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研究:探索建构传媒文本消费的方法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研究:探索建构传媒文本消费的方法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媒泛娱乐化建构受众对传媒文本的消费,主要表现为对新闻泛娱乐化文本和舆论监督泛娱乐化文本的消费。有关某体育明星的“脏裤子”、杨丽娟追星、马加爵杀人、皇马中国行、华南虎照片事件、重庆打黑除恶等典型的泛娱乐化报道,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文本阅读的消费化取向依然值得进行深刻反思。私人议题舆论监督泛娱乐化抬头,都是为了建构对舆论监督泛娱乐化文本的消费,市场观念的本质诉求依然是核心的动力。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研究:探索建构传媒文本消费的方法

传媒泛娱乐化建构受众对传媒文本的消费,主要表现为对新闻泛娱乐化文本和舆论监督泛娱乐化文本的消费。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的活动,事实是“新闻”的本源,但需要借助于人的主观活动并在主观意识的作用下公开传递,才能成为新闻;新闻是一种对社会事实的“反映”,是传播者和新闻制作活动对“事实”的选取、写作(制作)和利用有效途径进行传递的成果,并不是“纯客观”的呈现,只有当它为人们所感觉、报道或相互传播时,才是新闻;新闻传播涉及大众传播技术工具的本质,也与传播者的“意图”密切关联,是传播者表达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评价,从而影响社会舆论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霍尔把客观事实成为新闻的过程看成传播者依据事实、通过“过滤”“把关”和“建构”的一种意识形态化的行为,是一种政治实践。他视传媒文本为现实的“建构”而非实现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建构”。因此,诉诸事实性的新闻真实性问题是一个伪问题,新闻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新闻分为硬新闻和软新闻。硬新闻是指影响大众生活得失、事业成败、生存安危的新闻,如政权更替、国家与地区战争和社会灾难等;软新闻是指街谈巷议的奇闻轶事,如体育新闻、娱乐新闻、民生新闻等。软新闻是一种“接触性信息”,对大众的日常生活没有决定性的影响,只是提供一种消遣。传媒文本中大量的“娱乐节目”“娱乐新闻”“明星绯闻”以及“硬新闻的软处理”,与百姓的实际生活并不密切关联,是一种“接触性信息”,却占据着重要版面和众多时段,成为新闻的主导性内容。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演变成了“新闻是一种娱乐消遣”的情绪宣泄,新闻便娱乐化了。

新闻娱乐化文本除去有偿新闻文本和虚假新闻文本之外,一般都有一定的新闻由头和客观事实依据,由于采用娱乐化的建构方式,诉诸大众消费的目的十分明显,客观事实有意无意中被建构为一场仪式化狂欢的“媒介事件”。人们长期沉浸其中,甘心被娱乐,甘心被娱乐掏空,获得一种被操纵的快乐,带来的不仅是个体思考能力的迟钝,可能还是社会智力水平的集体下降。

有关某体育明星的“脏裤子”、杨丽娟追星、马加爵杀人、皇马中国行华南虎照片事件、重庆打黑除恶等典型的泛娱乐化报道,虽然已成为历史,但文本阅读的消费化取向依然值得进行深刻反思。

2004年3月份的“马加爵”杀人案在媒体报道中成为“好看的故事”:截止到3月26日晚,人民网的马加爵专栏中有67篇报道,在介绍马加爵本人时,不少报道的大字标题对其冠以“校园杀手”“云大屠夫”“混世魔王”等名,一些媒体的版面和网页还出现这样的描述:“马加爵是一个具有同性恋倾向的人,与某大学艺术系男生存在同性恋行为”;“星象学家认为,马加爵生于5月4日,他的星象预示他有强烈的暴力倾向”;一家电视媒体更在《新闻故事会》中宣称,将根据公安部发布的权威信息,对马加爵一案进行全程模拟拍摄,扮演者是与马加爵有几分神似的一位南方大学生。至于马加爵的作案和逃跑过程、警方的追捕行动、举报人以及社会的反映,媒体无不对其进行了最为即兴的戏剧化的渲染,如马加爵如何被发现,举报人与他的25万元奖金;错过奖金的各色人等(保安、白领、乞丐、清洁工)的表现。媒体泛娱乐化报道,使马加爵落网后,社会上衍生出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事:先有某街头张贴的一个酒吧的招聘启事,内容却酷似马加爵的通缉令;后有网站上唱起了声情并茂的“马加爵之歌”,在短短几天内就如同水银泻地般广为传唱:“想用一把刀把自己灭掉/好让你们停止疯狂行为/到处贴我照片/我经过的地方/都会被狂热警民所包围/一时冲动杀了几个哥们儿/二十万通缉我真是狼狈/……”随之而来的“马加爵之诗”,更是将人民纪念周总理的严肃诗篇涂上嬉皮笑脸的外衣:“我们的20万/你在哪里呵/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祖国的人民想念你……”[26](www.xing528.com)

上述泛娱乐化报道将严肃的社会事件当作“逗乐”的内容,通过暴力细节的渲染、图像、图片的选择以及恶意搞笑元素的加入,将真实的新闻事件“制造”成为仪式化狂欢的“接触性事件”,在媒体的媚俗起哄之中,在一阵娱乐而混乱的搞笑之后,新闻事件的历史语境、新闻主体的变态心理以及值得深刻反思的内涵全部解构成支离破碎的可消费的游戏片段,真实的事件成为一幕出场的“戏剧”,化成了短暂“快感”的获取。受众不再对历史、深刻、严肃和程序产生任何质疑,唯一的选择是欣然地全部接受。社会整体性地丧失道义感、责任感以及对社会实践的关注与深刻反思,观看成了唯一的行为,社会也就重回了“愚乐的时代”,整个社会的精神就有可能被涣散殆尽。

舆论监督往往关注公共议题的事件。网络新媒体的崛起,私人议题迅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并成为舆论监督泛娱乐化的主要对象。反腐败、收容遣送、工程承包等公共议题的新闻报道泛娱乐化推动了对公共议题舆论监督的泛娱乐化,在前文中已略有论述。私人议题舆论监督泛娱乐化抬头,都是为了建构对舆论监督泛娱乐化文本的消费,市场观念的本质诉求依然是核心的动力。

网络媒体对各种“门”和“事件”的监督手法基本上同出一辙,建构出舆论监督泛娱乐化的文本,在持续、反复、系列化的传播中,加上网友的拍砖、注水和跟帖,情节的设计、悬念的设置、叙事的故事化,同样演绎成仪式化的广场狂欢,网友在消费的过程中,瞬间的快感享受抽空了对意义的解读,网络冲浪时的全身心卷入,除了留下谈笑的乐子,只是为网络存进源源不断的点击率

艳照门、解说门、拉链门、厕所门、卧室门、阳台门、兽兽门、车震门、泄露门、插笔门、扯蛋门、电梯门、飞机门、海运门、黄瓜门、排便门、混账门、夹腿门、街头门、酒瓶门、考试门、空姐门、摸奶门、摸鸟门、劈腿门、秋千门、跳蛋门、脱裤门、网吧门、喂奶门、洗手门、野战门以及黑砖窑、俯卧撑、打酱油、躲猫猫、虐猫等事件在网络媒体中应接不暇,从私人议题进入了公共议题,引发传统媒体纷纷加入对事态的跟踪,进行隐私权人性、新闻伦理语言暴力等角度的反思性评论。基本上形成这样一种程式化的模式:网络发帖——网友和网站转帖——网络舆论渐成热点——网络媒体热捧(少量传统媒体报道)——网络舆论失控——私人议题向公共议题转化——传统媒体大量评论——网络舆论理性回归[27]

在程式演进的过程中,当“门”已打开,网民出于道德渴望与集体娱乐的欲望,掩饰不住窥私的激动,疯狂寻找并转发照片,等待被称为“奇拿”的网民放猛料,并不质疑投料人是谁?其道德和用心何在?网民在娱乐消费中参与营造虚幻的网络奇观,形成一种广场狂欢的快感。广场上恣意的脏话、口号式语言,迅速地制造出“出场效应”,“让参与者真正得到一种集体式的生命体验,并在如痴如狂的状态中充分享受宣泄的快感、痛感”。[28]

新闻泛娱乐化,舆论监督泛娱乐化,尤其是“门”现象的传媒文本,在消费主义文化诉求的推动下,充分调动了大众的积极参与,大众和传媒一起狂欢,大众真正的主体地位和尊严并没有体现,因为大众根本就来不及解读,被传媒文本所牵引,陷入传媒泛娱乐化建构的意识之中而不能自拔,但媒体的商业追求得到了实现,甚至超出了预期计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