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固废资源化:政策驱动与保护

城市固废资源化:政策驱动与保护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政府应该从宏观上统筹固废资源化的技术开发与运营管理,明确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只有整个产业形成良好的互相促进的闭合链,固废资源化才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但橡胶沥青路面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迫使1995年参议院撤销了其内容。

固废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有利可图,从而已经形成了市场,譬如中国国内的废旧混凝土市场。这类固废主要需要规范化的政策指引,同时需要在保护环境、安全等方面遵章守纪,技术上又敢于突破的企业来支撑市场良性运作。另一种是无利可图,需要政府补贴的废弃物,如装修垃圾。这类废弃物就需要政府加大协调与支持力度,一定意义上与企业共担风险与责任。政府应该从宏观上统筹固废资源化的技术开发与运营管理,明确利益相关方的责任和义务。如政府负责拟定相关激励政策与强制手段;行业协会负责标准的制定与相关知识的传播;科研机构应在统一目标下进行相关研发活动;生产型企业应落实产业化成果,探索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建筑或道路的业主应积极支持绿色产品的引入,倡导“绿色建筑”或“绿色道路”的营建。只有整个产业形成良好的互相促进的闭合链,固废资源化才能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

政府政策的制定应避免两种极端情形,一是在技术未完全明确的情况下强制推行。其突出的例子是鉴于废轮胎的处置压力,美国于1991年推行了水陆联合运输功效法令(ISTEA)和资源保护回收法令,强制要求联邦参与的公路投资必须放松废轮胎使用的监管,必须研究沥青混凝土中使用废轮胎的再生和环境问题,每个州都必须满足最低程度的废轮胎利用要求。但橡胶沥青路面出现了大量的质量问题,迫使1995年参议院撤销了其内容。包括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佛罗里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在内的四个州经过技术开发,推动了21世纪美国橡胶沥青技术的重新兴起。这说明,政策的制定要与技术的发展现状相适应。又如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的处理,国际上绝大多数为干法处理,仅荷兰的AEB公司与Boskalis公司等有湿法处理的技术。在我国,除了上海,几乎千篇一律为湿法处理,目的无非是追求金属价值的最大化,但对场地的污染、污泥的排放和后端的应用关注甚少,导致规范运作的企业因成本高难以为继,环保型企业自己二次引发环境问题却无人监管。这又说明,政策的制定必须跟上产业运作的现实,否则一旦利益圈牢固建立,重新梳理是相当困难的。(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