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和调整启发式”是一个心理学术语,它是人们在做决策和判断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先把自己“锚定”在某个事物上,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
据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家卖粥的小店。左边的这家和右边的那家,每天的生意都不错,而且有趣的是顾客数量差不多,可是晚上结账的时候左边的这家总比右边的那家多出100多元钱来。有人好奇地进行了研究。发现奥秘在于服务员的一句话的不同:左边这家利润高一点的服务员总是问“您这碗粥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鸡蛋?”,而右边那家服务员问的是“您要不要加鸡蛋?”。
心理学家解释说:左边的小店之所以每天都比右边的小店多出100多元钱来,是因为左边小店的服务员小姐把顾客“锚定”在“加几个鸡蛋”上。显然右边的服务员只把顾客“锚定”在“要不要加鸡蛋”上。在前一种情况下,顾客是在“加一个鸡蛋还是加两个鸡蛋”上进行选择或者说调整,很少有顾客跳出这个框架说不加鸡蛋。而后一种情况,顾客是在“加不加鸡蛋”上进行选择或者说是调整,所以左边的小店比右边的小店多出100多元钱就在情理之中了。
鲁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他犀利的文字曾经带给一代中国人以无穷的力量。鲁迅先生曾于1927年在《无声的中国》一文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中国人的性情总是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说在这里开一个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天窗了。”这便是锚定和调整启发式在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当然这个心理引导的方法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帮助我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母亲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以这样问孩子:“你是今天写完作业,明天我们一起去游乐园玩,还是今天看电视,明天在家里写作业呢?”在这样的情况下,显然孩子会选择后者。又或者你需要爱人陪你出去走走的时候,你如果说:“咱俩出去遛弯儿吧?”很有可能对方不会去,可是如果你说:“亲爱的,一会儿去超市给孩子买点水果,听说广场那里晚上有节目,咱俩顺便去看看吧。”说明出去是有正当事情要做的,他肯定很愿意随同。
但是如果把这个方法运用到职场上,你可就要小心了,千万别以为别人在你面前表现出来的样子就一定是他真正的面貌,很可能他是把你当作竞争对手,然后用心理战术来迷惑你。
李倩与梁溪在同一家公司上班。李倩总是表现得对工作很没有热情,上班时一副磨洋工的样子。某日快下班时,梁溪让李倩帮忙做个营销策划文案,李倩说:“都下班了还做什么呀,老板又不会给加工钱。我还赶着去和男朋友约会呢!”而梁溪一人待在办公室中,继续写他的营销文案,次日交给经理,得到经理一番好评。(www.xing528.com)
不久传来一个主管职位空缺的消息,李倩与梁溪都有机会升任。梁溪认为自己踏实肯干,贡献大,主管之位非自己莫属了。但人事命令下来后,大出梁溪意料:竟是李倩获得了这个职位。原来一向在梁溪面前懒惰的李倩从来就没有懒惰过,她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去参加在职培训,不断充电;跟上司的联系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上司一直看好她;至于她怠慢工作,那只是演给梁溪看的一场戏而已。
竞争是职场上永恒的话题,职场上的竞争虽没有战场那么残酷,却一样充满心机。像梁溪一样踏实做事的女人的确很多,她们付出了辛苦努力,然而却在关键时刻永远上不了层面,原因很可能就是周围的某个同事用自己懒散的外表迷糊了她,使她原本有的十分力气只用了六分,就觉得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而那个同事却在私底下百分百地努力,并且不知不觉中和领导也搞好了关系,所以上面的结果就是注定的了。
要知道,每个女人都有着不同的源动力,这使她尽力去进取。无论你看到什么,你都要意识到一点:竞争正在进行。在职场上,你必须做到:保持距离感,不跟任何人过度亲密,不结帮派,不评论别人,做好自己,诚恳而保持一定的警惕性和必要的心机。
做自己的事,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不要因为别人的松懈就降低对自己的要求,否则你就会中了别人的圈套。你锚定的应该是比自己能力强、成绩好的优秀的人,而不是和自己处在同等位置,时不时还出点小纰漏来为你提供心理安慰的人,忠于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不要受到他人的引导,这才是职场的生存之道。
心理课堂
心理学家告诫女人,“锚定和调整启发式”是人们在做决策和判断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即先把自己“锚定”在某个事物上,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调整。心理学上还有其他启发式,如代表性启发式、易得性启发式、情感启发式等。这些都是女人日常判断和决策时经常使用的有效工具,其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