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文化具有消费的品性,通过传媒泛娱乐化的手段成为当下主导性文化形态。它是以文化工业为生产主体,以大众传播媒介的文化效应为主导因素,以大众为消费主体并通过大众消费活动使其意义得以诠释的商品性文化。[20]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是新奇,资本主义文化的特征是梦幻,寻求新奇是获得梦幻影像的源泉。[21]在传媒泛娱乐化的当下场域中,一些传媒文化的泛娱乐化生产与制作,对新奇的追求,对梦幻的炮制,与资本主义社会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些传媒文化的作品没有意义也没有法则,没有传统的继承也没有理想的诉求,以消费为核心指导,在娱乐、搞笑、消遣、戏谑和狂欢中,圣徒与流氓具有同样的地位和价值,无赖与痞子成为文化的明星,历史、理性和申诉日趋消解,物质的欲求、享乐的张扬、消费的升腾、金钱的霸权成为传媒文化作品与活动的指向。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是好,神圣精神、理想追求被肆虐地嘲讽、调侃,终极价值关怀及相应的伦理道德体系日益被解构和丧失。[22]勾人心弦的广告诱惑、仪式盛大的旅游推介、温情迷人的服装表演、五光十色的展览展示、眼花缭乱的视频图像、富丽堂皇的歌舞晚会、各种各样的波普艺术,形式复杂但技巧单一——用泛娱乐化的手法让大众高兴消费,乐意掏钱。
传媒文化的转型与变化,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消费社会的形成。19世纪中叶,作为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理性至上、讲究实际、注重实效、强调工作、厉行节约的新教伦理,不仅统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技术——经济结构,也逐步控制了文化,并规定了人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23]20世纪20年代,新教伦理和清教精神开始崩溃,大众消费开始形成。消费往往与“摧毁、用光、浪费、耗尽”同义,与经济损失或伦理道德价值的沦丧相联系。[24]消费在成为社会经济的主导力量时,对消费态度的培养与对消费需求的引导,必然导致对消费的操纵和控制。消费社会中的日常文化、社会资源、生活方式和符号、物质资源的关系通过市场表达演化成一种社会协调,其中的消费观念、消费追求、流行文化、时尚概念与生活态度、生活方式一道构成了消费主义的主要形态。
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新的消费类型出现了:人为的商品废弃,时尚与风格的急速变化,广告、电视、媒体对社会的全面渗透,城市与乡村、中央与地方旧有的紧张关系被普遍的标准化取代,超级公路庞大网络和驾驶文化的来临……[25]这样的消费方式所产生的消费文化,极度深入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www.xing528.com)
20世纪90年代,我国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化,经济市场化、产业化的步伐加快,文化领域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众消费水平的提高,物质用品的消费增长,居住条件的改善,高档耐用消费品开始大量进入普通居民家庭。一时间各种洋式的消费品和消费方式渗入了城市生活的各个角落,街面上随处可见的户外媒介传播着各种静态的图片和动态的影像,报亭中的各类书刊充斥着时尚、娱乐和新潮的气息,所有公共场合充满着精心策划的用以刺激各种欲望的商业信息,都包裹着一种让人怦然心动的美轮美奂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兜售着“消费、消费,还是消费”的“煽动”理念。
消费社会是由大众传媒尤其是电视传媒竭力支撑的世界,传媒文化和消费文化的蔓延相依相伴,齐头并进,传媒文化语境也相应发生了巨变。一种超现实建构的乌托邦式的传媒泛娱乐化手法在传媒文化的消费语境中肆意地演绎着仪式化狂欢,刺激着人们对各种消费的虚假需求,并制造“权威性”的认同标准。消费主义文化语境中的传媒文化的泛娱乐化现象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建构对传媒文本(新闻文本、舆论文本)的消费,建构对广告的消费,建构对影像图片的消费,建构对语言符号的消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