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的《中庸讲疏》,戴颙的《中庸传》,并没有完整的文献传下来。《中庸》的思想在唐代开始受到大家的关注,到了宋代,受关注的面继续扩大。从北宋前期来看,最重要的力量是来自佛教。北宋初年,天台宗僧人智圆给自己起了一个号叫“中庸子”。这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个佛教僧人,以“中庸”为号,可见儒家经典《中庸》对他的影响。这个中庸子写过一篇自传体文章《中庸子传》,他说自己曾“砥砺言行,以庶乎中庸,虑造次颠沛忽忘之,因以中庸自号”[14]。可见,他自号中庸子,是要时时提醒自己,即使在各种颠沛流离之中,行为、言论上都要砥砺自己达到中庸的标准。但是也有人质疑:“中庸之义,其出于儒家者流,子浮图子也,安剽窃而称之耶?”他说,“儒释者,言异而理贯也”,儒家与佛家说的话不一样,道理却是一样的。他还特别讲,“莫不化民,俾迁善远恶也”,都是为了化民成俗,让老百姓迁善改过。那儒释有什么不同呢?“儒者饰身之教,故谓之外典也;释者修心之教,故谓之内典也。”[15]儒是修饰身体行为,佛主要是管我们的心理行为。一个是修饰身体,一个是修炼内心;修身以儒,治心以释。那智圆自号中庸子,他讲的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跟儒家同还是不同呢?他说“释之言中庸者,龙树所谓中道义也”[16],儒家讲的中庸,他也承认,但是他还要加上佛教对中庸的理解,就是龙树菩萨所讲的中道思想,就是不落两边,非有非无,非亡非存。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对中庸的思想非常重视,把中庸作为修身之教;但另一方面,他在中庸的理解方面,用的是佛教的中道思想。
北宋另一位僧人契嵩也非常重视《中庸》,他有《中庸解》一文。他还给仁宗皇帝写信,结合《中庸》来讲道理。他说《中庸》讲“自诚明谓之性”,是讲圣人与其他人其实都是生下来就有诚明之性,但“及其染之,遂成人也,物也,乃与圣人者差异”[17],圣人能够保持,一般人不能保持,会受到俗世的染污,这样就跟圣人拉开距离了。于此可见那一代僧人对《中庸》的重视、熟悉。在《中庸解》里面,契嵩还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就是《中庸》虽然在《礼记》里面,可是《中庸》不是讲礼的。礼是“序等差而纪制度”[18],礼主要是讲等级制度以及这些制度的具体规定。他认为《中庸》是讲“性命之说”。这个提法应该说比中庸子智圆深入了一步。智圆还是把《中庸》作为修身的德行来砥砺自己的,可是到了契嵩,他就认为《中庸》的主要思想是性命之说。而且契嵩在《中庸解》中提到很多思想,其中最后一个结论是他对郑玄注的批评,他认为郑玄注没有把握住《中庸》的大意,“郑氏者,岂能究乎性命之说耶”[19],像郑玄这样的人,只是一个文献学家,怎么能够穷究性命之学呢?所以,契嵩对《中庸》的理解、把握,转到了性命之说,应该说是深入了一步。郑玄之辈对《中庸》的理解很多还是停留在德行论,不涉及性命论、性情论的层面。所以,契嵩的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包含了佛教对儒学文献诠释的一种积极性。传统的经学可能更多地从文献、历史、德行的角度来看,不会从更深的哲学视角来看,而性命论已经是哲学了。佛教哲学比较深刻,它为儒家文献的诠释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中庸》不应该只从制度层面去了解,更应该从性命角度去了解。这个思想就影响了宋代的理学家,打开了他们的思维。宋代理学家应该说就是从性命之学这个角度,“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从天理、天道、天命,从人性去发掘《中庸》的深刻意义。所以,契嵩还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契嵩在《中庸解》中还提到很多很有见解的看法。比如,他提到把《中庸》与当时北宋经学里边特别重视的《尚书·洪范》的皇极思想相比较,认为《中庸》的思想与皇极的思想大同小异。在汉代以后的经学里,多把“皇极”解释为大中,“皇”是大,“极”是中。那皇极之“中”,与中庸的“中”有什么关系呢?大同小异。他说,“皇极,教也;中庸,道也”[20],中庸是一个客观的根本的原理、法则,皇极是政治上教化所用的一个观点。综上可见,从太宗到仁宗的时代,佛教徒、佛教学者对《中庸》思想的重视、阐发,应该说带动并提升了《中庸》的影响。
其次,儒学之《中庸》。
从太宗到仁宗时代,从智圆到契嵩,与这些佛教大德推进《中庸》影响的同时,在政治层面也出现了一股推动的力量。这个政治的力量是多方面的。科举考试最高是赐进士及第,从北宋太宗时候开始,皇帝往往要赐文给进士。如太宗皇帝赐给进士及第的就是《礼记·儒行》篇,认为在个人修身方面《儒行》有很重要的作用。可是到了仁宗皇帝的时候改为赐《中庸》,还要宰相在堂上高声宣读,然后受赐者回去要把它作为座右铭写在墙上。这是有风向性的,皇帝赐《中庸》,当然士子都要学习《中庸》。
在仁宗给进士及第赐《中庸》之前的十几年,北宋真宗时代的省试已经开始用《中庸》命题。比如范仲淹的省试答题就是“自诚明谓之性”,他还专门写过论“率性诚明”的文章。这个风气从真宗到仁宗时已经形成,重视《中庸》,对《中庸》的学习也是大力倡导。北宋道学家张载年轻的时候,很喜欢讨论兵法、研究兵书,关心国家边境的安全。那时候,范仲淹在陕北做官,张载就上书拜见范仲淹,陈述他有关西北用兵的一些主张,结果范仲淹让他回去好好读《中庸》。范仲淹让张载好好读《中庸》,这不是无缘无故的,不应理解为个人的一种偏好,而是说明在这个时代,《中庸》受到大家的普遍重视。当然,这也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就是皇帝亲自来推行。所以到理学家程颐评论以前赐《儒行》,说“《儒行》全无义理”,显然是在为仁宗赐《中庸》叫好,认为《儒行》没什么义理,《中庸》才讲义理。
但是仁宗赐《中庸》出于什么目的?这个恐怕跟张载,包括程颐等理学家讲的有所不同。因为理学家讲《中庸》是从心性修养这方面讲,但是仁宗赐《中庸》是出于政治考虑。宋真宗的崇和殿壁上挂了《礼记图》,就是把《礼记》画成画,附讲解。其中就有《中庸》篇,取了《中庸》的片段“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说治理国家的大法有九项最重要的措施。当时有一位在经学上很有造诣的儒臣叫邢昺。有一次在崇和殿,邢昺与真宗讲话的时候就指着“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因陈其大义,上嘉纳之”[21]。真宗不仅表扬了邢昺,而且接纳了他的看法。所以在北宋,从真宗开始,就已经表现出了对《中庸》的特别重视。仁宗赐《中庸》,当时的关注点应该是治国理政的问题,这与道学家后来重视的心性修养角度是不同的。邢昺是很重要的儒臣,他对《中庸》的关注点与当时君主的关注点应该是接近的,他们更注意阐扬《中庸》治国理政的思想。
再次,道学之《中庸》,就是理学家的《中庸》。
在宋代,《中庸》对儒学家很重要,对道学家更为重要。首先我们看北宋三先生:胡瑗著有《中庸义》;道学的同路人、广义的道学里有重要地位的司马光,也写过《中庸广义》;张载的学生吕大临写过《中庸解》一卷。到了南宋,二程的门人游酢、杨时都写过《中庸解》。游酢写的《中庸解》是五卷,杨时的是一卷。朱熹的朋友石墪(造字:上敦下山)重写过《中庸辑略》,朱熹本身也参与了一些《中庸辑略》的完善工作。除了这些现成的著作,理学家里边,像二程的老师周敦颐,他虽然没有写过《中庸解》,但是《通书》里面贯穿了《中庸》“诚”的思想,所以有人以前也说过,“《通书》者,《中庸》之注脚”[22]。道学之《中庸》,贯穿于宋元明清四代,历代的理学家大多有关于《中庸》的注解。所以一直到清代传下来,大概有几百种《中庸》的注解。如果以晚清作为一个节点,那么最后一种《中庸》注解就是康有为的《中庸解》。宋明时期的理学家和儒学大家,应该说大多有类似于《中庸解》这样的著作,足见《中庸》影响之广之大。
二程的弟子注解《中庸》,其中当然也贯彻了二程对《中庸》的理解。二程的理解,后来被朱熹概括为三句话。第一句话,“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23]。这是讲什么是中,什么是庸。首先从字义上讲,然后从哲学上讲。“不易”就是常。这是二程关于中庸思想的第一句话。第二句话,“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24]。这句话就讲《中庸》在孔门道统里面的地位。首先,它是孔门传授心法,是孔门专门讲治心之法,那就是说,它的重点不是治国理政,而是修心修身,但也不是像佛教所讲的只是修身,它是从心上做起。子思写了这个书,传授给孟子,所以孟子思想里面也有中庸的思想。第三句话,“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25]。朱熹写《中庸章句》,在前面先把二程的话列出来,作为《中庸》总的思想的发明。《中庸》首章“始言一理”,总的讲天道、天命、天理;“中散为万事”,中间讲很多具体的东西;最后合起来,又讲天道、天命。所以“放之则弥六合”,它可以包罗万象,各种各样具体的事情全部讲到了;收起来,它就是一理,就是《中庸》首章所讲的原理。
接下来就是朱熹了,朱熹著有《中庸章句》。先是他的朋友石墪写了《中庸辑略》,朱熹不是很满意,替他也做了一些完善的工作。在此前后,朱熹自己作了《中庸章句》。他早年就开始关心《中庸》,很早就写成了此书。但是《中庸章句》真正拿出来给大家看,公开刊行,那是到他59岁,快60岁的时候。同时拿出来的还有另一本他配合《中庸章句》所写的书,叫《中庸或问》。《中庸章句》是对《中庸》一句一句做注解,《中庸或问》则是对《章句》中为什么这么解释作出理论上的说明。这个说明若都写在注解里边太复杂、太繁琐了,而章句注解本身是要给大家做教材用的,最好简洁明了,所以适宜的办法就是将这些说明放在另一本书中,这就是《中庸或问》。更重要的是,在自己59岁那年,朱熹把《中庸章句》《中庸或问》正式拿出来了。又过了两年,到他61岁,到漳州做知府这一年,他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刊,命名为“四书”。朱熹对四书的注解就叫《四书章句集注》。对《大学》《中庸》的注解分别是《大学章句》《中庸章句》,对《论语》《孟子》的注解则分别是《论语集注》《孟子集注》。合起来称为《四书章句集注》,从此就有了“四书”的概念。
元代以后,科举考试用朱熹对四书的解释出题,用《四书章句集注》作标准的参考书。在儒家的经典学里面,四书就成了一个新的经学体系。它在科举和社会文化,包括在宋元明清儒学发展史上,其地位应该说超过了五经。唐代以前,大家对儒学经典主要关注的是五经。到了宋代,朱熹有一个观点,认为五经好比粗禾,四书好比熟饭,就是谷子带着壳,那是粗的,得把壳去掉,才有精米,再做熟了,才是熟饭。也就是说,在五经的体系里面,有很多粗糙的壳、麸子,这些都不是精华,四书才是精华。他认为四书乃“六经之阶梯”[26],人应该先学四书。从朱熹的比喻可以看出来,学五经要费很大的劲,先把皮去掉,最后才得到一点精华,这太费事了;从四书入手,则省了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可以直接吃熟饭,吸收到精华。所以元代以后,四书的地位就超过了五经,这主要还是受宋明理学的影响。而理学家,他们的思想讨论,他们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围绕四书、四书中的义理、概念、诠释来展开的。所以从南宋以后,其实北宋二程就开始了,儒学的重点就已经转到了四书。然后经过朱子,到元代,到明代,一直到清代,在这样一段长达八百年的历史里,《中庸》真正变成了一部独立的经典,在儒学史、教育史、思想史上发挥重要的作用。今天讲《中庸》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应该说,到了宋代,《中庸》终于达到了它在中国文化里面最高的地位和影响。到了朱子的时候,《中庸》学又开了一个新的方向。前面我们讲,《易》之中道、《书》之执中、孔子论“中”“过犹不及”,包括郑玄的“庸,用也”,都表达了对《中庸》的一些理解、传承。那么朱子,他一生从《中庸》入手,从关于已发、未发、中和的讨论入手,到晚年60岁写定《中庸章句》,他对《中庸》的理解,可以说为《中庸》学开了新的方向。这个新的方向是什么呢?我们从《尚书》《周易》讲起,重视执中的观念,就是“允执厥中”。这个“执中”,代表了早期中国文明,一种发展政治、治国理政的文明。在北宋的时候,真宗、仁宗、邢昺他们对《中庸》重视的焦点,还是在“九经”,在治国理政的这些根本大道理上。但是以朱子为集大成者和代表的道学家们把《中庸》转向心性修养,从李翱开始,已经可以看到向性情说的转变。明清的《中庸》学可以说是宋元的延长,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具体展开。
总结来说,历史上人们对《中庸》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德行论。这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个阶段,为政论。我们今天看《中庸》这部书,它前半部主要讲德行。早期学者关注它的德行论,一直到北宋僧人智圆,当然是有它的道理的。可是从第二十章开始,《中庸》讲了很多为政论,比如梁武帝、宋仁宗、邢昺等,他们都是从这个方面来理解《中庸》。所以,德行论和为政论是早期之人看《中庸》和《中庸》思想的两个重点。
第三个阶段是唐宋以后,注重性情功夫论。就是从李翱开始的,然后到宋代理学,最后到朱熹,开启了认识《中庸》的新路线和新重点,“喜怒哀乐之未发”“戒慎恐惧”“慎独”这些话题变成了中心议题,相关的有“知行论”“诚明论”“学思笃行论”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条新路线也是在回应佛教心性论的发展和挑战中展开的。
第四个阶段,就是道统论。朱熹在《中庸章句序》里面讲,“《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传而作也”[27]。子思为什么作《中庸》?因为他有一种忧患。忧患什么呢?道学要失传了。然后朱熹说,“道统之传有自来矣”,这个道统本来传承有自,传到子思的时候开始面临中断的危险,所以必须要写《中庸》这本书,让道统能够传下去,不要失传。在这里,朱熹提出“道统之传”的概念,就把《中庸》这本书的写作放在了道统传承中予以解释肯定。那么这个道统之传是什么?朱熹说,是尧之“允执厥中”,舜之“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论语·尧曰》《尚书·尧典》里面都讲了这个“允执厥中”,尧传给了舜,舜又传给了禹。所以,照这个讲法,“道统之传”本来是围绕“执中”概念来传。可是,朱熹认为光讲“允执厥中”是不够的,完整的道统之传应该是四句话,“允执厥中”是最后一句,前面还有三句,完整的表述就是《尚书·大禹谟》所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因此,朱熹写《中庸章句序》,大量的篇幅是论述道心和人心之辨。以前讲《中庸》是以“允执厥中”为重点,到了朱熹时则以“道心惟微”为重点。而朱熹所理解的《中庸》之传,是放在整体的道统观念里面来展开的。这个道统的核心,按照他的讲法,最关键的不是“中”,而是“道心惟微”,这就转向了心性哲学、心性修养的路子。这样一个转变,应该说对元明清三代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直到近代西方思想传进来以后,这条路线才有改变,明显的表现就是,晚清最后一位注解《中庸》的大家康有为,他的《中庸解》已经结合新的西方思想加以阐述了。
[1]《孔丛子·居卫第七》,《百子全书》(一),岳麓书社1993年版,第256页。
[2]《孔丛子·公仪第九》,《百子全书》(一),第257页。
[3]欧阳修《问进士策》(三),张春林编《欧阳修全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第232页。
[4]欧阳修《问进士策》(三),张春林编《欧阳修全集》,第232页。
[5]《中庸》:“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隠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www.xing528.com)
[6]《礼记正义》(下),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22页。
[7]《礼记正义》(下),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标点本,第1422页。
[9]道宣《广弘明集》卷三十《统归篇·述三教诗》,《大正藏》第52册,第352页。
[10]何晏集解,皇侃义疏《论语集解义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95册,第394页。
[11]韩愈《省试颜子不贰过论》,《韩愈全集校注》第3册,四川大学出版社,第1161页。
[12]柳宗元著,曹明纲标点《柳宗元全集》卷二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176页。
[13]《刘禹锡集》卷二十九《赠别君素上人》引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68页。
[14]释智圆《中庸子传》(上),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8册,巴蜀书社1990年版,第289页。
[15]《中庸子传》,第289页。
[16]《中庸子传》,第290页。
[17]《万言书上仁宗皇帝》,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36册,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15页。
[18]《中庸解第一》,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第18册,巴蜀书社1991年版,第623页。
[19]《中庸解第三》,第626页。
[20]《中庸解第三》,第625页。
[21]脱脱等《宋史》,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12799页。
[22]熊道琛《钟祥县志》卷二十一,1937年,第8页。
[23]朱熹《大学中庸章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2页。此句为朱子引程子原话。
[24]《大学中庸章句》,第22页。此句为朱子语。
[25]《大学中庸章句》,第22页。“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於密”为程子语。
[26]黎靖德编,王星贤校点《朱子语类》卷一百五,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629页。
[27]朱熹《大学中庸章句》,第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