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识可视化概念
瑞士卢加诺大学马丁·爱普(Martin J.Eppler)于2004年首次提出“知识可视化”(Knowledge Visualization),将“知识可视化”定义为:“知识可视化领域研究的利用视觉表征促进知识在群体间的传播和创新的应用。知识可视化是指所有可以用来建构和传递复杂知识的图解手段。”[22]赵国庆(2005)认为,知识可视化的实质是将人们认识知识制品以图解的手段转化为显性的物理知识制品。[23]周宁(2007)认为,知识可视化是以图解手段改善知识传播、创新知识以及解决信息过载。[24]赵慧臣(2010)认为,知识可视化是通过视觉表征的形式、利用图形的手段来表示、构建、传达复杂知识,帮助人们重构、记忆和运用知识,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创新。[25]
通过对不同学者的概念定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其一,知识可视化是利用可视化的手段来丰富知识的表示方式,可视化主要是指所有视觉表征技术,其中图解手段是重要的技术,但并不是唯一的技术;其二,知识可视化的目的是促进知识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传播,实现知识的创新。
(二)知识可视化框架与模型
Burkhard(2005)认为,有效地实现知识的传播与创新,需要从目的、内容、接收者和媒介四个方面建立知识可视化的框架[26],具体解决四个问题,即:为什么要将知识可视化(目的)?什么类型的知识需要可视化(内容)?谁接收知识(接收者)?怎么样对这些知识可视化(媒介)?具体如图3-6所示。
图3-6 知识可视化框架(Burkhard,2005)(www.xing528.com)
显然,Burkhard(2005)的知识可视化框架是从知识传播的角度出发,以信息传播的基本原理为依据而提出的,对知识可视化的作用类型、知识类型、接收者类型及可视化类型做了明确的界定。在可视化的作用类型方面:(1)从社会角度,知识可视化可协调不同的参与者;(2)从认知的角度,知识可视化可吸引并保持学习者的注意力,提高学习者的记忆,帮助学习者或群体阐述知识,促进新见解的产生;(3)从情感的角度,可以激励、刺激学习者。在知识类型方面:(1)Know-what为陈述性知识;(2)Know-how为过程性知识;(3)Know-why为原理性知识;(4)Know-where为方向性知识;(5)Know-who为人际知识。在接收者类型方面,区分接收者类型对正确选择可视化类型非常关键,包括个人、群体、组织及由不同的人组成的社会网络。在可视化类型方面,区分了七种不同技术,分别是草图(Sketches)、图表(Diagrams)、图像(Images)、地图(Maps)、对象(Objects)、交互可视化(Interactive Visualizations)及故事(Story)。
对于如何完成知识可视化的应用,Burkhard(2005)提出知识可视化模型,如图3-7所示,对知识可视化的作用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知识可视化模型由三个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即知识发送者、知识传播媒介及知识接收者,这三部分构成一个互动的回路。[27]
图3-7 知识可视化模型(Burkhard,2005)
该模型对知识可视化的三个步骤进行了描述:(1)以各种可视化表征形式吸引接收者的注意;(2)发送者构建的可视化表征需要对情境(语境)、概述(全局概况)和行为(动作选择)进行描述;(3)发送者构建的可视化表征指向可供选择的细节。以上三个过程贯穿于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对话互动,接收者可以对发送者所传递的知识进行重构。此外,由于双方的认知和假设不同,重构过程中可能产生误解、曲解或其他问题。概括而言,该模型体现了知识传递是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迭代、动态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