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技能发展目标
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的知识技能发展目标主要是指,通过舞蹈教学,丰富学生的舞蹈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舞蹈技术动作。
首先,学习舞蹈理论知识是学生认识舞蹈、了解舞蹈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舞蹈理论课教学,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以此来让学生对舞蹈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使其理论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为其从历史的、发展的角度去看待和从事舞蹈职业奠定基础。
其次,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是舞蹈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对舞蹈基本动作掌握的基础就是熟练掌握舞蹈基本理论知识,因此,这就要求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舞蹈的技术动作。通过舞蹈教学,应使学生熟练掌握舞蹈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动作方法、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参加舞蹈活动的运动能力。
(二)体形姿态发展目标
舞蹈具有良好的健身、健心、健美价值,高校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后期,身体形态仍然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在舞蹈教学中应重视对高校学生良好形体和姿态的塑造。
完美的身体形态是机体功能完善的重要反映,而姿态的端正(正确的美的站、坐、走姿势)可以充分展现出形态美在活动中的状态。体形健美、姿态端正是舞蹈美育教育的重要要求。随着舞蹈美育价值在舞蹈教学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学生体型健美、姿态端正也成为舞蹈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舞蹈是与形体姿态发展密切相关的一项运动,舞蹈自身的独特运动魅力使其在对学生的形体和姿态改善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改善学生体形和姿态是现代高校舞蹈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
(三)身体素质发展目标
身体素质是个体各器官系统在舞蹈运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机体能力,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柔韧等方面的素质。(www.xing528.com)
身体素质是个体参加舞蹈运动的重要基础,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舞蹈教学与训练的重要目的之一。
在舞蹈课程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舞蹈教学一个较为基础的教学目标。身体素质在舞蹈训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动作的力度、速度、幅度、高度、协调性等都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做基础。由此可见,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将其列为舞蹈课程教学的教学目标不足为奇。
(四)心理素质发展目标
舞蹈课程教学的心理素质发展目标主要是指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现代舞蹈的前身是社交舞,这就决定了其对舞者的品行、道德、艺术审美、艺术表现要求都比较高,良好的品行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基础。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舞蹈的学习,结合舞蹈动作的特点,寓思想政治教育于舞蹈课程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艺术素养和性格特征。
(五)艺术审美发展目标
正如前面所说,舞蹈具有重要的美育价值。美育是一个帮助学生形成科学审美观念、培养美感和提高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过程。学习舞蹈对学生的个人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作为舞蹈教学目标,具体是以舞蹈教学为主要途径和载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较强的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我审美修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