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型的特点
本模型是汲取认知心理学、可视化的相关理念,以多媒体画面语言学语义、语构(语法)、语用三层为设计框架建构而成。在建构过程中,形成了理论构想和设计过程两个版本。理论构想版是对教育图文融合模型的形象展示,描绘了图文二者的关系及作用,即图文是和谐共融的,二者协同架构起客观存在的知识与思维之间的桥梁,并指出了图文融合设计的途径,即需要从“内容相关”“语义图示”“关联线索”和“交互控制”四方面全方位建立起图文二者的关联。理论构想版对具体设计过程而言是模糊的,因此形成了设计过程版的教育图文融合模型。设计过程版采用了分层的设计思想,对设计的关键要素进行了提取,形成了具体的设计步骤,使设计过程成为结构化的信息处理过程,模型具有以下特点:
(1)模型突破了现有多媒体学习的设计框架。已有的设计框架要么是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即着重对知识内容的认知加工设计;要么是从艺术的角度,即着重对媒体的呈现设计。本模型实现了以上两个方面的统一、融合,从整体上确保多媒体学习设计的有效性。
(2)模型以支持学习者的深度认知为设计导向。本研究认为,思维加工作为判定多媒体学习是否发生的前提条件,多媒体设计应重点着眼点于对学习者意义建构的引导。为此,模型在知识以及思维层指出图文关联映射的目的在于支持认知加工,在语义层提出知识结构化设计的方法,在语构层突出线索的作用,在语用层强调对学习者、教师的特征分析。
(3)模型使复杂的设计过程具有结构化特征。设计是一项充满不确定性、模糊的认知活动,与设计者自身的知识经验、能力素质存在很大的关系,对设计过程结构化有助于清晰定义设计问题的解决过程。模型在语义层面,通过线性结构展示了知识结构化的过程;在语构层面,通过线性结构展示了画面组的形成过程。整个模型,实际上是一系列复杂的、相互关联的问题连接,是非层级的网状结构,内部既有线性结构,也有非线性的跳跃,与现实中的设计相契合。
(4)模型具有可迁移、可拓展的特性。教育图文融合设计模型关注的是教育领域中图文媒体,以实现图文融合为既定目标。该模型中的图文既可以专指图片和文字,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泛指图像类媒体(非言语)和语词类媒体(言语),当泛指时,模型中的设计理念、方法依然适用。正因如此,在语构层面中媒体要素的创建包括了视频、动画、声音等其他要素;媒体要素的融合包括了“视频+文本”“动画+文本”“声音+文本”等。
(二)模型蕴涵的设计逻辑
模型(设计过程版)中只标注了部分设计过程,并没有涵盖所有的设计过程,其中的缘由在于设计是一项复杂的活动,涉及相关变量数量多并且不确定性,设计人员往往在设计过程中不断地反复、修改和再设计,因此很难找到统一的、规定性的设计路径。但一般来讲,在真实的设计实践中设计人员还是会依循一定的设计逻辑,从而形成大致稳定的活动序列。在图4-5中,实际上存在这样的设计逻辑,具体如图4-9所示。
图4-9 教育图文融合模型蕴涵的设计逻辑
因此,设计过程大致如下:第一,需要在语用层面对学生、教师、环境综合考虑后确定设计意图,即用户需要;第二,需要在语义层面分析知识内容,确定与知识匹配的思维加工方式;第三,在第一步、第二步的基础上形成对多媒体画面设计的功能要求;第四,在功能域的约束下,设计具体的多媒体画面。
(三)模型的意义
本研究构建的教育图文融合设计模型,存在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一是在理论层面理顺了多媒体画面设计、知识及思维、认知理论之间的因果或相互关系,为后续的规则构建建立了可指导的框架。后续的规则不再孤立地关注“语构”这单一的视角,应着眼于“语义”“语用”“语构”三者之间“互动匹配”因素的考虑。
二是在实践层面为多媒体画面的设计提供了行动指南。当前的多媒体画面设计,只形成了部分设计规则,更多的是依靠设计人员的主观经验,没有提供可靠的设计步骤。本模型对影响设计的因素进行了提取,在依循一定的设计逻辑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设计步骤和方法。
三是指出了教育图文融合的基本途径,为后续的实验验证提供了设计依据。后续的实验设计应该从四方面入手,即从“内容相关”“语义图示”“关联线索”和“交互控制”四方面建立图文之间的关联。
【注释】
(www.xing528.com)
[1]考虑到被调查者对“多媒体画面”专业术语的理解程度不一,因此在问卷中统一使用了与之意思接近、通俗易懂的“界面”一词。
[2]李金钊.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1.
[3]李金钊.基于脑的课堂教学框架设计与实践应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1.
[4]Eric Jensen著,脑科学与教育应用研究中心译.适于脑的策略[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
[5]赵国庆.别说你懂思维导图[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130-131.
[6]唐孝威,何洁等.思维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4.
[7]Bourne L E,Eksreand B R,Dominowski R L.The Psychology of Thinking[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71.
[8]顾小清,权国龙.以语义图示实现可视化知识表征与建模的研究综述[J].电化教育研究,2014,(5):45-52.
[9]赵姝,赵国庆,吴亚滨,徐宁仪.思维训练:技术有效促进学习的催化剂[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4):28-34.
[10]占小红,王祖浩.师范生课堂知识结构的特征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4,(8):83-91.
[11]王通讯.论知识结构[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6:22-23.
[12][美]梅耶.多媒体学习[M].牛勇,邱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6.
[13]Chambliss,M.J,&Calfee,R.C.Textbooks for learning[M].Oxford.England:Blackwell,1998.
[14]周越,徐继红.知识点提取——教学内容的微分析技术[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77-83.
[15]游泽清.多媒体画面艺术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13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