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共轭曲面接触线计算

两共轭曲面接触线计算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两共轭曲面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沿一条空间曲线相切,这条曲线称为共轭曲面的接触线,如图4-63中的曲线J。2)两共轭曲面在接触点处必定相切,并在接触点上对两曲面具有公共的法线或切平面。3)为使两共轭曲面连续运动,在接触点处两曲面的相对运动速度必垂直该点处两曲面的公法线。这一概念可以作为确定共轭曲面接触线的依据。3)按上述作图求出O2O2轴线在圆锥面上的投影即得两共轭曲面的接触线。

两共轭曲面接触线计算

1.两共轭曲面的概念

共轭曲面是指有一定运动关系的一对相互接触的曲面,如图4-63所示,一对曲面12各自绕轴线O1O1O2O2连续旋转,并始终保持相互接触,这对曲面就称为共轭曲面。两共轭曲面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沿一条空间曲线相切,这条曲线称为共轭曲面的接触线,如图4-63中的曲线J。接触线具有以下性质:

1)接触线上的点均为两共轭曲面的共有点。

2)两共轭曲面在接触点处必定相切,并在接触点上对两曲面具有公共的法线或切平面。

3)为使两共轭曲面连续运动,在接触点处两曲面的相对运动速度必垂直该点处两曲面的公法线。

由图4-63可知,如果将接触线分别绕各自的轴旋转,即形成原来的两共轭曲面,因此为求出共轭曲面的形状,可先作出其接触线,然后绕给定轴回转形成。根据共轭曲面接触线的概念可知,接触线上各点对两曲面来说具有公共法线。图4-64中曲线J0为两共轭曲面12的接触线,可以证明,当其中一个曲面为回转曲面时(例如2)组成它们接触线的点,其法线必与回转曲面2的轴线O2O2相交。证明略。

这一概念可以作为确定共轭曲面接触线的依据。但是用图解方法确定共轭曲面接触线时,往往不能直接运用这一概念,因为无法确定1上哪些点的法线和所求回转曲面2的轴相交。为此,需要从回转曲面2的轴线O2O2上的各点向曲面1作法线来求得接触线。当两共轭曲面12中有一个是回转曲面时,它们的接触线是回转曲面2的轴线O2O21曲面上的投影。下面讨论当已知表面为某一曲面时,求与之共轭的曲面形状的作图方法及接触线和共轭曲面方程的建立。

2.共轭曲面的作图方法及接触线和共轭曲面方程的建立

在图4-65中,已知表面为圆柱面1,其轴线为O1O1,半径为R,与其共轭的曲面2的轴线为O2O2O2O2X轴的夹角为α,与O1O1轴间的公法线距离为L。根据这些已知条件,两共轭曲面接触线的作法如下:

1)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两轴线O1O1O2O2,为使下面的作图方便将O1O1轴置于铅垂位置,O2O2轴处于正平位置,此时正面投影面反映两轴线的夹角α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0.jpg

图4-63 共轭曲面的接触线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1.jpg

图4-64 接触线的形成

2)在O2O2轴上取一点如图中I0点。

3)连接I0点和O1O1轴线的水平投影得i0o1,该直线与圆柱水平投影相交于ii即为接触点I的水平投影。

4)由于圆柱面上各点法线均与圆柱面轴线相垂直,故法线I0I为水平线,由此可得出I点的正面投影i′。

5)在O2O2轴线上取一系列点,按上述作图可得O2O2轴线在圆柱面上的投影。该投影代表了一条空间曲线,即圆柱面与轴线为O2O2的旋转曲面的接触线。

6)为求出轴线为O2O2的旋转曲面的投影轮廓,变换H面使H1面垂直于O2O2轴,然后将I点绕O2O2转到Ipip1ip′),Ip点即为以O2O2为轴线的旋转曲面投影轮廓线上的点。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2.jpg

图4-65 圆柱面接触线的求作

7)在接触线上取一系列点,按步骤6)中的作图方法可得这些点旋转后的新位置,然后用曲线将它们光滑地相连即得轴线为O2O2的旋转曲面的正面投影轮廓线。

8)在正面投影中,将i′、ip′两点相连得直线iip′,iip′与O2O2′轴线交于i2′,i2′是I点绕O2O2轴旋转到最前位置时的正面投影,由i2′不难求得i2i2即为轴线是O2O2轴的旋转曲面水平投影轮廓线上的点。

9)按步骤8)可求得轴线为O2O2的旋转曲面的水平投影轮廓线。

根据上述作图过程,可建立接触线与共轭曲面的方程。由图4-65知O2O2′方程为

z=(tanαx

I0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3.jpg

I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4.jpg

当考虑式(4-113)中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即可得接触线的方程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5.jpg

式(4-114)即为两共轭曲面的接触线方程。一次投影变换后,i1点在O1x1y1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6.jpg

I1点绕O2O2轴旋转到ip1位置后,其正面投影ip′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7.jpg

iip′与O2O2交点i2′的坐标由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8.jpg

确定得

978-7-111-46865-3-Chapter04-359.jpg

当考虑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可得共轭曲面的正面及水平面投影轮廓线方程分别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0.jpg

在图4-66中,已知表面为锥面1,设其轴线为O2O2,其与X轴的夹角为αO1O1O2O2两轴的公垂线距离为eO1O1上的垂足至锥顶S的距离为h。其共轭曲面接触线与投影轮廓线的作图步骤为:

1)根据已知条件作出两轴线及圆锥面的两面投影。

2)在O2O2轴上任取一点I0,过I0点作圆锥面的法线,此法线在I0点和圆锥面轴线O1O1所构成的平面内,将此平面绕O1O1轴旋转到正平位置,I0点转到IV位置,过iV′作圆锥轮廓投影线sm′的垂线得垂足j′,再由j′求得j。然后将J点绕O1O1轴线反向旋转到圆锥素线SI上得接触点Iii′)。

3)按上述作图求出O2O2轴线在圆锥面上的投影即得两共轭曲面的接触线。

4)一次投影变换,将H面变换为H1面,使H1面垂直于O2O2轴线,然后将I点绕O2O2轴旋转到I1p位置,得I1p点在978-7-111-46865-3-Chapter04-361.jpg投影体系中的投影I1pi1pip′),其中ip′就是曲面2的正面投影轮廓线上的点。

5)求出I点绕O2O2轴旋转到I2位置时的水平投影i2i2就是曲面2水平投影轮廓线上的点。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2.jpg

图4-66 圆锥面接触线的求作

根据上述作图过程,可建立接触线及曲面2的方程。由图4-66可知O2O2′的方程为

z=(tanαx (4-120)

I0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3.jpg

IV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4.jpg

sj′方程为

H-z)tanλ=x (4-123)

iV′、j′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5.jpg

j′点的z坐标由式(4-123)和式(4-124)可得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6.jpg

在图4-66中,sk′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7.jpg

由此可得I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8.jpg

当考虑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即可得接触线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69.jpg

iipO2O2′的交点i2′的x坐标可由O2O2轴线及iip′直线方程确定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0.jpg

一次投影变换后I点的x1y1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1.jpg

式(4-130)中x1y1I点的xy坐标,由式(4-127)确定。

由此可得i′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2.jpg

当考虑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可得曲面2的正面投影轮廓线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3.jpg(www.xing528.com)

曲面2的水平投影轮廓线方程由图4-66可知,应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4.jpg

在图4-67中,已知表面为球面1,设球面球心为O,半径为R,其共轭曲面2的轴线为O2O2,它与X轴的夹角为α,球心OO2O2轴的位置由ae决定。共轭曲面的接触线与曲面2的投影轮廓线的作图步骤如下:

1)根据已知条件作出球心O及轴O2O2的两面投影。

2)在轴线O2O2上任取一点I0,过I0点作球面的法线,该法线即为连线OI0,过OI0作一铅垂面,将此铅垂面绕过球心O的铅垂轴线转至正平面,其上直线OIV即为正平线,oiV′与球面正面投影轮廓线的交点j′为法线OI与球面的交点I绕铅垂轴旋转到正平面上的投影,由j′可求得j。然后将J点反向旋转到I点位置得Iii′),I点即为接触线上的点。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5.jpg

图4-67 圆球面接触线的求作

3)根据上述作图方法,可求出O2O2轴在球面上的投影,即得接触线的投影。

4)一次投影变换,将H面变换成H1面垂直于O2O2轴,然后将I点绕O2O2轴转到I2位置,ip′即为曲面2正面投影轮廓线上的点。

5)将I点绕O2O2轴旋转到I2位置,i2为曲面2的水平投影轮廓线上的点。

根据上述作图过程可建立接触线及曲面2投影轮廓线的方程。由图4-67可知,O2O2的方程为

z=tanαx+a) (4-134)

I0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6.jpg

IV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7.jpg

故有oiV′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8.jpg

而球面正面投影轮廓线方程为

x2+z2=R2 (4-138)

由式(4-137)和式(4-138)可得j′点的x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79.jpg

由此可得I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0.jpg

当考虑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可得接触线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1.jpg

由图4-67可知,在H1面上i1点的x1y1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2.jpg

由此可知I点绕O2O2轴旋转时,其旋转半径实长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3.jpg

将点IO2O2轴旋转到I1位置,则i1′是轴线为O2O2′的旋转曲面正面投影轮廓线上的点,i1′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4.jpg

由图4-67可知,i′、i1′两点连线ii1′与O2O2′的交点为i2′,i2′点是I点绕O2O2轴旋转到I2位置时,I2点的正面投影,其水平投影为i2i2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5.jpg

当考虑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可得曲面2的正面与水平面的投影轮廓线方程分别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6.jpg

在图4-68中,已知表面为圆环面1,设圆环面的轴线为O1O1母线圆半径为r,母线圆圆心轨迹圆半径为R,其共轭曲面2的轴线为O2O2O2O2轴与X轴的夹角为αae两参数确定了O2O2O1O1轴线的相对位置,两共轭曲面的接触线和曲面2的投影轮廓线的作图步骤如下:

1)根据已知条件作出圆环面及O2O2轴线的两面投影。

2)在O2O2上任取一点I0,包含I0O1O1轴的平面与圆环面的交线是一个圆,将此平面旋转到与V投影面平行的位置,连接iVOV与圆环面正面投影轮廓线交于j′,由j′可得j,再将J点绕O1O1轴反转回到I点位置,则I点即为接触线上的点。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7.jpg

图4-68 圆环面接触线的求作

3)按上述作图,求出O2O2轴上各点在圆环面上的投影,再用曲线把它们光滑地相连,即得两共轭曲面的接触线。

4)一次投影变换,将H面变换成H1面,使H1面垂直于O2O2轴,然后将I点绕O2O2轴旋转到Ip位置,则ip′点是曲面2正面投影轮廓线上的点。

5)将I点绕O2O2轴旋转到I2位置,则i2点是曲面2水平投影轮廓线上的点。现根据两共轭曲面接触线及曲面2投影轮廓线的作图过程,来建立接触线与曲面投影轮廓线的方程。

由图4-68可知,O2O2′方程为

z=(tanαx+a (4-147)

I0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8.jpg

iV′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89.jpg

iVj′直线方程设为

z=kx+B (4-150)

式中,kB为待定系数,由x=Rz=0,978-7-111-46865-3-Chapter04-390.jpg978-7-111-46865-3-Chapter04-391.jpg,可得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2.jpg

j′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3.jpg

由式(4-152)解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4.jpg

由此可得I点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5.jpg

当考虑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可得接触线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6.jpg

ii1′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7.jpg

将式(4-156)、式(4-147)联立可求得i2′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8.jpg

由此得i1′点在o1x1y1坐标系中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399.jpg

xiI点的x坐标,见式(4-154)。根据式(4-158)可知I点绕O2O2轴旋转的旋转半径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400.jpg

所以ii′点的坐标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401.jpg

当考虑参数u的变化范围时,可得曲面2的正面投影轮廓线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402.jpg

故曲面2的水平投影轮廓线方程为

978-7-111-46865-3-Chapter04-403.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