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过度犹不及-超限效应:心理成长枕边书

过度犹不及-超限效应:心理成长枕边书

时间:2023-11-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一刺激对人的作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频率太多,会使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让人产生极不耐烦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称之为“超限效应”。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应当注意“度”这个问题,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恰到好处,从而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等负面影响。

过度犹不及-超限效应:心理成长枕边书

同一刺激对人的作用时间过长、强度过大、频率太多,会使神经细胞处于抑制状态,让人产生极不耐烦的心理体验,心理学称之为“超限效应”。“超限效应”的由来和马克·吐温的一次听讲经历有关。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这样的体会,一堂课如果是40分钟,大部分人能够聚精会神地听20~30分钟,剩下的时间总是有走神或者不耐烦的情况出现,如果打了下课铃,老师还在滔滔不绝,一点没有下课的意思,估计全班的同学都要有意见了。在工作中,同事今天麻烦你帮忙做一件事,你欣然接受,不觉得有什么。而后接二连三地要求你帮助他解决问题,你也许碍于面子,不会推搪。但如果他一天之内连续要求你做几件事情,你可能就会烦躁,甚至会翻脸。这就是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超限效应”的具体表现。

“超限效应”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正所谓“物极必反”“月盈则亏”。不仅如此,掌握好事情发展的速度也是很重要的,如果一味求快,就会产生“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从前,有姐妹俩,在家里各自喂了一只幼鸽,想把它们训练成信鸽。过了一段时间,姐妹俩看鸽子长大了,便决定带着鸽子放飞。姐姐走了一里路就把手中的鸽子给放了。妹妹见了想:姐姐的眼光太浅,我的鸽子起码要带到百里外的地方以后再放。姐姐放飞的鸽子飞回来后,她又把它带到十里之外的地方去放,然后,又到百里外去放,逐渐地延长鸽子的距离,后来这只鸽子能飞到千里之外还能飞回来,终于被锻炼成一只非常出色的信鸽。然而,妹妹的鸽子呢?第一次放出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故事中妹妹因为急于求成,最终一无所获。很多女人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容易和故事中的妹妹犯同样的错误。每个父母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出好成绩时,父母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地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当这些批评超过孩子承受和忍耐的极限,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被“逼急”了,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弱。中国有句话是这样讲的:“话说三遍是嫌言”,大人都不喜欢别人念叨自己,那就更不要把自己不喜欢的强加到孩子身上了。(www.xing528.com)

我们在做任何事的时候都应当注意“度”这个问题,如果“过度”就会产生“超限效应”。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好火候、分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恰到好处,从而避免“物极必反,欲速则不达”等负面影响。

心理课堂

超限效应给女人的启示:首先,当一个人受到的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往往会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这样会事与愿违,就像马克·吐温不仅不捐钱,反而还从盘子里偷走了2元钱一样。

其次,女人在说话做事的时候,要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学会换位思考,切不可以自我为中心,毫不注意表达方式,当然更要注意把握好“度”,在别人不耐烦之前尽快结束你的演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