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肠杆菌目细菌药敏报告注意事项

肠杆菌目细菌药敏报告注意事项

更新时间:2025-01-18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对肠杆菌目细菌的药敏报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对肠杆菌目细菌的药敏报告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β-内酰胺类 根据受试菌对A组和B组中的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表型,分级报告时需仔细观察和推测受试菌可能存在的某种耐药机制,建议依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类、第二代和第一代头孢菌素以及氨苄西林的次序,观察受试菌的耐药表型,如能对ESBLs和碳青霉烯酶耐药表型进行检测和确认试验,那么此结果则有助于β-内酰胺类的分级报告。

2.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CRE)无论是纸片法还是商品化机器药敏的检出结果是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均应该进行菌种鉴定复核和药敏结果的复核;确认为CRE菌株后,药敏报告应加以注释;并可包括CRE菌株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警示,提请治疗和院感控制部门注意和重视;有条件的实验室应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

3.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药敏结果不一致大多数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在变形杆菌属、摩根摩根菌和普罗威登菌中,有极少部分的菌株可以显现对亚胺培南耐药,而对美罗培南敏感,建议进行菌种鉴定复核和药敏结果的复核后再报告临床。(www.xing528.com)

4.少见的“矛盾”耐药表型 根据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一般地说,下述耐药现象:①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耐药,而第一代头孢菌素(头孢唑林)敏感;②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合剂耐药,而头孢菌素类敏感;③碳青霉烯类耐药,而头孢菌素类敏感;④阿米卡星耐药,而庆大霉素敏感等,均需要进行菌种鉴定复核和药敏结果的复核。

(作者:郭燕 校审:朱德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