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舞台情感的来源和表达方式

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舞台情感的来源和表达方式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一定不能将生活中的情感等同于舞台上的情感。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这种功能称为“情绪记忆”。换句话说就是舞台情感的来源是情绪记忆,而不是直接的生活刺激。情绪记忆不是第一性的体验,而是第二性的体验,它是过去体验痕迹的复苏,是情感的再现,而不是情感的原始状态。这些第二性的体验基础仍然是情绪记忆,是作者通过文字描写,诱发出阅读者类似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坠入虚构的情境之中。

高校舞蹈教学模式构建与表演理论研究:舞台情感的来源和表达方式

我们已经知道,演员在舞台上是有着双重性格的,而关于舞台情感的问题不仅是演员舞台生活中的重点,而且还是体验派与表现派长期争论的焦点问题。对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白的一点是,一定不能将生活中的情感等同于舞台上的情感。虽然二者不能画上等号,但它们之间又不是完全没有联系的。二者之间的不同在于,它们的来源不同,生活中的情感来源于切身的体验和真实的刺激,而舞台上的情感则不可能有生活中的体验与刺激,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作家、导演及演员虚构出来的,它属于艺术的真实,而不是生活的真实。二者的相同之处则在于,无论是生活上的情感还是舞台上的情感,其喜怒哀乐的心理过程都是发自演员内心的,从别人身上是不可能借过来,演员作为一个人需要了解和感受角色的各种情感,并且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把它印证出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将这种功能称为“情绪记忆”。它犹如一个百宝箱,演员能够从里面引出角色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体验与情感,前提是将它们与虚构的舞台刺激结合起来,这样就产生了舞台情感。换句话说就是舞台情感的来源是情绪记忆,而不是直接的生活刺激。情绪记忆不是第一性的体验,而是第二性的体验,它是过去体验痕迹的复苏,是情感的再现,而不是情感的原始状态。就如同人们在恋爱时,常称之为坠入爱河,也就是说这个人沉浸在爱的情感之中,在彼时彼景,它属于第一性的体验,但是若干年过去后,当时的恋人再回忆过去的情景时,不免会情不自禁地慨叹“时光容易催人老!”他们又会重新沉浸在爱的情感之中,而这些过去体验痕迹的复苏就是第二性体验的范畴了。虽然爱的情感、热恋的情感可以再体验,但回味过去时并没有忘掉现在,他们是从现在回忆过去,又从过去反思现在。这是两股情感的暖流交织发展,互相均衡、互相渗透,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当年第一性体验的心理状态。

事实上,人们阅读小说时的感受与上述情况大体上是相同的。阅读者与小说中的主人公们一起欢乐,一起痛苦,一起为面对的利害冲突而苦恼,甚至因此而激动流泪。但阅读者心里又非常清楚地知道,故事中的所有一切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作家虚构、创造出来的。这些第二性的体验基础仍然是情绪记忆,是作者通过文字描写,诱发出阅读者类似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坠入虚构的情境之中。阅读者的体验可能出于同情、义愤、仰慕、投入、追求,或者是别的什么,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追随着作者拟定的某些轨迹去体验,同时又并没有忘记自己在读小说。(www.xing528.com)

其实,剧场里的观众与阅读小说的人是有着相同的感受和体验的,不同之处可能是坐在剧场会比读小说时的体验更加强烈一些,这是因为剧场的环境氛围有着更直接、形象、具体且富有震撼性的感受。如果演出逼真动人,那么常常会使观众忘记自己是在剧场里;但同时观众又可能非常热烈地赞赏演员的表演,甚至在情绪最激动的地方,因为太受感动而大鼓其掌。换句话说,就是观众清楚地记得舞台上发生的事只是做戏而已,事实上他们并不是先忘记然后再记得,而是忘记却又记得,记得却又忘记,无休无止地纠缠不清。这与演员在舞台上演出时的心理状态是相符合的,即演员真挚地生活于角色之中,而同时并没有忘记他是个演员,他是在舞台上表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