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固废产生的连续性与资源化使用的间歇性,必须提供堆放场地以缓冲。但堆放本身也可能带来环境问题。这样的堆放也可能基于固废加工的需求,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含水量的降低。
首要的环境问题,就是雨水径流。不同的固废会有不同的雨水径流表现。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与废旧混凝土,堆放初期的雨水径流可能表现为强碱性;高炉矿渣、有色金属矿渣、煤矸石等,可能含有硫,在氧化还原作用下,可表现为酸性。这种碱性或酸性的径流,即便没有重金属或危险有机物的浸出,也会对所接触的动植物产生影响。因此必须在评估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对策。而对于重金属或危险有机物的浸出,应在识别固体潜在可用含量的基础上,分析其浸出的趋势。这种浸出趋势与雨水在料堆中的渗透性密切相关。比如高炉矿渣、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废旧混凝土等,具有自胶凝性质,也就是堆放过程中,料堆的渗透系数将发生变化。应提前认识到固废这样的特性,针对性地做出部署。同时,应关注“钙华”现象,当类似废旧混凝土这样有可能产生含有氢氧化钙成分的径流时,在大气中CO2的作用下,径流流动过程中可能产生碳酸钙沉淀,日积月累就有可能堵塞排水通道。当雨水径流存在环境影响的风险时,或者通过遮盖避免固废接触雨水,或者将其收集起来集中进行处理,都是可行的办法。
固废堆放的另一重要环境问题就是扬尘。在本书涉及项目调研中,发现绝大部分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企业,都深受扬尘之苦。即便南通某企业将建筑垃圾堆放场地放在了地下,但由于装卸、破碎等操作,扬尘现象仍突出。扬尘现象并非固废所独有,凡含有细料,并且含水量不高的材料,在风力或人力作用下,都可存在扬尘。不过,固废也存在很多有利于抑制扬尘的优势。如某些固废存在一定水分,对细料有一定黏结作用;有些固废细料较少,堆放一段时间后,尽管表层细料被扬走,但剩余的细料被包围在表层粗料下方,有效抑制了扬尘;有些固废存在黏结成分,如废旧沥青、废旧混凝土,也保护了粉料的损失。不过这有利有弊,当黏结作用使得堆放的废弃物大面积板结时,加工前可能需要通过挖掘才能取料,这一挖掘作用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扬尘。当固废含有大量粉料,并且含水量较低时,或者处理过程中,粉料被富集时,固废的堆放就需要采用封闭的空间,隔绝风力作用或约束飞扬空间。当然,相对于后期的加工处理与厂内运输,固废在堆放时产生的扬尘程度相对低一些。(www.xing528.com)
此外,还需要注意堆放的固废可能产生的气味。当固废含有氮元素或硫元素时,均可能发出难闻气味。如湿排的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可闻到氨气味。据推测,这是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铝或镁各自形成的氮化铝或氮化镁水解释放出氨的缘故。而硫化物矿石产生的有色金属矿渣或含有可被浸出的硫黄。如果放置在排水不畅的场地中,并与停滞的或移动缓慢的水长期接触,就可能有硫黄的味道散发,水也会变颜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