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掌握经济进货批量和进货间隔期
工商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各环节经营效益的综合体现。购进一批商品,除了要支付货物进价款项外,还要支付运输和存储等必要的费用。采购时,既要做到货物购进价适宜,又要争取用于运输和存储等方面的总费用最省。在这里重要的一条是掌握经济进货批量。
在进货费、进货量等数量关系中,进货总费用与进货次数成正比;在进货总量一定的情况下,进货次数与进货批量成反比,进货总费用与进货批量亦成反比,存储费用与进货批量则成正比。当进货总费用和存储总费用相等时,两者合起来的总费用最省,两者相等时的进货批量就是经济进货批量。用公式表示为:
【例6-1】某商品在计划期(一年)内需进1200件,每次进货费18元,每件商品年存储费3元,其合理的进货批量是多少?
解:
进货批次=1200/120=10(次);进货总费用=18×10=180(元);存储总费用=3×120/2=180(元);进货间隔期=360/(1200/120)=36(天)。
在商业企业,采购决定了销售。为了保证销售,应按销售的需要确定采购计划。
在经营中,商品销售额、毛利、税率、流通费用、经营利润等指标之间密切相关。一定的毛利范围内,费用增加,利润减少。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测算企业盈亏状况的方法,叫作盈亏平衡点法。
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所得的毛利额与企业同期发生的费用相等时的交叉点就是平衡点,又称分界点或保本点。处于交叉点时的销售额是企业为了补偿营业耗费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销售额,也称保本销售额。要是销售额低于这个平衡点,企业就要亏损。而企业经营的目的是获取一定的利润。企业应该根据其经营的目标利润,运用相关的计算方法,确定其应该完成的目标利润销售额和相应的物资采购量。关于这些,前面讲述确定型决策法时已做过介绍,并提供了公式。下面再提供一个公式:
【例6-2】某企业购进一批商品,计划毛利率为15%,可变费用率为3%,营业税率为5%,不变费用额35000元,若目标利润为28000元,求销售额。
解:
即该企业要销售90万元该商品,才能得到28000元的利润。若该商品90元/件,则应采购10000件。
3.装配生产企业采购计划的确定
装配生产企业采购某一零部件,需要查实相关文件。下面结合例子说明采购计划的制订。
A.产品结构文件,标明每台用量,设为6。
B.生产计划文件,指明某期台数,设为800。
C.零件库存文件,记明库存件数,设为300。
D.在制品文件,记明在制品件数,设为1000。(www.xing528.com)
E.订购余额文件,记明将进件数,设为500。
根据上述文件,企业需要在这一时期下令生产或通知采购该商品的数量关系是:
采购计划量=A×B-C-D-E
按照假设,这一时期的采购量是:
采购计划量=6×800-300-1000-500=3000
实际做计划时,还要考虑到:库存量会不会在计划期前就用完、已订购的数量能否在计划期内到达、现在要不要做下一期生产的采购计划等问题。
4.供货单位的质量控制策略
一个外协外购项目多的企业,其外协外购单位的质量状况往往会参差不齐,应区别对待。
对质量优胜的单位,不应因其他的因素而舍弃。而应通过加强沟通,发展深层关系,使双方的合作持续、质量稳定,并适当地排斥他方介入。
要是某一品种的几个供货单位的质量都一般,那就不妨让其竞争,迟一些再作结论。这时一面要积极帮助这些单位提高质量;一面可通过专业人员的联络、考察和试用,努力寻觅更佳的合作者。
如果某物资的有关供货单位的产品质量都不行,这时就应动员企业上下所有的力量,搜集尽可能多的信息,力争尽快找到质量好的单位。
5.商品经济寿命周期各时期的进货策略
每一种产品,都有一定的经济寿命。产品从试制成功并投入市场销售开始,到被市场淘汰为止,它在市场上延续的全部时间,称为产品寿命周期。商品经济寿命周期就是指这个产品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时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和全部阶段。商品投入市场后一般要经过进入期、成长期、饱和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四个时期。对不同时期的商品应采取不同的进货策略。
在进入期,消费者对商品不熟悉,进货要慎重,一般采用多花色、少批量或为生产企业代销的方法,同时加强宣传,努力打开局面。
在成长期,商品知名度提高,应增大进货量,扩大销售面,用薄利多销手段与对手竞争。
在饱和期,商品已经普及并达到饱和状况,进货时应掌握“火候”,控制进货量,以少进为宜。
在衰退期,商品明显呈滞销趋势,开始走向被淘汰阶段,一般不宜再组织进货。迎合最晚期消费者购买的进货,要以销定进,勤进快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