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同志回社,情系教育出版,服务工作全力以赴

老同志回社,情系教育出版,服务工作全力以赴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一大批下放到“五七”干校的老同志陆续返回北京,回到出版社。做好这批老同志回社的服务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所以我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热情接待。只要有老同志来了,一个电话过来,无论昼夜,我随叫随到。随着老同志们的陆续回社,教材出版工作逐步展开,我很想回到编辑岗位上。

老同志回社,情系教育出版,服务工作全力以赴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随着教育界的拨乱反正,新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出版工作也在整顿恢复之中。1977年8月,当时主管科教工作的中央副主席邓小平同志做出指示,要重视教育,“关键是教材”,要求首先集中力量编印教材。新教材既要反映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又要符合精简的原则;既要吸收外国教材中有益的东西,又要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为了加强教材建设,解决学校面临的“教材荒”问题,小平同志特批了两百多个进京指标,让教育部调回原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原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编辑骨干,并从全国各地借调人员充实编辑队伍。于是,一大批下放到“五七”干校的老同志陆续返回北京,回到出版社。因为我是当时社里最年轻的成员,接待、安置他们的任务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了我的肩上。做好这批老同志回社的服务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所以我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热情接待。只要有老同志来了,一个电话过来,无论昼夜,我随叫随到。在北京火车站举着牌子接到人后,我一般是把他们送上103路无轨电车,告诉他们在沙滩站下车,沙滩站那边还有人负责接应。前后大概有半个月的时间,我几乎每天都去北京火车站。有时在白天,有时在深夜,作息非常不规律。但我没有怨言,尽量克服困难,高质量地完成了任务。这半个月来接待的主要是编辑人员,有蒋栋成、殷继祖、冯克正、邓应生、吕耀华、于琛等,还有一些行政、后勤的干部,也陆续从干校回到北京。

人回来了,得有地方办公、休息。人教社的平房在1976年受唐山地震影响倒了一些,现在又来了200多人,办公与生活用房都特别紧张,无法满足基本的需要。为解燃眉之急,教育部和北京市建委、计委特批人教社修建一栋5000平方米的办公楼和两栋宿舍楼。社里又派我参加基建工作,我二话没说,服从组织安排,停止编辑业务,暂时离开编辑室,去基建处上班。我奔波于建委、计委、教育部,走基建审批程序,前后大概有半年多的时间。我主要参与了办公楼的规划设计、现场管理和设备采购等具体工作。当初做规划时,景山地区对楼层高度有限制,最高只允许盖三层。但是要建楼,就得拆掉很多平房,又增加了那么多人,三层楼还是不够用。好在中央比较重视,有关部门表示支持,也就“特事特办”。经过多方面的努力,最后决定盖五层。

办公楼设计了地下人防工事,里面要装配发电机组,而且建楼前必须先在地下安装好。这就要求发电机组必须按时到货,否则肯定影响建设进度。那时,国家实行物资统分政策,但也需要派人去设备生产厂催货、提货。基建处处长宋骏同志考虑到我是河南人,在洛阳有些老乡关系,叫我去洛阳发电设备厂办理此事。我愉快地接受了任务,心里也比较有数。因为上大学之前在家乡当拖拉机手和大队会计的时候,曾经去洛阳购买过拖拉机零件;大学期间曾在洛阳拖拉机厂和洛阳轴承厂实习,也认识一些人。我到洛阳后经过努力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催促工厂将指标内的发动机组按时发货,确保了办公楼配套设施如期施工。(www.xing528.com)

1977年10月,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关于1977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恢复了高考制度。紧接着,11月3日,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1977年招收研究生的通知》,研究生的招收培养工作也开始恢复。和我同年进入出版社工作的其他同志报考了研究生。那时我刚结婚,还没有小孩,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去学校深造,以便适应教材编辑工作的需要,于是去找社领导张玺恩申请考研。张玺恩个子非常高,大家都昵称他为“大老张”。他对我们年轻人也非常关心,过年过节都邀请我们到他家里做客。老张给我做思想工作:“现在社里调来这么多同志,没有地方办公,也没地方住,咱们急需房子,工作需要你留下来搞基建。你做这些后勤服务工作,也是为教材出版事业做贡献嘛。你还年轻,以后有的是机会,不用着急……”领导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自己应该服从安排,顾全大局,就暂时放弃了考研的机会。尽管直到退休,我还戴着“工农兵学员”的“帽子”,今日想来我也无怨无悔。这是历史,谁也改变不了,毕竟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轨迹。

随着老同志们的陆续回社,教材出版工作逐步展开,我很想回到编辑岗位上。大老张告诉我:“你什么时候能离开基建,取决于陈毓汉和黄永存两位老同志什么时候能回到北京。”于是我天天盼着他们的到来。这两位老同志以前都是搞后勤的。1979年上半年,他们终于回来了,我也返回大学教材研究室归队做编辑工作了。到了9月份,办公大楼和图书馆竣工,彻底解决了人教社办公场所紧张的难题。位于沙滩后街55号的这座办公楼(后来改为华育宾馆),至今仍在使用中。那两栋宿舍楼,排序是3号、4号楼,高教社和人教社各分管一栋,现在仍在发挥它们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