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家族是德国一个受人尊敬的音乐世家,200年来,先后出现了50多位音乐家,巴赫的姓氏,在当地就是音乐的代名词。十八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这个家族的第五代传人。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年3月31日生于德国爱森纳赫市,这里是宗教改革运动领袖马丁·路德的故乡。生活在这个小镇上的人们非常热爱音乐,据说他们在古代城门上刻写着“音乐常在我们的市镇上回响”一行大字。
巴赫生活在德国政治分裂、经济凋敝、文化衰败时期。他的作品常常表现的是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平民的思想、情感和深重苦难。恩格斯称他为德国黑暗时代的“闪光”,他的音乐不仅给德国带来一线光明,并对海顿、贝多芬直至现代派作曲家的创作产生了直接影响。
巴赫是巴洛克音乐的顶峰人物,世界音乐史将巴赫去世的1750年,定为巴洛克音乐时代结束时间。这既是巧合,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人们尊称巴赫为“十二平均律之父”和“音乐之父”。
巴赫活着的时候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大部分作品不但没有出版,甚至不为人所理解,“伟大的巴赫”当时指的是他的儿子艾曼纽尔·巴赫。当贝多芬第一次读到巴赫作品时,惊呼:“他不是小溪(巴赫的英文名字是小溪的意思),是大海。”1828年门德尔松指挥演出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唤醒了沉寂多年的音响,巴赫在逝世八十年后才开始为人们所认识。
今天,巴赫的音乐仍活跃在现代人的生活中。
电影《吸血鬼的故事》和《幽灵之屋》就是采用巴赫的《d小调托卡塔与赋格》作为配乐的。
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大约作于1717年,由若干种古典舞曲组成,按序分为1至6号,每号均为6曲。今天演奏的是这套组曲中的第1号,据说它在6首组曲中是巴赫本人最喜欢的。
1.前奏曲(www.xing528.com)
2.阿勒曼德舞曲(源于德国,中速、四拍子)
3.库朗舞曲(源于法国,速度较快、三拍子)
4.萨拉班德舞曲(源于波斯,流行于西班牙,后传入法国,慢速、三拍子)
5.小步舞曲(原为法国土风舞,三拍子)
6.吉格舞曲(一种三拍子舞曲,十八世纪初形成法国式和意大利式两种风格。德国组曲常用法国式作为末乐章)
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问世二百年间,一直鲜为人知,甚至被误解为练习曲。西班牙大提琴大师卡萨尔斯(Pablo Casals,1876~1973),苦心钻研十五年后,在1904年举办该曲音乐会,使这部从旧书店里淘来的乐谱,被奉为大提琴家的圣经。
马友友与不同领域的艺术家合作拍摄了组曲电影,尤其是日本歌舞伎巨星坂东玉三郎的跨界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巴赫音乐中传达出来的人性温暖和数学般伟大的秩序美。
晨祷中的巴赫一家(选自十九世纪绘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