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在泛娱乐化场域中对社会性别形象的建构,无论是由主体虚位走向符号异化的“女性形象”,还是极力挖掘符号中消费元素的“男性形象”,包括“中性形象”和“第三性形象”,不单纯是一个性别观念的问题,而是传统文化的厚重积淀、商业文化的消费促动、外来文化的渗透影响、性别群体自身的刻意所为、传媒市场化运作的利益需求等共同合谋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性别群体的现实生存状况与理想憧憬状态之间的差距和抗争。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中国化转型,扩大了媒介建构社会性别形象反省的视野,不仅关注女性形象,也关注男性、中性甚至“第三性”形象。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介入只是外在影响,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男权意识的隐藏与转化以及女性问题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新提出,是媒介性别叙事和建构发生演变的内在原因。
女性是人类社会的半边天,本应与男性共同支撑起人类的天空,然而自有社会(母系社会除外)以来,女性便被囿于家庭而成了男性的隶属。工业革命后,妇女为争取自身的权利和解放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各国也相继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确保妇女的权利和地位。但根深蒂固的性别歧视不会轻易消失,仍然渗透于意识形态的各个领域,作为社会意识形态载体的大众传媒也就“继续显示负面和有辱人格的妇女形象”,而“没有以均衡的方式描绘妇女在不断变化的世界中不同的生活和对社会的贡献”。[43]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一些爱慕虚荣的女性误把外在包装当成提高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追求物质金钱而忽视内在品格的培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在就业、婚姻、社会生活领域中对女性年龄和外貌的偏见。[44]因此,这种抗争的道路将是漫长而又艰巨的,需要社会、媒介和女性自身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女性的社会地位和自主意识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提高。一个国家观念更新的最后落脚点和视角往往是对女性的审视,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45]而面对大众传媒对女性固有的歧视和女性报道的虚位化、边缘化和泡沫化现象,自律和他律的内外兼顾就应该被提上了议事要领:首先,女性在现实生活中应该自主、自立、自强,自我主体意识觉醒和成熟了,为女性挤占媒体话语空间也就创造了有利条件,媒体求真务实的根本要求也就不会漠视女性的这一变化和要求;其次,媒体从业人员性别意识要自觉,加强对女性发展、女性进步和女性问题的宣传,极力回避对女性形象的贬低和侮辱性描绘,以增进全体公民对女性人格与尊严、权力与地位的认识,改变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坚守女性主义立场像弘扬主旋律一样去建构女性的媒介正面形象;第三是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同步跟进,以相关制约手段来确保女性形象在媒介上真实呈现;第四是对民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公民自身的媒介素养能力,引入社会监督力量对现有媒介女性形象建构进行有效“批评”;第五是在技术手段上设立传媒监测网络尤其是在治理措施上加强各地妇联组织与传媒组织的良性互动;第六是在公民社会建设中,培育女性公民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媒介对女性形象的正面建构。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大众传媒在提升妇女地位和男女平等的观念上有了很大的进步,用打破常规的多样化且均衡的方式建构妇女与男性的形象,已释放了很大的潜力和空间,许多女性新闻报道和影视剧塑造女性正面形象的行为已做出了向导性示范引领。但具体的行为只在一些传媒中出现,要从整体上或根本上进行改变,对媒介性别形象进行全面纠偏,就应该调动传媒宣传和倡导先进性别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抵御腐朽落后的性别文化观念的自觉性和自律性,媒介性别形象的识别系统才能得到长久、良好的系统维护。
构建和谐先进的社会性别文化,是指树立社会公众共享的、以性别平等为核心的价值观念,传播体现社会性别平等和谐的语言和知识,创造表现性别平等和谐的物质和非物质形式的社会过程。构建和谐先进性别文化是以推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和谐为根本目的、顺应文化演进规律、引导文化前进方向、与时俱进的社会行动。[46]传媒以泛娱乐化的手法对社会性别形象进行娱乐化建构,严重破坏了和谐先进的性别文化建设。只有构建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长效宣传机制,克服以性别形象尤其是以性别身体形象来娱乐大众的做法,媒介性别形象才会真实、客观和公正,社会整体的性别认知才会健康与正确。
【注释】
[1]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2]蔡骐、蔡雯:《媒介竞争与媒介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28页。
[3]曾强娥:《从社会性别理论谈男女平等关系》,https://wenku.baidu.com/view/0fd8ccd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aa.html。
[4]刘清泉:《社会性别差异与大众传媒刍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年第6期。
[5]曾少四:《女性主义媒介研究扫描》,《新闻知识》2007年第6期。
[6]汪振城:《当代西方电视批评理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73页。
[7]蔡骐、黄金:《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湖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8]彭军:《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幸福蛋糕店〉中的女性形象》,《北方文学》2017年第21期。
[9]梵·祖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张锦华、刘容玫译,远流(香港)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29页。
[10]梵·祖能:《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张锦华、刘容玫译,远流(香港)出版公司2001年版,第42页。
[11]《传播作为文本世界:女性主义的反省》,https://www.taodocs.com/p-48623109-1.html。
[12]E.安·卡普兰:《女性主义与电视》,转引自罗伯特·艾伦:《重组话语频道——电视与当代批评理论》,牟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13]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259~260页。
[14]《传播作为文本世界:女性主义的反省》,https://www.taodocs.com/p-48623109-1.html。
[15]鲍德韦尔、诺埃尔·卡罗尔:《后理论:重建电影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页。
[16]《传播作为文本世界:女性主义的反省》,https://www.taodocs.com/p-48623109-1.html。
[17]王政:《浅议社会性别学在中国的发展》,《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18]陈龙:《传媒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55~256页。
[19]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全志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0页。
[20]本小节内容主要参见拙文:《从“主体虚位”到“符号异化”——论媒介在娱乐化场域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传播·中国·世界——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2009年4月25日于北京,后浓缩为《媒介在娱乐化场域中对女性形象的建构》发表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年第5期上)。(www.xing528.com)
[21]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22]英健:《性别与媒介:表象的背后》,《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第1期。
[23]陆晔、俞卫东:《社会转型过程中传媒人职业状况——2002年上海新闻从业者调查报告之一》,《新闻记者》2003年第1期。
[24]《我国新闻采编人员越来越年轻》,《新闻前哨》2005年第12期。
[25]张志安:《中国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http://net.blogchina.com/blog/article/2250817。
[26]张志安等:《新媒体环境下中国新闻从业者生态调查报告(2014)》,http://www.cssn.cn/xwcbx/xwcbx_xsqy/201409/t20140915_1328471_3.shtml。
[27]陈阳:《性别与传播》,《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1期。
[28]鲍海波:《新闻传播的文化批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40~241页。
[29]寿沅君:《从〈东方时空〉看主流媒介的性别平等意识》,《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5期。
[30]凌山:《大众信息从哪里来》,《世界信息报》1998年1月12日版。
[31]阿瑟·阿萨·伯杰:《媒介分析技巧》,李德刚、何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75页。
[32]本小节及之后的第三、第四节内容参见拙文:《超越女性主义:新媒介环境下的性别形象建构与消费》,《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新华文摘》2014年第8期观点摘编)。
[33]道格拉斯·凯尔纳:《传媒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史安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3页。
[34]张敬婕:《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1~293页。
[35]燕道成:《简论媒介消费》,《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36]张捷鸿:《大众文化的美学阐释》,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84页。
[37]陈兆娣:《从“第一性”到“第二性”:中国广告中男性概念的缺失》,https://www.doc88.com/p-235796548887.html。
[38]《男女有别》,http://forum.xitek.com/forum-viewthread-action-printable-tid-144612.html。
[39]林亚斐:《中性美:当代审美新视阈》,《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年第4期。
[40]曹红蓓、刘黎黎:《中性时尚:第三种魅力》,《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0月3日版,第48~49页。
[41]逄伟:《青少年中性化述评》,《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9期。
[42]金丹元:《电视与审美——电视审美文化新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版,第192~193页。
[43]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行动纲领》第四章,http://www.nwccw.gov.cn/2017-05/23/content_157555.htm。
[44]蔡荷芳:《性别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年第5期。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第57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