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庸解读:曾子传于子思,一脉相承,弘扬仁德

中庸解读:曾子传于子思,一脉相承,弘扬仁德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唐宋以来学界一般的说法,先秦儒学的传承体系是由孔子传于曾子,曾子传于子思,子思传于孟子。即子思是曾子的学生。最早提出子思师从曾子的是韩愈。他在《送王秀才序》一文中说:“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于曾子。”第三点,曾子以传承弘扬孔子“仁”的核心思想为终生的大任。在这段对话中,曾子称子思是直呼其名“伋”,没有如一般人的客气称呼,这说明,曾子以师长的口气曾经教育过子思。

中庸解读:曾子传于子思,一脉相承,弘扬仁德

子思之学,除直接受益祖父孔子外,此后是如何培育、成长的?这在子思生平的研究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其中,有一个史实是不可忽视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去世以后“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弟子及鲁人往从冢而家者,百有余室,因命曰孔里。”这说明,虽然子思年少,父、祖皆殁,但孔子的众多弟子尚在曲阜:少者三年,子贡六年,也有部分弟子一直守冢未曾离去。所以,我们可以说,孔子众多弟子从各自不同的方面,对子思的成长都产生了教育、熏染、培养的作用,是可以想见的。子思对孔子思想的学习、理解、传承,较之他人,有更直接、更优越的成长环境和条件,这是他成长为儒学大师的重要因素之一。

刘向《说苑·建本》中记载子思的话说:“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幽处而深思,不若学之速;吾尝跂而望,不若登高之博见。”同书还记载了子思对子上的一段谈话:“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又何请?”这说明子思从小就养成了好学上进的习惯,对学习的重要性有非常深刻的认识。

而在同书记载中,还有子思对其儿子孔白(字子上)的一段说教:“先人有训焉,学必由圣,所以致其材也;砺必由砥,所以致其刃也。故夫子之教,必始于《诗》《书》而终于《礼》《乐》,杂说不与焉。”这充分说明,子思自幼接受孔子的教育,深谙儒家学习之道,学不旁骛,专注于五经典籍的学习,不仅是个好学者,也是一个善学者。

当然,在继承孔子遗志,培养子思的孔子众多弟子中,应有一位,或受孔子之托,或得众弟子之荐,对子思培养尽力最大,为子思之师者,也是完全可能的。由此产生了子思与曾子的关系。即子思是曾子的学生。这是历来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其一,子思师从曾子。按照唐宋以来学界一般的说法,先秦儒学的传承体系是由孔子传于曾子,曾子传于子思,子思传于孟子。即子思是曾子的学生。

最早提出子思师从曾子的是韩愈。他在《送王秀才序》一文中说:“孟轲师子思,子思之学盖出于曾子。”说子思之学的渊源是从曾子那里来的。宋代程颐程颢则进一步将韩愈之说系统化,提出:“孔子殁,传孔子之道者,曾子而已。曾子传之子思,子思传之孟子,孟子死,不得其传,至孟子而圣人之道益尊。”说孔子去世之后,孔子学说的主要传承人就是曾子,曾子传给了子思,子思传给了孟子。孟子死了以后就不得其传了。所以说到了孟子,以孔孟之道为主体的圣人之道,就更加尊贵,更加受尊崇了。这是宋代二程的解说。

宋代大儒朱熹也曾经说过:曾子“虽是做功夫处比颜子觉粗,然缘他资质刚毅,先自把捉得定,故得卒传夫子之道,后来有子思、孟子,其传亦永远。”朱熹以颜子作比较,肯定曾子是最终得孔子思想思想真传的人,从而肯定了孔子之孙子思是师从曾子的。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历史记载并不多,但是从唐代韩愈到宋代的大儒都是肯定这样一个传承谱系:孔子到曾子,曾子到子思,子思到孟子。

曾子对孔子思想传承的贡献之大,在《论语》中,是有记载的。一是曾子在《论语》中出现达十四处之多,《论语》里面记载曾子的谈话、语录也较其他弟子为多。二是从思想传承看,我们分析,曾子对孔子思想的理解也是最到位,阐扬最深刻的。可以从几点来分析:第一点,曾子很可能是孔子去世之后,编纂《论语》的主持人之一。宋儒对此也有论说,“程子曰:‘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故其书独二子以子称。’”(见《四书集注·论语序说》)证据虽单薄,但也是有道理和可能的。第二点,曾子最理解孔子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例如《论语·里仁》所载:“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可见,曾子对一以贯之的孔子之道的理解是最深刻又是最坚实的。第三点,曾子以传承弘扬孔子“仁”的核心思想为终生的大任。例如《论语·泰伯》就记载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第四点,孔子之道最讲修身,而曾子是最能将夫子之道落实到行动上的得意门生之一。《论语·学而》所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另外,曾子也是传承、实践“孝道”的典范;弘扬孔子“为政以德”、为政以民的典范。我们认为韩愈和宋儒以孔子之道传之曾子的确是有依据的。

如果说子思接受了曾子的师承教育,使他成为孔子之道的正宗传人之一,这就给子思的生平、业绩和历史定位一个更合理的解说。那么,除了宋儒之说,还有没有其他的文献佐证呢?我认为,至少有两条记载还是可以说明问题的。第一条是《礼记·檀弓上》记载,曾子曾经对子思说:“伋,吾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我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礼也,过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跂而及之。故君子执亲之丧也,水浆不入于口者三日,杖而后能起。”(www.xing528.com)

在这段对话中,曾子称子思是直呼其名“伋”,没有如一般人的客气称呼,这说明,曾子以师长的口气曾经教育过子思。曾子对子思说:我父母去世的时候,我是七天水浆不入于口的。子思说:古代先王所制订的这样一些丧礼,我们今天如果能达到,就去铺下身子落实它。如果达不到,就抓紧跟上去落实,所以有良好道德修养的君子之人为父母办丧事,往往三天不吃不喝,然后柱着拐杖才能起来。这里记载的是曾子与子思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例子,各言其事,各言其志。与《论语》中记载的孔子及其弟子的对话相似。

在《孔丛子·居卫》中还有这样的记载:“曾子谓子思曰:‘昔吾从夫子巡游于诸侯,夫子未尝失人臣之礼,而犹圣道不行;今吾观子有傲世主之心,无乃不容乎?’子思曰:‘时移世易,人有宜也……伋于此时不自高,人将下吾;不自贵,人将贱吾。’”这段大意是说:曾子教育子思说:从前我跟从孔老夫子去周游列国,看到他老人家每到一个国家都按臣下之礼拜见国君,即使这样,犹圣道不行。他的学说还不被接受、传播不开;现在我看到你对这些国君是傲慢、不尊重,这样一种态度你能够行得通吗?子思回答说: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做事也应该适应新时代的情况。我在这个时代,如果不把自己看得高,人们就会把我看得更低;如果我不觉得自己尊贵,人们就更觉得我下贱了。

在这番对话中,我们也能看出曾子与子思师生关系的端绪:曾子以孔夫子如何处理君臣关系来教育子思,显示出师长对弟子行为方式的关注、关心和忧虑,而方式又是直接提出批评,也体现出师生关系的亲密。

其二,在历代学者中,也有说曾子与子思不是师生关系,质疑者不乏其人。有几种情况:一是否认传孔子之道者曾子。南宋时期的叶适在《习学记言》卷十三中提出,“以为曾子自传其所得之道则可,以为得孔子之道而传之则不可”,他认为曾子的主体思想跟孔子的主体思想并不相合,曾子是自传其道。真正得孔子真传的不是曾子。认为宋儒这种道统的说法并不正确。二是认为子思师从他人,否定是曾子。康有为在《孟子微·序》中认为:“子游受孔子大同之道,传之子思,而孟子授业于子思之门。”提出子思的老师不是曾子,而是子游。三是既质疑道统说的:孔子传之曾子,又质疑曾子传之子思的道统说。二十世纪以来,特别是清末民初的学者,像章太炎先生、钱基博先生等,也都质疑,曾子为孔子的正宗传人,从而否定曾子是子思的老师。像钱基博在《古籍举要》中认为:“子思称《诗》《书》而道尽性,肇启孟子传道统;曾子善言礼而隆威仪,毗于荀卿,为儒宗。其功夫一虚一实,其文章一华一朴,故不同也。”钱穆先生在《先秦诸子系年》中说:“子思师曾子,其说不见于先秦,则诚可疑也。”这实际提出了一个问题:子思师曾子,文献证据不足。

我们综合上述肯定和否定两方面的情况,怎样来认识这个问题呢?我个人认为有两点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第一,子思的老师很可能不止曾子一个人。如前所述,子思出生在孔子去世之前,而且是十几岁了。而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去世之后都是守孝三年及以上,还有部分弟子,就在孔子的墓旁定居下来。这里提供的一个信息就是:子思的少年时代有可能是和孔子的众多弟子一起度过的。这些弟子们在相处的过程中,把对孔子的深厚情感和对传承孔子学说的希望寄托在孔子的孙子子思身上,因而子思得到了孔子若干弟子的培养和教育,这种可能性是有的。

第二,在所有的文献记载里,还没有记载孔子的其他弟子来教育子思的情况。只有曾子教育子思,甚至直呼其名的记载。因此,虽然孔子的若干弟子都可能对培养子思出过力,但是他的主要老师应该是曾子。在这方面,孟子提供了一个比较可信的记载。《孟子·离娄下》载孟子说:“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师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则皆然。”在这里,孟子肯定曾子、子思二人同道,即是肯定了道统说。其中说到曾子是老师,是父兄,就是说曾子是老师;而子思相较曾子,是臣,微,即低一等的关系,实际就说子思是学生。孟子是子思门人之弟子,《孟子》之记载是距离曾子、子思最近、最直接的文献。他这样说,我觉得这是最权威性认定曾子是子思老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献依据。由此我们可以说,子思师从曾子,是历史上比较可信的一个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