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作为认知学习工具,受到教学设计者的关注已经有相当长的时间。美国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P.Ausubel)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此基础上,康奈儿大学诺瓦克(Novak)提出“概念图”的术语,利用概念图帮助学习者建立学习支架。实际教学中,“概念图”仅仅是“图”的一种,国外研究者往往把“图”统称为“图形组织器”(Graphic Organizers),主要用以表征不同知识之间的连接和关系,使学习者思维可视化,帮助探索理解复杂内容的意义。
在汉语的语言表达体系中,“图”的概念涵盖了各式各样的图示。本研究中,图示等同于图形组织器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对“图示”内涵的理解主要有两种视角[2]。一种是从外形的视角,认为图示是指知识地图、思维导图、概念图、故事图、流程图或先行组织者等;另一种是从应用功能视角,对图示包含四种理解,一是知识、概念或观点的可视化表征,二是用可视化方式表征信息的图形结构,三是建构知识和组织信息的视图化方式,四是一种视觉化和图形化的表现方式。
虽然学者们对图示的理解莫衷一是,但总体上都认为图示是促进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最终提升学习者思维能力的潜在有效工具。综上,图示是可视化视觉表征的基本元素之一,作为可视化的学习工具,图示用来表现知识内容、学习过程或学习结果。图示需要将学习任务中的事实、术语、观点等依据其内在的关联建立起语义网络,通过特定的结构化组织形式可视化出来。一般来讲,图示由设计者设计,学习者可自由控制,但由于教学内容、教学目的的差异及为实现特定的功能,图示的呈现外形往往个性各异。本研究认为,每一种图示都有显见的结构形式即外形,都有其特定的功能、用途,图示设计是基于逻辑,不同的图示蕴含着不同的逻辑结构,其应该以顺应人类认知规律、契合知识特点。例如,星状的网络图适合展现定义、属性、例子和开展头脑风暴;层级树形图适合展现一个层级的目标和结构信息,将目标分解成任务和子任务;矩阵图适合展现比较、对比或评价等。(www.xing528.com)
那么,图示为什么能够有效促进深度学习?从以往研究来看,在理论层面上,双重编码理论、脑科学、经验之塔、有意义学习理论、知识管理等理论从不同角度揭示出图示促进深度学习的作用机理。在数字化阅读领域,图示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图示的设计不仅仅是停留在表层的视觉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使图示的外在结构形式有助于学习者理解知识的内在语义,即二者之间如何保持一致性。鉴于此,本实验将聚焦于图示组织结构和知识结构之间的匹配,并对关联线索在二者匹配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整体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