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乔姆斯基新闻过滤器:媒体批评研究的启示

乔姆斯基新闻过滤器:媒体批评研究的启示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诺姆·乔姆斯基是一位在北美传播政治经济学领域的重要人物,他尖锐地指出了市场力量对媒体的影响,以及被他称为新闻的“宣传模式”与企业、国家的联系。乔姆斯基的新闻过滤器俨然是一种资本控制媒体前提下的把关力量和把关标准。尽管乔姆斯基所言的“五大新闻过滤器”不完全适合我国传媒的现实,不能生搬硬套作为净化传媒的具体手段。但是,通过乔姆斯基新闻过滤器的启示,去分析泛娱乐化如何才能得到纯化是有一定帮助的。

乔姆斯基新闻过滤器:媒体批评研究的启示

诺姆·乔姆斯基是一位在北美传播政治经济领域的重要人物,他尖锐地指出了市场力量对媒体的影响,以及被他称为新闻的“宣传模式”与企业、国家的联系。[51]作为语言学家的他却跳出了语言学式对符号编码等术语的把玩,以对资本社会犀利批判的左翼社会立场,挖掘资本社会的深层结构,从而在传播政治经济学派中独树一帜。

在《制造共识:大众媒体的政治经济学》中,乔姆斯基指出了媒体力图边缘化异己,并允许强势企业与国家通过媒体影响大众,但无法褪去对国家权力与意识形态的依附。美国的新闻建立在民主社会的多元理念与自由机制上,自由市场经济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程式化和狭隘的条框式报道。大众传媒提供娱乐、信息,用价值、信仰和行为规范对个人进行遥控,将个人统制到整个社会中,就需要制度化的宣传做保障。

乔姆斯基将宣传分为两类:一是在权力杠杆落于国家官僚机构之手可以对媒体进行垄断控制的国家,宣传是通过官方的检查制度得以实现以服务于居统治地位的社会精英;二是在媒体私有没有检查制度的国家,宣传通过“媒体的所有权与利益驱动”“广告的影响”“专家的作用”“炮轰作为媒体自律手段”“反共的修辞策略和控制机制”等作为新闻过滤器得以实现。“五大新闻过滤器”侧重于财富权力不平衡对媒体趣味与选择的多层次影响来实现新闻软着陆,提醒人们在所谓的民主社会里,媒介通过推动同质化建构与压制不同声音对政策起到“制造共识”的功能,几乎不代表大多数读者和市民的声音与利益。[52]

乔姆斯基自越战以来一直对美国的外交政策提出尖锐的批评,他的宣传模式说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冷战时期的美国新闻体系,“宣传模式”与“新闻过滤器”等理论代表了自由主义传播学理论,媒体是大企业,是更大集团的一部分,在本质上是反民主的。

在《必要的假象——民主社会的思想控制》中,乔姆斯基认为大多数的普通民众都只能从常见的媒体中获取政治事务和事件的信息,只有了解了某个议题的消息或是前因后果才能谈得上形成自己的看法。美国的媒体掌握在少数有钱人的手上,巧妙地制造同意与假象,以达到思想控制的目的。这样,媒体建构的美国民主社会的民主就成为虚无。因为一个民主的社会只有在公众能获取全面与公正的信息时,做出的选择才体现了民众自由意识的选择,才称得上真正的民主。

在新兴科学技术对传播的影响方面,乔姆斯基认为:传播科技尤其是电子邮件和通过电脑网络来交换意见和获得资讯,其成为人类解放而非控制与支配工具的前景如何要看谁在操纵,大众组织起来,才能改变资本企业的私人力量,传播科技才能为民主建设服务。

乔姆斯基的新闻过滤器俨然是一种资本控制媒体前提下的把关力量和把关标准。我国新闻信息的传播有着严格的把关原则,新闻法规、新闻政策、宣传政策、新闻价值等都是不能逾越的关卡。新闻信息及其他一切信息要做到客观、真实、全面、公正,就必须遵循有中国特色的新闻传播法规和具体的把关原则。

然而,在传媒泛娱乐化的环境下,我国新闻信息及其他一切信息的传播不时出现娱乐化的取向和现象。一些传媒为了市场的需要,尽可能挖掘新闻事件中的“娱乐元素”,并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放大,眼球抓住了,发行量收视率及点击率都上升了,但新闻是否客观、公正?是否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是否对社会造成危害?是否影响传媒自身的公信力?一时还难以检验。

比如第一章提到的《5000万以下不愿被包养》是极力挖掘“娱乐元素”后的呈现。从下面这篇题为《×××与三陪小姐的故事》[53]的讽刺娱乐媒体人及其话语制作规则的文章中,可以看出娱乐化新闻过滤的高超技巧和别有用心。

×××刚抵达昆明,在场的记者问:“请问你对本地的三陪小姐有什么看法?”×××早知道中国明文禁止三陪,就反问:“这里居然还有三陪小姐?”于是,第二天报纸头条的新闻标题是:千里迢迢,×××抵达本地。心急火燎,脱口便问三陪小姐!

第二天,又有记者采访×××:“请问你对本地的三陪小姐有什么看法?”×××想了想脱口而出:“对不起,我对三陪小姐不感兴趣。”于是转天报纸就说:见多识广,×××夜间娱乐要求高。不屑一顾,本地三陪小姐遭冷遇!

第三天,记者依然发问:“请问你对本地的三陪小姐有什么看法?”×××很干脆地回答:“我对三陪根本不感兴趣!”本以为太平无事,没想到报道更不像话:欲海无边,×××三陪已难满足。得寸进尺,四陪五陪才能过瘾!

第四天,各媒体有关×××与三陪的话题到处都是。记者们纷纷发问,×××干脆闭口不语。×××无语,报纸依然有话:面对三陪问题,×××无言以对!

第五天,还是有记者问相关的问题,×××终于急了:“你们要是再问三陪,我就去告你们!”于是,转天报纸便顺理成章写道:×××一怒为三陪!

×××终于忍无可忍,把所有刊登他与三陪新闻的报纸都告上法庭,报纸依然无动于衷:法庭将公开审理×××三陪小姐案……

类似过滤的手法和技巧非常多,也非常微妙。赵薇军旗装事件的泛娱乐化报道,伏明霞英文文化衫及松霞恋的泛娱乐化炒作,各种反腐报道的泛娱乐化等,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不负责任或有意识地制造爆炸性话题以迎合人性中的窥私欲望,激发本能的情绪和情感反应。娱乐化对眼球经济的追逐,已经堕入了对金钱贪婪的桎梏中,被商品的消费逻辑所控制,如此疯狂,其实娱乐化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已不是自律的主体,没有成为一个理性的、协商式的传播平台。在国家话语权力和大众话语权力的双重挤夹下,既要赢得政治权力的认同又要赢得市场的回应,娱乐化注定只能在夹缝中独行,以新奇和与众不同为突破,以改版和换花样为面目,很多时候让政治权力防不胜防。

尽管乔姆斯基所言的“五大新闻过滤器”不完全适合我国传媒的现实,不能生搬硬套作为净化传媒的具体手段。但是,通过乔姆斯基新闻过滤器的启示,去分析泛娱乐化如何才能得到纯化是有一定帮助的。比如如何规避广告的不良影响,如何发挥专家的批评指导和监督作用等。媒体净化后致力于公共文化的理性建设,在传播健康娱乐文化的同时,担当起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大社会责任。

以传播政治经济学视角来剖析我国传媒泛娱乐化现象,前面分析的中国语境是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传媒泛娱乐化使媒介文化走向了世俗化、生活化和享乐化,传媒内容出现了同质化和低俗化,受众的权利也遭遇了损害,社会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拉开。广告商和媒体的共谋,加上受众寻求快感的加盟,形成媒体经济的核心,演绎了一场场三者握手狂欢的闹剧,最终的市场失灵和社会代价的付出,还得由国家、社会、媒体和受众等共同去拯救和补偿。

【注释】

[1]李琨:《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国际新闻界》1999年第3期。

[2]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页。

[3]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2页。

[4]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16页。

[5]蔡骐:《权力的视域: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媒介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37页。

[7]王欣:《传播政治经济学视野中的新闻娱乐化》(D),武汉大学2005-04。

[8]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83~184页。

[9]《受众:商品的发现与人的忽视——受众商品论的一种解读》,https://www.docin.com/p-2459742223.html。

[10]Meenakishi Gigi Durkham and Douglas M.Kellner(eds):Media and Cultural Studies Keywords,Blackwell,P.220.

[11]郭镇之:《传播政治经济学理论泰斗达拉斯·斯密塞》,《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12]Eileen Meehan(1993),Commodity Audience,Actural Audience:The Blindspot Debate,in Janet Wasko,Vincent Mosco,Manjunath Pendakur(ed),Illuminating the blindspots:essays honoring Dallas W.Symthe.Norwood,N,J.:Ablex Pub.P.389.

[13]文森特·莫斯可:《传播政治经济学》,胡正荣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第194~198页。

[14]刘建明:《西方媒介批评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53~360页。

[15]《分众传播时代,再难有全民娱乐偶像了》,https://m.sohu.com/a/130180397_497339/。

[16]陈吉:《电视专业化频道受众的几个新特点》,《新闻传播》2005年第3期。

[17]胡正荣:《中国广播电视发展战略》,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第61页。

[18]吴飞:《传媒批判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9页。(www.xing528.com)

[19]张小争:《娱乐财富密码——引爆传媒心经济》,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18页。

[20]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319页。

[21]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译,新华出版社1980年版,第174~175页。

[22]张玉洪:《与时俱进话“新闻”——近年来中外学界对新闻本质的研究述评》,《新闻记者》2009年第12期。

[23]周鸿铎:《传媒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版,第186页。

[24]格雷厄姆·默多克:《格雷厄姆·默多克访谈笔录》,陆特里奇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25]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162~163页。

[26]黄新生:《媒介批判——理论与方法》,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5年版,第54~55页。

[27]刘建明:《西方媒介批评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7~218页。

[28]Graham Murdock.Rights and Representations :Public Discourse and Cultural Citizenship[A].Jostein Gripsrud.Tele-vision and Common Knowledge[C].London:Routledge,1999.P.17。

[29]马驰:《格雷厄姆·默多克和他的传媒政治经济学》,《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30]刘建明:《西方媒介批评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16页。

[31]刘晓红:《西方传播政治经济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03~105页。

[32]陶东风、金元浦:《从碎片走向建设——中国当代审美文化二人谈》,《文艺研究》1994年第5期。

[33]戴锦华:《书写文化英雄》,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页。

[34]参见拙文:《“春晚”图腾仪式的文化贡献及内涵剖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0年第4期。

[35]王晓、付平:《欲望花窗:当代中国广告透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第109~114页。

[36]Ann Gray &Jim McGuigan,Studying Culture,an Introductory Reader,Edward Arnold,P.2.

[37]Ann Gray &Jim McGuigan,Studying Culture,an Introductory Reader,Edward Arnold,P.55.

[38]章戈浩:《加汉姆和文化产业》,https://www.docin.com/p-235866869.html。

[39]王兰柱:《中国广播电视年鉴(2010年)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40]《2017年度美兰德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揭晓》,http://hebei.ifeng.com/a/20171110/6137862_0.shtml。

[41]《2018年城市电视台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空间拓展举步维艰》,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0514-ee29ff01.html。

[42]《2017年度美兰德中国电视覆盖及收视状况调查结果揭晓》,http://hebei.ifeng.com/a/20171110/6137862_0.shtml。

[43]《2018年城市电视台发展趋势分析 市场空间拓展举步维艰》,https://www.qianzhan.com/analyst/detail/220/180514-ee29ff01.html。

[4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qianjia.com/html/2019-02/28_326896.html。

[4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qianjia.com/html/2019-02/28_326896.html。

[46]《2018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105/147369372.shtm。

[47]吴志翔:《肆虐的狂欢——传媒美学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0页。

[48]蔡骐:《权力的视域: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媒介研究》,《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49]周宪:《文化工业——公共领域——收视率》,《国外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50]彼得·凯恩:《美国新闻界十个令人不安的倾向》,《国际新闻界》1996年第3期。

[51]梅琼林、褚金勇:《自由与权力:解读美国媒介政治的“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媒介研究探析》,《现代传播》2011年第7期。

[52]王瀚东、文芳:《制造共识的“世俗传教士”——乔姆斯基媒介研究探析》,《新闻与传播评论》2009年辑刊。

[53]林渔:《名人与三陪小姐》,《散文百家》2003年第20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