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清晰、数字化的图像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存储和制作,图像已经成为当今时代信息传播的基本文本。在教学中,对图的使用极其普遍,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一图胜千言,图以其直观形象、面性共时的描绘方式弥补了文字的线性表达方式的不足。Mayer的多媒体认知原则指出:“语词和画面共同呈现比只有语词的呈现效果更好。”多媒体认知原则使人们认识到图文共同呈现的重要性,在期待“图”作为改善教学利器的同时,如何有效利用图文俨然成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在Mayer的多媒体学习认知模型中,学习者需要从呈现的多媒体画面中选择语词、图像,分别将文字组织连贯成言语表征、图像连贯成图像表征,然后在工作记忆中与先前知识进行整合;在Schnotz的多媒体学习图文理解整合模型中,学习者从感觉记忆中分别选择语词和图像进入工作记忆,在工作记忆阶段建立命题表征和心理模型(内部心智表征),两个模型之间检验相互转换、补充,从而形成整合的知识信息。以上两种主要的多媒体学习理论模型,实际上都暗含了多媒体学习的一个重要步骤就是基于文本的表征和基于图像的表征之间形成联系。(www.xing528.com)
与单一图或文呈现相比,图文共同呈现学习效果更好,其背后的原因在于良好的图文编排方式。例如,图文位置邻近排列,图文信息同步呈现,这些是图文编排中的空间邻近、时间邻近效应原则,可以更好地促进图文之间的整合。从以往的研究发现,对图文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插图的有效性,如插图效果的优劣、积极消极等;二是插图效应的影响因素,如文字材料因素、阅读者因素、插图因素等。建立文本表征和图像表征之间的联系,需要对图文之间的关系、阅读者的认知风格及图文关联线索进行整体研究,而这正是以往研究所忽视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