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公民主体性:自觉与行动

公民主体性:自觉与行动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75]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媒介化社会的传播内容,减少对媒介的盲目依赖,就要求受众在日常的媒介接触中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这种习惯也是受众自身的主体性要求与自觉。媒介素养是媒介批评主体进行媒介批评时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媒介批评是媒介素养行为能力的具体表现。人的发展是一个依赖性逐渐减弱、主体性日渐增强的辩证运动过程。

公民主体性:自觉与行动

斯坦利·J.巴伦认为:“无论媒介信息来源有多么可信,对待媒介信息都应持批评态度。”[75]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媒介化社会的传播内容,减少对媒介的盲目依赖,就要求受众在日常的媒介接触中养成一种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这种习惯也是受众自身的主体性要求与自觉。

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由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开拓者尼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是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严格推断、清晰敏捷的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非感性和传闻来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是受众自我媒介素养教育的组成部分。

媒介素养教育的形态日益多样化,批判性思维训练是受众自我媒介素养教育的关键。首先在动机上是一种主观愿望,表现为主动、积极、努力地学习媒介运作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其次是了解自我媒介素养教育的多样化形式,以媒介为本源、以理论为向导、以老师为榜样、以他人为镜鉴,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采取交谈、提问、争鸣、思辨、批判等形式来提升媒介素养的内涵;第三是灵活自如学习传媒理论知识,亲身参与大众传媒的实践活动,比如直接加盟传媒参与具体的运作,利用业余时间到传媒实习,也可以利用电子传播设备的便宜和方便,自己组建团队,创作、编排、拍摄和剪辑DV影像等,进行实际体验和领悟;第四是充分发挥个性化的特点,因地制宜设计和规划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和步骤,在这样一个“人人皆有麦克风”的时代里,各种主页、博客、微博、微信、短视频等UGC平台,既为受众自我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技术、阅读、识图、影像等认知的渠道,也为受众亲身体验和参与制作媒介产品提供了有效的实践途径。

媒介素养是媒介批评主体进行媒介批评时应具备的综合能力,媒介批评是媒介素养行为能力的具体表现。人的发展是一个依赖性逐渐减弱、主体性日渐增强的辩证运动过程。在数字化时代来临之际,尼葛洛庞帝曾先知先觉地预言了“沙皇退位,个人抬头”[76]的局面。所谓的“沙皇退位”即指“作者特权”的瓦解,“个人抬头”是指“读者主权”和“观众主体性地位”的提升。受众主权的复苏,更加强调批判型受众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批判型受众的培育,在不同国家的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具体路径。我国处在一个传媒结构多层化、传媒形态多样化、传播地域交叉化、传媒融合多元化的媒介化转型时期,培养批判型受众首要任务是培育受众科学运用媒介批评理论知识对媒体内容进行批判性读解的能力。道格拉斯·凯尔纳认为:“批判性的媒体解读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对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77]受众充分运用这种资源,理性客观地辨别媒介真实与社会真实,积极促进媒介维护信息的透明与公正。概言之,受众批判能力就是要学会正确选择、欣赏、分析、评价媒介产品,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以便促进媒介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78]然后建构出一种和批判与自省为一体的认知体系,通过学习客观质疑、提倡多元思维、加强认知能力、介入媒介生活、遵循自媒体传播活动的自觉等途径,培养日常认知的批判意识,既可以甄别国内外传媒信息的真假良莠,识别一些外国传媒对我国“负面”信息的扩大化甚至对国家形象的“妖魔化”,以及在新时代多媒体融合互联互通的场域中,识破各类高级黑低级红与算法推荐、过滤气泡、信息茧房和后真相等背后的陷阱,自觉抵制泛娱乐和低俗化的危害,提升免疫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传媒文化的健康建设

【注释】

[1]“破窗理论”为19世纪法国经济学家巴斯夏在《看得见的与看不见的》一文中提出,本文取威尔逊和凯琳的解释:环境的暗示性和诱导性影响。http://www.utai.com/book/qy0ovkdgp82v.html。

[2]本节部分内容参见拙文:《新时代传媒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责任与使命》,《教育传媒研究》2018年第3期。

[3]陈力丹:《习近平的宣传观和新闻观》,http://xwxy.jnu.edu.cn/html/xsjz/2017/0418/943.html。

[4]周建青:《传媒“乱象”与“把关”》,《现代传播》2010年第10期。

[5]人民网评:《自媒体平台,如何让监管部门“少上门”?》,http://www.ordos.gov.cn/xxgk/information/ordos_xxw51/msg10213257167.html。

[6]刘晓来:《标题党等传媒乱象与我们的责任》,http://www.cucn.edu.cn/jkyxx/2134.html。

[7]杨涵:《从供给侧改革视角浅析我国媒介的创新发展》,《新闻研究导刊》2014年第4期。

[8]本部分内容及观点参见拙文:《从平台经场域到生命体:媒体融合的实践范式与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13期全文转载)。

[9]向安玲、沈阳、罗茜:《媒体两微一端融合策略研究——基于国内110家主流媒体的调查分析》,《现代传播》2016年第4期。

[10]杜一娜:《媒体供给侧改革如何找准“症结”》,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321/c40606-29159109.html。

[11]新华网评:《“五个事关”彰显新闻舆论工作的时代价值》,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16-03/01/c_1118192595.htm。

[12]雷跃捷:《媒介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3~19页。

[13]付文波:《论媒介批评的标准》,《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

[14]陈龙:《论我国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的本土建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期。

[15]陈龙:《论我国媒介批评理论体系的本土建构》,《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5月第3期。

[16]王志娟:《论我国媒介批评的起源、现状及走向(上)》,《新闻知识》2010年第6期。

[17]胡正强:《论中国现代媒介批评的文体形态及其表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18]张会军:《通过立法对电影中的暴力镜头进行严格限制》,《新周刊》2011年3月15日版,第20页。

[19]潘祥辉:《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35页。

[20]《新华网——传媒在线·法规查询》,http://www.xinhuanet.com/newmedia/fgcx.htm。

[21]叶奕:《当今传媒低俗化的深层原因及其治理》,《云梦学刊》2009年第2期。

[22][美]克里奇:《电子媒体的法律与管制》,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年版。

[23]中国广播电视年鉴编辑部:《世界各地广播电视反低俗化法规资料选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24]杨国辉:《全球主要国家网络监管举措“大追踪”》,《中国信息安全》2010年第2期。

[25]《世界各国依法监管互联网》,http://news.sohu.com/s2010/jianguanhulianwang/。

[26]杨明方:《“网络文明工程”正式启动:十五家优秀文化网站发出文明建网上网倡议》,《人民日报》2000年12月8日第5版(教育·科技·文化版)。

[27]徐馨:《广电系统将净化荧屏视频 娱乐节目要有度有节 选秀节目数量将受到限制》,《人民日报》2007年1月12日第11版(文化新闻版)。

[28]叶奕:《大众传媒低俗化监管规制构建的新思路》,《求索》2010年第8期。

[29]叶奕:《大众传媒低俗化监管规制构建的新思路》,《求索》2010年第8期。

[30]陈文明:《浅析校园网络安全》,《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7年第13期。

[31]彭昱忠、元昌安、王艳、覃晓:《基于内容理解的不良信息过滤技术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09年第2期。

[32]张磊:《屏蔽网络不良信息 过滤软件瑕不掩瑜》,《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6月19日。

[33]程元圆:《从非政府组织的“草根性”看国际环境法的发展》,《知识经济》2011年第4期。

[34]贾栋:《非政府组织登记管理政策浅析》,《消费导刊》2009年第10期。

[35]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2期。

[36]刘义浙:《试析我国行业协会职能定位及管理体制的完善》,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1003/01/397118.shtml。

[37]《“弘扬职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维护队伍形象”自律公约》,《人民日报》2003年11月6日。(www.xing528.com)

[38]陈华:《走向文化自觉——中国网络媒体行业自律机制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245~270页。

[39]李建新:《以强化“专业”训练的手段寻找新闻教育的出路》,选自张国良主编:《新媒体与社会变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6页。

[40]本小节部分内容将参见拙文:《论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第2期。

[41]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42]毕玉:《境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探究》,《新闻界》2008年第1期。

[43]宋小卫:《西方学者论媒介素养教育》,《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4期。

[44]姚进凤:《英国媒介素养教育对我国青少年教育的启示》,《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21期。

[45]Len Masterman Foreword:Media Education Revolution,in.Andrew Hart(ed.),leaching the Media: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Publishers,l998,Ⅷ.

[46][日]桥元良明:《情报行动与社会心理》,北树出版社1999年版,第112页。

[47]段京肃:《媒介与终生学习》,《媒介方法》2007年第1期。

[48]李月莲:《传媒教育:为新世纪培训知识工作者》,《传媒透视》2005年第7期。

[49]John Pungente:Canada’s Key Concepts of Media Literay。http://www.Media lit focus teaarticles,html.

[50]张宏树:《媒介素养:大众传播理论新方向》,《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2期。

[51]谢曼妮:《参与式文化背景下的新媒介素养研究》(D),广西大学2011-06-29。

[52]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与方法》,《现代传播》1997年第1期。

[53]张开:《媒介素养教育在信息时代》,《现代传播》2003年第1期。

[54]张冠文、于健:《浅谈媒介素养教育》,《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第13期。

[55]张志安、沈国麟:《媒介素养:一个亟待重视的全民教育课题》,《新闻记者》2004年第5期。

[56]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7页。

[57]钟丹:《媒介素养与媒介批评》,《传媒观察》2009年第12期。

[58]臧海群,《传播学教育新方向:从媒介研究到媒介素养》,《现代传播》2003年第6期。

[59]冯文全、刘晓英:《未成年人教育的当务之急:传媒素养教育》,《教育信息化》2005年第10期。

[60]彭震霞:《信息社会背景下的媒介素养分析》,http://www.doc88.com/p-4915167401658.html。

[61]陆晔:《媒介素养的全球视野与中国语境》,选自陆晔主编的《中国传播学评论第三辑:媒介素养专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9页。

[62]李欣人、叶玲珍:《媒介素养的人学解读》,《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63]谢静:《媒介受众的批判意识建构——以大学生对于客观性原则的反思性征用为例》,《新闻大学》2007年第3期。

[64]韩恩花、周子渊:《新媒介语境下受众的新特性》,《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4期。

[65][英]丹尼斯·麦奎尔:《受众分析》,刘燕南、李颖、杨振荣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3~30页。

[66]鲍海波:《媒介文化的阐释与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60页。

[67]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上、下)——国外媒介素养教育概述》,《当代传播》2000年第2、第3期。

[68]Kübler,H.D.(2006).Zurück zum kritischen Rezipienten Aufgaben und Grenzen pdagogischer Medienkritik.In:H.Niesyto/M.Rath/H.Sowa(Eds.),Medienkritik heute.Grundlagen,Beispiele und Praxisfelder(P.17).Munich 2006:KopaedVerlag.

[69]秦晖:《求索于“主义”与“问题”间》,选自《秦晖文选:问题与主义》,长春出版社1999年版,第438~468页。

[70]《2001年〈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正式发布》,https://www.sohu.com/a/119620438_50 7408。

[71]曾来海:《报纸参与教育(NIE)工程的起源及其在媒介素养教育中的作用》,《新闻界》2007年第3期。

[72]张开:《媒介素养概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9~210页。

[73]魏丹丹、胡小强、江婕:《高校媒介素养教育实施情况及策略研究》,《科技广场》2010年第2期。

[74]《〈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出版发行》,《人民日报》2019年3月2日。

[75][美]斯坦利·J.巴伦:《大众传播概论——媒介认知与文化》,刘鸿英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8页。

[76][美]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

[77][美]道格拉斯·凯尔纳:《传媒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和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页。

[78]曹进:《网络时代批判的受众与受众的批判》,《现代传播》2008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