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是组织国内最好的一批专家、学者花费了很大精力编写而成的,是汇集了众多参编者也包括高教社的编辑、设计、印制人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这样一批教材能否很好地推广使用,事关能否实现大范围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这么大的工程,仅靠高教社编辑自己宣传推广是不行的。时任总编辑助理的杨祥向于国华社长提议,理工科“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要在全国召开推介会。这个意见很好,后扩大到各学科。经过与高教司沟通协调,高教司2000年3月下发了教高司函〔2000〕37号《关于举办“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研讨会的通知》,明确提出由高等教育司、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主办15个研讨会。内容为:全面介绍“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果及出版的教材;展示已出版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国家重点教材及其他优秀教材、电子出版物;分学科或专业研讨制定“十五”高等学校教材建设规划的有关问题。通知要求研讨会所在省市的高等学校都要派出代表积极参加会议。单个研讨会规模控制在300人以内,每次会议经费3万元,全部由高教社负责提供。
系列研讨会的第一次会议于2000年4月22日在南京大学举行。时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长、高教社顾问曲钦岳院士,省各高校教务处负责同志,各高校主要学科和专业负责教学的院、系教研室负责人及骨干教师近500人(因为首次,突破原定规模)参加了会议。高教社社长于国华,副社长杨松涛,社长助理苏雨恒、林梅,总编辑助理杨祥、王宏凯以及有关学科、专业编辑室主任、编辑、营销部门人员近40人参加了这次会议。全国高等学校教研中心教材研究室也有3位同志参加了会议。
上午召开大会,时任南京大学副校长徐世良、省教委副主任刘迪吉、教研中心常务副主任陈祖福、高教司副处长董锦岐和我分别发表讲话。杨祥介绍和汇报“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成果及已出版的教材。
下午,按学科和专业安排了10多个专门会议,结合制定“十五”高等学校教材建设规划,与会人员做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讨。
会议在江苏高校广大师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教材展示现场,许多教材被与会者伏案抄录的感人场面令人难忘。(www.xing528.com)
在总结首次会议情况的基础上,5月20日,在华中理工大学召开了系列研讨会的第二次会议,湖北省教育厅领导、各有关高校的教务处负责人、各校有关学科与专业的骨干教师400多人参加了会议。
从第三次到第十四次研讨会,分别于6月3日在西安交通大学、6月17日在上海交通大学、6月18日在浙江大学、7月14日在四川大学、9月16日在山东大学、9月23日在吉林大学、9月24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10月21日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月28日在中山大学、11月4日在中南工业大学、11月11日在郑州大学、11月18日在南昌大学举行。
这样,很短时间内在全国高校就形成大规模的宣传声势,把使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火”给燃起来了。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巡展现场
与系列研讨会紧密配合,高教社提出了“千校万人”的宣传推广方案。全社编辑、营销等有关部门组织了精干的队伍,携带全部样书和宣传资料,分赴全国各地高校,现场展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并由作者、编辑和使用者代表分别介绍教材编写、出版和使用情况。与此同时,还利用报纸、杂志等媒体和各种会议宣传、介绍“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些营销方式,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推广效果,因而全国大批高校相继选用了“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