不断提高着孩子们的执行能力。
大儿子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我觉得做家务和开公司其实是一样的。任何的初创公司,所有人都好比坐在同一艘船上,谁做了什么并不重要,我们需要把特定的事情做好,才能够成功,如果我们成功了,那么所有人都赢了,如果我们不成功,所有人就都输了。”正是妈妈的教育方法,教会兄弟三人如何在团队中工作,也让他们懂得了如何设立目标。
生活里,三兄弟把自己的妈妈称为“虎妈”,但他们也说,她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虎妈。
贾妈妈的特别之处是“要求很高”,但她激励孩子的方法并不是惩罚,她不喜欢惩罚孩子。相反,她用设立高标准来激励孩子们,然后身教言传。
因为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长大,17岁从马来西亚刚到美国的时候,贾妈妈什么都不懂。但是她很好学,去学费便宜的社区大学读了两年书,之后转学到华盛顿大学就读,在那里得到了一个物理学的学士学位和一个计算机科学的硕士学位。毕业后,她刚开始在数据设备公司工作,干了几年以后又转去做房产经纪。
大儿子贾斯汀说:“妈妈总是对我们说:你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全力以赴。我把这句话理解为:你如果想要成为最棒的人,就只能通过努力奋斗来成为最棒的。这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鼓励我们事事努力,做到到位为止。”
确实,做家务的价值可能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2002年,明尼苏达大学专攻家庭教育研究的教授马蒂(Marty Rossmann)发表了一项震撼教育界的研究成果:家长通过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能对孩子的未来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他们学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学会关爱他人。
家务劳动,能促进孩子从遐想到行动,不仅让孩子的身体得到锻炼,还能让孩子变得更聪明,促进负责抽象思维的那部分大脑的发育,提高孩子阅读、写作和计算的能力。做家务还能为孩子带来幸福感。研究发现,当孩子们发现他们能为家庭作出有意义的贡献时,他们会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深层快乐。
长远来看,从小学会在家务中承担积极的角色,还能让孩子拥有更幸福的婚姻。
2007年,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分担家务是衡量婚姻满意度的三大因素之一。2013年,美国一项关于家庭问题的研究也发现,懂得彼此分担家务的夫妻,婚姻生活更幸福美满、更长久。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理查德(Richard Rende)曾说:“今天的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为他们带来成功的事情上,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我们却正在抛弃一件已被证明能够预言人生成功的事,那就是让孩子从小开始做家务。”
肯特大学社会学教授弗兰克(Frank Furedi)也指出,如今社会和家庭正将年轻一代“幼儿化”,越来越多青少年心理上迟迟不肯成熟,有的人年近三十还无法脱离家庭独立生活。这就是中国所说的巨婴吧。
许多孩子因为缺少家务锻炼,脑前额叶发育越来越迟,而脑前额叶支配着人类的情绪控制、自我意识、理性思考、判断与决策、长期规划和延迟满足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做家务的习惯呢?关键是尽早开始。(www.xing528.com)
Marty Rossmann博士基于著名教育研究员黛安娜(Diana Baumrind)花费25年时间采集的旧金山家庭的海量数据,通过分析这些家庭的孩子在三个年龄段(3—4岁、9—10岁、15—16岁)参与家务劳动的情况,再对照他们在25岁时的学习、事业与人际关系状况,并衡量了家庭教育方式、性别、IQ等变量的影响,最后发现:与9—10岁甚至15—16岁才开始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相比,3—4岁就开始学做家务的孩子到青春期时,与家庭的关系更紧密,更和谐,在25岁时普遍具备更强的能力,也更有机会成长为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的成年人。
Marty Rossmann博士认为,假如家长在孩子9—10岁,甚至15—16岁青春期才开始要求他们参与家务,孩子会认为家长在迫使他们做不愿意做的事。因为到了那个年龄,孩子们已经很难认识到分享家务的核心意义:每个人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必须为这个家庭作出一份贡献。
心理学家梅德琳(Madeline Levine)解释了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当孩子们放学回来的时候,告诉他们只需专注于学习,不用帮忙做家务,其实是在向孩子们传达这样的信息:学分和个人成就,比关心家庭成员和为家庭作贡献更重要。在孩子小时候,这看起来像是一个很微弱的信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会变成一个可悲的、根深蒂固的观念。”
事实上,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就可以开始鼓励他参与适当的家务劳动了。心理学家发现,孩子人生中初次自然地产生想要帮助他人的动机,正是在这个年龄段。如果你善于观察,会发现,在孩子18个月左右时,当你打开门,或是捡起一个晾衣夹子有困难时,孩子可能会立刻伸出他的小手想要帮忙。此时,家长很容易忽略孩子的动机,从而把孩子想要帮助他人,想要为家庭作贡献的萌芽扼杀,因为幼儿通常是越帮越忙,家长的本能反应是把孩子赶走,然后自己赶快把家务干完。可是,赶走孩子,却浪费了孩子在生命中接受家庭教育的时机,也是最珍贵的时机。
让孩子帮忙,可能会让你花费更多的时间洗盘子(孩子没怎么洗干净),但却能轻而易举地让孩子对帮大人做家务萌发热情,效果远胜于你到青春期才开始教导他们。
1.分年龄制订家务计划
一旦你注意到孩子想要帮忙的渴望,就应开始为他制订适合其年龄的家务计划,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计划从简单到复杂。
很多父母对孩子家务能力的期待值过低,然而,即便是很幼小的孩子,也会让你大吃一惊。所以,大胆地不断给予他们新的任务和更高难度的挑战,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不断增强对自己能力的理解,这将极大地帮助他们树立在这个世界上独立生活的自信心。
2.用巧妙的语言勾起孩子的兴趣
美国儿童心理研究领域的权威杂志《儿童发展》(Child Development)发布了一项针对3—6岁孩子的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感谢孩子“成为一个小帮手”(being a helper)比直接命令孩子去帮别人,能更显著地提高他们助人的意愿,这是因为,孩子普遍希望获得能让他们得到称赞的身份,比如被认为是一个“乐于助人且有能力帮助他人的好孩子”。
3.像游戏晋级那样做家务
行为科学家已经证明“游戏化”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力。研究人员发现,把日常任务(如运动、学习、工作等)转化为游戏式的体验后,能极大地提升效率和驱动力。
你可以像游戏那样,在家务中给孩子设定闯关环节。一开始很简单,每完成一个任务就升一级,面临更高难度的新任务。比如,从让孩子叠衣服开始,直到赢得使用洗衣机的权利。
4.不吝表扬,但谨慎奖励
心理学上把驱动分为内在驱动和外在驱动。内在驱动,源自你真正想做某件事的意愿。因为你对它感兴趣,很享受做这件事的过程,或者认为它值得去做。外在驱动则来源于某种人为的或金钱利益的驱使。外部驱动的问题在于,满足感与外部刺激是关联的,如果没有奖励,就再也没有行动的动力了。
研究显示,外在的奖励实际上会降低内在的驱动力。关于做家务,心理学家认为,给孩子劳务费会减少孩子想要帮助他人的内在驱动力。把“无私地帮助他人”转变成了一项交易,这是需要谨慎的。
无论孩子的表现好坏,对他付出的努力给予坚决的表扬。哪怕孩子真把事情搞砸了,与其责备他无能,不如肯定他的努力,帮助他总结,鼓励他进步。
5.选择正确的任务形式,让孩子明白做家务的真正意义
为了建立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同理心,家务应聚焦于照顾家庭(比如打扫客厅,为每个人做早餐),而不是照顾自己(比如打扫自己的卧室,为自己做早餐),由此让孩子理解到,“做家务”是体现家庭责任和家庭成员间关爱的一种方式。
6.为“做家务”这件事营造积极的家庭舆论
不要把家务和惩罚联系在一起,这样会引起孩子的反感。注意用积极的或至少中立的态度来谈论做家务这件事。如果你老是抱怨做家务,孩子当然更不愿意干。如果你表现出一种乐在其中的姿态,孩子自然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这件事。
最后,附上《美国家庭常见的分年龄家务计划》。为了孩子未来的成功和幸福,快让他们把袖子撸起来,把家务做起来吧!
18个月—3岁:收拾书本和玩具,把衣服放进洗衣篮,把脏盘子放进洗碗机(事前把所有尖锐的餐具拿走!),帮忙分类衣物,把衣服放入洗衣机,帮忙拿走桌面杂物,帮忙清理泼出来的液体(比如咖啡、茶、酒),浇花,喂宠物,擦桌子和门把手;
4—5岁可新增:帮忙整理床铺,帮忙把东西从车里拿进屋,开饭前帮忙摆放餐具,帮院子除草,准备餐点时帮忙做一些简单工作;
6—7岁可新增:独立整理床铺,用吸尘器清扫房间,保持自己房间干净整洁,倒垃圾,把洗好的衣服收拾好,打扫车库,分类洗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