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版社纸张采购招标走上正轨后,经过四五年的实践,我又在纸张供需关系的变革上做了一些思考和尝试,力争改变出版社几十年不变的采购纸张的传统做法,改由印厂采购纸张。这个想法基于三点:
其一,借鉴国外的经验。记得1992年我随教育部组织的世界银行贷款项目考察团访问德国一家出版社时,提出参观对方的纸张仓库,对方愕然,因为他们不负责采购纸张,是直接由印厂提供纸张的。这引发了我的思考:在计划经济年代,由于纸张供应紧张,政府部门只能将纸张优先配置到出版社,以保证图书的正常出版,出版社也因此成为纸张采购单位。但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出版社采购纸张意味着需要占用大量的资金成本,还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这不符合市场运作规律。
其二,出版社、印厂、纸厂三方在市场经济中要转变观念,精准找到自己的服务客户。出版社的客户是读者和作者,而不是纸厂和印厂;纸厂服务的客户是印厂,而不是出版社;印厂服务的客户是出版社。
其三,我曾在2003年9月的北戴河印制工作座谈会和2003年12月18日的纸张招标会上分别征求过印厂和纸厂的意见,大家出于对高教社的信任,都很支持我的这一想法,印厂仿佛找到了“上帝”的感觉,纸厂积极配合,努力适应,出版社、印厂和纸厂三方初步形成共识,纸张供需链变革具备了一定的基础。(www.xing528.com)
根据上面的想法,经多次讨论,终于在2004年春节后(记得是正月初七)形成拟从3月1日起,在有条件的四个印厂和规模较大的纸厂中试行。具体方案是:高教社将部分纸张采购权交给印量较大的四家印刷厂(高等教育出版社印刷厂、化工出版社印刷厂、中国科学院印刷厂、北京印刷二厂),这四家印刷厂与高教社纸张招标中的中标纸厂签订购纸协议,纸价执行中标价。高教社在规定时间内向印厂结清包括印刷费和纸款两部分款项,印厂则在规定时间内向纸厂支付纸款,纸张采购、图书印装全部交由印厂完成。
这种改革,促使出版社、印厂、纸厂从战略合作的角度紧抓各自的核心业务,精准找到自己的服务对象,形成纸厂→印厂→出版社的直链模式,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市场化运作程度。这种改革,自然引起业内出版社、纸厂、印厂的巨大震动。媒体也很重视,原新闻出版报记者范占英闻讯主动参加座谈会,亲耳聆听三方意见,做了跟踪采访,并拟稿《打破50年沉睡的计划经济模式——关于出版业供需改革的调查》。但由于种种现实原因,例如,纸厂担心货款不能及时回收,印厂担心纸厂不能及时供货,出版社担心出版物用纸质量等,对纸张采购方式再变革的尝试,其后并没有全面推开。
纸张供需链变革这件事留给我们很多思考。随着出版行业深层次的不断改革和专业化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共享”模式零配送不断完善发展,出版社自行采购纸张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非常高兴的是,随着国家倡导环境保护,实现绿色印刷的整顿力度不断加强,各印厂正在重新洗牌,大幅度整合,增强服务意识,向着采购供应、仓储物流等集团化、规模化、多样化方向发展。这样,未来纸张供需关系也会逐步发生变化。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