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民族,每个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它的价值观念及其借以表现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价值观念及其表现形式在经历了传递、嬗变和更新的同时,构成了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传统。也就是说,文化传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它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相似或历史延续性质。一般说来,“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传统’和‘民族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等概念。因为文化具有民族性,所以,说‘民族传统’,就是指该民族的文化传统;说‘文化传统’,也往往是就一个具体的民族而言。”要弄清什么是课程价值取向就离不开对价值与课程价值的探讨。马克思主义认为,价值属于关系范畴,它是以人为主体用以表示事物具有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作用和意义的概念,并具体指出说:“‘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它“是人们所利用的并表现了对人的需要的关系的属性”,“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由此看来,从始源意义上说,价值按其本性,它表示的就是物对人的作用价值,即物在满足人的需要中的有用性。以此作推导,课程价值就是指课程满足主体一定需要的属性,即是说课程的存在、作用及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适合。这样一来,课程价值取向就是指课程为满足主体一定需要而以相应方式表现出来的某种属性、作用和意义,换句话说,它是指在某种价值观的支配下,人们对课程的有意识的选择与取舍。文化要成为“传统”而被保存下来,它就离不开一定的传媒与载体。在学校教育产生以前,文化主要依靠先民的世代口授相传而得以保存和延续,而在学校教育产生以后,课程便成了传递文化并使之形成传统的主要媒介。从表面上看,在一定价值取向的支配下,课程对文化传统起着选择与创新的功能,似乎一定时期某种文化的存在和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先前课程和现实课程的设置。但是,从更深层次上看,我们就不难发现,具有某种价值取向的课程之所以能够存在,正是千百年来各种文化传统积淀的结果。一个社会的文化由哪些部分构成,其性质如何,决定着教师向学生传授的是哪些文化,是什么性质的文化,即是说,在具体的教育内容的取舍以及它在整个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上,文化传统起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它往往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离开了文化传统,教育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课程也就无所谓其价值取向了。归结起来看,文化传统与课程价值取向这二者既相互斗争又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一方面,课程是一定文化传统的反映,文化传统决定着课程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一定价值取向制约下的课程又对先前的文化传统起着选择、传递、创新的功能,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规范着其后文化传统的大致走向。(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