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舞蹈表演本质与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舞蹈表演本质与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每次舞台表演中,舞蹈演员必须在有意识的基础上进入无意识的状态。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无意识”并不等同于心理学范畴中的无意识,更不是指失去知觉,它指的是演员在对作品绝对熟悉的基础上所进入的一种忘我的状态,随心、临时地进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总体而言,再创作是舞蹈演员在有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无意识的处理,需要演员长期的积累才能有很好的体现。

舞蹈表演本质与高校教学模式研究

一名优秀的舞蹈演员一定离不开他本身具有的良好的再创作能力,只有运用一定的表现技巧与表现手法将意境在人脑中形成的舞蹈意向表现出来,才能在舞台上展现出生动、活跃的物态形象。舞蹈演员的这种再创作的能力在排练及修改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激发编导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形成新的创作高潮。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每一次表演均属于演员的再创作。演员的表演过程就是再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观众欣赏的过程。在每次舞台表演中,舞蹈演员必须在有意识的基础上进入无意识的状态。

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无意识”并不等同于心理学范畴中的无意识,更不是指失去知觉,它指的是演员在对作品绝对熟悉的基础上所进入的一种忘我的状态,随心、临时地进行细致入微的人物刻画。因此,可以说,一个优秀的舞蹈演员在每一次表演中的状态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当然,表现的外在形式也会有细微的差别。

舞蹈演员的各方面素质越高,则对编导的舞蹈内容表达得越好,甚至可以超超编导的想象与意图。舞蹈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如果缺乏情感表现力,不仅会使舞蹈作品变得苍白、无力,而且还会让观众有意犹未尽之感。但是,如果缺乏程度上的把握,则不仅会让人有矫揉造作之感,而且还会使舞蹈作品显得空虚、做作、浮夸、不真实、不朴实,让欣赏者觉得该舞蹈作品略显浮华且没有感染力,甚至产生排斥心理,进而怀疑该作品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与内涵寓意的真实性。假如舞蹈演员能将作品的情感准确把握和表演到位,那么,观众就会有愉悦的精神享受。但是,如何在这二者之间进行娴熟的把握与调整,这就要求舞蹈演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比如,具有深厚的功底、细腻的感情、广博的知识面和朴实无华的表现力等。

在舞蹈演员对作品进行再创作之前,首先必须要做的就是深刻挖掘该舞蹈作品的内涵,掌握它所要表现的形象与丰富的思想情感,通过情感上的体验与艺术上的分析,克服演员本身与作品角色之间的距离,然后才能通过艺术化的表情、语言及形体动作在舞台上塑造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出色的再创作应当很好地做到演员与角色之间的统一、体验与体现之间的统一、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统一。一名好的舞蹈演员必须能够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作品之间的关系,努力克服自我与作品之间的差距,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朴实动人的经典形象。(www.xing528.com)

舞蹈演员的再创作是在编导的一度创作基础上进行的,它必须忠于原作,不能上台后乱改动作,随意发挥。这里有三个原则:首先,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演员必须忠实地、真实地再现编导的意图,同时又准许再创作的创造性地表演。其次,历史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表现历史人物或事件,必须忠于历史的风貌,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再次,技巧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不能在表演中玩弄技巧,只为展示个人技术而表演。技术、技巧是为规定情境服务的、为艺术服务的,不能重技轻艺,艺术性是任何时候都要统领技术、技巧的。以上这三个表演的原则都是为了在舞蹈表演中通过演员的再创作更好地构建规定情境中的意境。

总体而言,再创作是舞蹈演员在有意识的基础上进行的无意识的处理,需要演员长期的积累才能有很好的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