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些朋友问起怎样读怎样写的话,情不可却,也就勉强说些怎样读,怎样写。其实这些不是知识方面的事,重要还在习惯方面。翻开书来读,提起笔来写,人家说的怎样怎样当然可以作参考,但是由于自己花了心力,悟到的一定更多,而且更为可贵。待把人家说的与自己悟到的反复应用,化为自身的习惯,那才终身受用不尽。如果不读什么,不写什么,先来讨论怎样读怎样写,似乎要把怎样读怎样写讨论出了个究竟,然后读然后写,那只怕是徒乱心意,没有多大用处。
几个同气的朋友结个团体,研究文艺,最好在某一时期内选定一种书,大家弄一本来细心阅读,集会的时候就共同讨论。讨论切忌拘束,呆板,公式化;像一般仅有开会形式的那种讨论,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好在既称同气的朋友,彼此必然相知有素,可以不拘形迹,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爱怎么说就怎么说。报告内容也好,分析技巧也好,片段地说出自己的领悟也好,整个地指出作者的精神与主旨更好。因为凡是好书,有斤两的作品,那作者必然有他的哲学,有他的“所见”,为有这些,他才动手写他的作品,你能认识这些,与这些起了共鸣作用,你才真个读了他那本书。在个人独读的时候,见到了这一点,未必见到那一点。大家聚在一块儿谈谈,彼此交换,所见就广遍了。而且,你所见的我认为不对,我可以提出来辩难;我所见的你认为有缺漏,你可以跟上来补充。就在这当儿,大家读书的眼力加强了,从书中得到的益处增多了。
练习写作也可以用集会讨论的办法。某一个材料值不值得写,该怎样写,就可以讨论。或许有人说,这样不免使灵感渐渐消散,终于不再想提起笔来。可是也可以说,这样与人家讨论一番,那本来朦胧的意象渐渐具体化了,甚至血肉也充盈了,这正是动笔以前最需要的准备。写成之后,也可以拿出来共同讨论。作者说,我为什么要这样写。看过作品的朋友说,你在某处写得好,为什么好,你在某处有些儿毛病,为什么是毛病,若是我,就要怎样写。就在这当儿,大家写作的眼力提高了,手法也有进步了。还可以取同一个材料大家分头写,写成之后共同讨论彼此的用心。还可以共同写一个材料,商商量量,合作到底,真正实践“集体创作”的办法。(www.xing528.com)
如果有这么一个团体,参加在里头,乐趣是无穷无尽的。同时,得益也将无穷无尽。
1946年4月14日作,刊《文艺青年》2卷7期(5月1日),署名叶圣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