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屏彝族烟盒舞、海菜腔孕育于异龙湖畔,在滇南盛行,在云南有很大影响。至今无论是在滇南彝族聚居的山村,还是在城市和省会昆明,不难见到跳烟盒舞和唱海菜腔的场景,烟盒舞已经成为时兴的健身舞之一,受到很多中老年人的喜爱。以烟盒舞、海菜腔为素材创作的歌舞作品更是在很多重大文艺活动中和全省、全国的文艺舞台上频频亮相。可以说,彝族烟盒舞、海菜腔极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不会因众多外来文化的冲击而消亡。为了更好地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探讨它的历史渊源。
有限的历史文献和社会调查实践表明,彝族烟盒舞、海菜腔产生于滇南秀美的异龙湖畔,以石屏为中心流传至建水、个旧、开远、蒙自、弥勒、通海、华宁、澄江、新平、元江、普洱、峨山、玉溪、昆明等地。
只要探讨石屏彝族的历史,就可以找到烟盒舞、海菜腔的渊源。
石屏彝族的族源与云南其他地方彝族的族源一样,史学界有北来说、土著说、融合说等多种观点。北来说认为彝族源于我国古代西北的古氐羌人游牧部落,云南彝族由氐羌南移而来;土著说则依据“元谋人”的发现等一些史实,认为彝族是乌蒙山和金沙江的土著居民,是云、贵、川土著;融合说则认为彝族是古羌人继续南下,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民族。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云南就有彝族先民生息繁衍。《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说:“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此皆巴、蜀西南外蛮夷也。”《华阳国志·南中志》载:“夷人大种曰昆,小种曰叟。”根据文献记载,彝族先民先秦西汉时期称为“嶲”、“昆明”,汉晋时期称之为“叟”,南北朝至唐初称“爨”,唐宋时期称“东爨乌蛮”或“乌蛮”,元、明、清三代称“罗罗”或“倮罗”。
石屏境内从西到南,在很大范围内,先后发掘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铜斧和汉代的铜制兵器。据《石屏县志》载:石屏在夏商周时属中华九州之梁州;先秦时为楚地;汉代属益州郡胜休县,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属兴古郡;西晋太康二年(282年)属宁州之梁水郡;隋唐及两宋时期属昆州所辖;唐天宝十一年(752年)始号石坪邑,归通海郡;元至元七年(1270年)始置石坪州;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石平州,后改为石屏州,属临安府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称石屏县。
清康熙《石屏州志》载:“天宝十一年,蒙氏替号大蒙国,置通海郡。本州蛮掘地得石坪,聚为居邑,因号石坪邑。”清乾隆《石屏州志》载:“石屏州古蛮夷地,蛮曰旧欣,犹汉言林麓也。唐为乌蛮所居,筑城名末束;宋时阿僰蛮夺而据之,名石坪邑。”又载:“石屏土人有倮罗、摆夷、山苏、朴喇、窝尼、苗子、野鸡,僰儿子不一,其类各有所长。”文献中末束岛城为异龙湖中之小瑞城。由以上史料可知,早在1300年前的唐朝,石屏就有彝族先民聚居。
彝族在云南支系繁多,石屏彝族以尼苏支系为主,分为尼苏颇(又称“三道红”)、尼苏泼(又称“花腰”)两支。尼苏颇主要居住在异龙湖畔和一些半山区,烟盒舞、海菜腔就是尼苏颇所特有的民族歌舞;尼苏泼主要居住在高寒山区,其服饰、歌舞跟尼苏颇完全不一样。他们生活环境不同,所创造的文化也不同。
异龙湖原名玉龙湖,因南岸玉龙山得名。清康熙《石屏州志》载:“明崇祯二年,石屏见白日龙升天景象,因异而更名为异龙湖。”
异龙湖何时形成,地方史志均无详细记载。据《中国历史地图集》(云南地区)所载,秦汉时已有此湖。唐天宝十一年(752年),本地土著民族乌么蛮在末束岛筑城居住。清代有学者研究认为异龙湖早年连接石屏、建水;云南文化名人袁嘉谷也认为石屏“城下之石系水成岩”,“建水之莲花池亦均有之,且其石色之质同一,显系一水所成”,由此可以推想异龙湖之“湖水之度数在数千年以上必较高于今日而与建水坝成为一海”。
异龙湖中的鱼类品种很多,且水生植物海菜茂盛。围湖而居的尼苏人靠打鱼和捞海菜为生。美丽的湖光山色,平静欢乐的渔家生活,为烟盒舞、海菜腔的产生形成提供了条件。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以后,汉族大量进入石屏,中原文化深深影响了彝族人,使得汉族、彝族文化互相融合、发展,更把彝族烟盒舞、海菜腔推向新的发展时期。
小船湖中荡 海菜腔尖起
基本弄清石屏彝族的历史后,我们再来探究其歌舞的产生与流传。
彝族歌舞产生的历史久远,无文献可具体考证,烟盒舞、海菜腔在历代文献中也少有记载。烟盒舞、海菜腔在民间分别称为“跳乐”、“跳弦”和“唱曲子”、“倒搬桨”、“大扳桨”等。(www.xing528.com)
《淮南子·本经训》中说:“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则乐,乐斯动,动斯蹈,蹈斯荡,荡斯歌,歌斯舞。歌舞节则禽兽跳矣。”古人因模仿生产劳动和生活情景而创造了歌舞,彝族先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环境中创造了其独特的歌舞,并随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发展。
《滇志》载:“有罗罗者,踏歌为乐。”清乾隆《石屏州志》载:“夷人各种,皆有歌曲,跳跃歌舞。乐工称细乐,筝、笛、琵琶诸器,与汉制同。其调有《寄生草》、《刀叨令》、《一封书》等名,相传为元人遗音。”烟盒舞、海菜腔最初的原型与彝族先民的“踏歌”、“唱曲”有直接关系,后在此基础上逐步演变发展,于元代形成烟盒舞、海菜腔的雏形。元末,在石屏世袭土知州马黑奴(民间称“罗色”,意为头领)的带领下,尼苏人不断在异龙湖中击退外来入侵的敌人,大凡庆功摆酒,均要歌舞作乐。民间相传,其歌舞即为烟盒舞、海菜腔的原型。明洪武年间,石屏正式改名为石屏州,并设流官,马黑奴被夺职。马联合蒙自、通海、宁州等土官共同反明。清康熙《石屏州志》载:“明洪武十五年八月,土知州马黑奴率众构扇诸部兵攻掠。指挥俭事万德、宁州卫指挥王执等夜袭破异龙湖追击逸蛮部落于杨亭庄,大败之。”马黑奴战败自缢而死,民众为了纪念他,在异龙湖五爪山顶建罗色庙,每年农历二月初八至初十举行祭祀,并比赛歌舞,此风一直沿袭。元代,彝族多居住在异龙湖湾,以南岸为主。清康熙《石屏州志》载:“异龙湖中南岸山分五爪,盘旋入海,逆转向西,若五指。然湖水四绕山曲,鼓棹而进,不见外洋环。其外有四子湾、毛木湾环;其内为豆地湾、鱼车洞,一曲一景,碧水潆洄,奇峰峭丽。向晚停桡,月色盈空,渔歌互起,令人应接不暇。”从史料中可以看出当时湖湾中村落不少,每当夜晚皆可听见村村在唱曲、跳乐,非常热闹。
明初以后,明朝廷向云南实施大规模的移民,大量汉族移民进入云南,给云南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清康熙《石屏州志·风俗》载:“石屏旧为荒远之地,多诸种倮彝。自元时内附,风气渐开。乃明初置州牧、宣政教,以化导之。复设石屏、宝秀二屯。屯军皆江南北人,与土著之民错杂而居。由是,熏陶渐染,习俗不变,文物冠裳,彬彬与中州侔矣。……山寨众彝皆构茅屋土掌以居,其语言、服饰、婚丧、饮食犹仍旧习,未能尽变焉。”
烟盒舞、海菜腔既有许多彝族文化原有的成分,比如音乐曲调、歌舞名称、动作韵律、歌舞礼仪等等,又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如唱词格律、歌词汉语化等。烟盒舞、海菜腔真正兴旺发展当在明代,是彝族和汉族文化结合、发展的产物。
明代石屏人袁润闲暇时到山区游玩,与挑柴的樵夫相遇,见樵夫唱曲跳乐,不由诗兴大发,写下一首《栖霞樵唱》,诗中具体描绘了彝族樵夫的生活情趣:“岭以栖霞志,林深住尔樵。同来忘况瘁,共唱乐逍遥。拍板旁敲斧,依腔复弄箫。高山才一曲,韵杳入云霄。”明嘉靖二十三年石屏钟鼓楼建成,《楼碑记略》中记录道:“士女欢舞,童叟歌谣,携攘贺之。”由此可见明代彝族歌舞相当盛行。
烟盒舞的原型是“踏歌”、“跳乐”,本是拍掌伴舞,至于手中何时拿起烟盒已无从考证。烟草未传人云南前,当地彝民食用一种野生植物火草叶。火草为草本植物,一尺多高,叶背密布白色纤维状绒毛,开黄色小花。尼苏人采其花苞拌以粮食做粑粑吃,名叫火草粑粑;把火草叶采来晒干揉细当烟吸,称为吃火草烟。民间有牛皮做的烟盒,用来装火草烟。尼苏人青年男女在相邀跳乐唱曲的活动中,多有姑娘为小伙装烟情节,故而民间把跳烟盒舞、唱海菜腔的男女聚会活动称为“吃火草烟”。在欢乐的歌舞场景中,也许有人不经意间手拿牛皮烟盒弹响伴舞,从而演变为后来以烟盒响声伴舞而舍弃拍掌的舞蹈形式,成了至今流传不衰的彝族烟盒舞。
由于牛皮烟盒难做又不便携带,后来逐步改用树皮和竹片制作,实用轻便,敲击声清脆明亮。
海菜腔民间称“唱曲”、“大搬桨”、“大攀桨”等,这与石屏彝族先民长期在异龙湖打鱼为生的环境有关。渔民赶在日出之前下湖打鱼,日落方归。一条小船,两只小桨,随湖水摇荡,高兴之时唱起渔歌调子,久而久之,成了代代相传的民歌。海菜腔曲调高亢逶迤,深长隽永,与异龙湖宽阔的湖面相呼应。明代石屏文人许子言诗句“渔歌韵落海天秋”,清代石屏秀才许堤诗句“渔歌互应于云际”,正是写此意境。湖中打鱼人相隔虽远,一曲海菜腔从湖面飘来,也会马上回应一曲,你来我往,渔歌互答,鱼也满船,曲也悠悠,不亦乐乎!石屏古代文人谢联登有一首《游大小水城》诗道:“波心突兀生双岛,画栋飞梦影接天。湖口水孤堪娇养,滕王高阁可同传。渔歌交错催诗爽,樵唱局跹入画妍。夜夜月明人过访,金龟何处问青莲。”异龙湖中歌声此起彼伏,催人诗兴大发,樵夫优美的烟盒舞可以入画,诗人笔下美景更是十分诱人。湖广人鲁大儒到云南为官,游异龙湖,也被湖中渔翁山歌和湖光山色所打动,写下《壬子秋过异龙湖》一诗:“捧檄南游岁月遐,龙湖几度泛星槎。嵯峨两屿含轻霭,缥缈千山带露霞。风细浪平帆影静,天空日暮雁行斜。渔郎曲罢徐收网,羡尔逍遥寄海涯。”康熙十二年(1673年),湖北江夏人程封是在石屏任知州期间,经常到异龙湖游玩,耳闻目睹彝民对歌,也非常喜爱。他游海山亭(后改名来鹤亭,明代建在异龙湖中小瑞城岛,今存),听渔民唱曲,写下《海山亭》一诗:“前山云起处,烟雨正来时。亭下歌声响,渔翁理钓丝。”清代石屏文人王绮珍也写过一首《异龙湖竹枝词》:“全湖底许镜新磨,白浪花开荇藻多,水月寺前初月上,舟人夜夜唱渔歌。”清代石屏文人张舜笙身为饱学之士,见尼苏妇女边收稻谷边唱曲,不由诗兴大发,写下《石屏竹枝词》:“金黄篾帽布围腰,腿胯高掀足不包。草露野田来获稻,歌声唱彻月明宵。”以上诗篇皆描绘了异龙湖之美及湖畔尼苏人的日常生活与相伴相生的美妙渔歌。
烟盒舞、海菜腔之名何时始称无具体史料可查。烟盒舞由跳乐、跳弦更名,只可能源于手拿烟盒跳舞。海菜腔之名应与异龙湖中茂盛的水生植物“海菜”有关。海菜有长长的根茎,顶部开小白花,可煮鱼汤,可炒,可凉拌,软滑可口,是石屏民间一道佳肴。渔民打鱼的同时捞海菜,或边唱曲边捞海菜,正是这种特有的生活环境使海菜与唱曲紧紧相连,并最终成了唱曲的名称,赋予了其独特的风格。同样,滇南四大腔的另外三腔沙莜(建水方言,即红薯)腔、四腔、五山腔也同海菜腔一样因地域特征而得名。流传建水的沙莜腔也许因建水盛产沙莜而得名;石屏异龙湖盛产海菜,故久而久之流传石屏的彝族曲子就以海菜腔代名了。
最早记载海菜腔之名的是清初文人胡瀛的《忆异龙湖》诗:“香稻花轻玉露稠,月明渔话满船头。小蛮打浆溟蒙里,海菜腔尖醒睡鸥。”清代石屏文人张舜笙在其《异龙湖歌》一诗中记述道:“是时湖光明如镜,镜涵山影蓝于靛。南滨湾转北滨长,村烟依次澄波映,采菱人上捕鱼船,新歌唱彻蒲草田。海菜腔和倒搬桨,春花秋月逐年年……”诗中明确提到海菜腔和倒搬桨。
清代,彝族烟盒舞、海菜腔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更由于有汉文化的融入,流传渐广。彝家子弟也习汉文,通汉语,与汉族交往、通婚,文化交流更为广泛。随着石屏彝族、汉族人民和周边地区交往机会的增多,烟盒舞、海菜腔也就渐渐影响着周边地区,深受人们的喜爱。
烟盒舞、海菜腔发源于富饶、秀丽的异龙湖畔,经过多少代人的不断传唱、发展、变化,逐渐由原始的自娱自乐的歌舞形态发展成较为统一规范、程式化、艺术化的民间艺术珍品,更便于民间交流、学习、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