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媒泛娱乐化现象对公共领域的侵害早已露出了端倪。我国传媒领域迈向传媒公共领域的标志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85]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顺利实施、社会主义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壮大和法制建设的重大进步,在传媒参与社会民主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传媒公共领域逐步迈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但目前依然处于一种未全面成熟的阶段。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来自媒体自身的挑战也是个中原因。比如:新闻评论丧失公正立场,记者大搞有偿新闻,夸张性广告宣传一言堂,泛娱乐化甚至低俗化等现象还时有出现。
用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来讨论中国媒体的现实问题,哈贝马斯本人给出了回答:“由于经济和国家关系的不同,我完全能够想象将西方的模式直接‘应用’到中国的任何一种尝试所遇到的困难。不过,我确实认为,经济的进一步自由化和政治体制的进一步民主化,将最终促进而且需要民主形式的舆论必须根植于其中的、我们称之为政治公共领域和联系网络的某种等价物。”[86]
传媒泛娱乐化现象表现形态多种多样:漠视苦难,轻薄死者,缺少人文关怀;性为佐料,插科打诨,用荤段子、暧昧字眼儿和暴露镜头招徕观众;大兴窥私,挖掘隐情,让明星们当场现形;暴露残忍,欣赏丑恶,掺杂一些以残忍、卑鄙、博彩为看点的情节,刻意暴露人性弱点和阴暗面,挑战公众的道德底线;疯狂恶搞,愚弄观众,把吃虫子、蚯蚓等作为参加者的比赛内容,以“向嘉宾泼馊水”“食物中偷放兔子屎”等方式来挑战人类感官;奇装异服,言语无忌,不注意内在修养,想方设法通过怪异的外形设计来刺激观众;颠覆传统,演绎龌龊,忸怩作态,以此拉升人气,与节目合谋“双赢”;高额大奖,刺激暴富,把普通观众装扮成主角,以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的“梦想”为诱饵,让普通大众乐此不疲……[87]
更有网络空间里的骂来骂去,以及延伸出粉丝们的口水大战。
“公共领域”的核心是合理的公共商谈。[88]网络博客的骂来骂去,成为吐口水的垃圾桶,网络恶搞、审丑、暴力游戏、色情图片和视频,以及报纸泛娱乐化新闻、夸张性虚假广告、娱乐化副刊,广播电视新闻泛娱乐化、各类选秀、谈话、讲坛、益智等节目泛娱乐化,手机无聊短信、色情图片和视频等,大量挤占传媒空间,侵害传媒公共领域的版图,减少了公众获取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信息的机会,剥夺公众就社会政治经济问题发表意见、参与讨论、形成舆论的机会与权利。一些泛娱乐化内容和形式强制性传播,没有容留任何商谈的余地。向大众传媒公共领域泼去污水,污染公共领域的传播生态,造成对公共领域健康肌体的极度伤害。
作为弘扬主旋律、伸张社会正义、鞭笞社会丑恶的传媒,肩负着“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职责使命,在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原汁原味讲好中国故事、避免不法用户和不良内容损害我国对外传播声誉的同时,要在澄清谬误中明辨是非,在化解冲突中避免消耗,在阐释民主中反对霸权,[89]为言论出版自由和合理的公共商谈提供有效的空间。传媒泛娱乐化现象对传媒公共领域的侵害,降低了大众理性思考的能力,麻痹了传媒公共领域合理性的追求,打破了维护公共利益与社会民主的局面,破坏了整个传媒生态环境的建设乃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序发展。
【注释】
[1]《法兰克福学派》,https://wenku.baidu.com/view/77a4f5fa941ea76e58fa045a.html。
[2]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页。
[3]《法兰克福学派》,https://wenku.baidu.com/view/77a4f5fa941ea76e58fa045a.html。
[4][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9~11页。
[5]参见《法兰克福学派》,https://wenku.baidu.com/view/77a4f5fa941ea76e58fa045a.html。
[6][美]马丁·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发展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2页。
[7]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8~9页。
[8]徐崇温:《法兰克福学派述评》,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5页。
[9]《法兰克福学派》,https://wenku.baidll.com/view/77a4fsfa941ea76e58fao45a.html。
[10]徐崇温:《西方马克思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0页。
[11]《西方马克思主义之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https://wenku.baidu.com/view/5a5a9b087732 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c5.html。
[12]《思想者的家园何以延续?》,http://blog.sina.com.cn/s/blog_773af64b0100po0n.html。
[13]王君超:《媒介批评——起源、标准、方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第93页。
[14]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15][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技术与科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3页。
[16]《近代科学技术与人文的分裂与合流》,https://wenku.baidu.com/view/1a064f8158eef8c75fb fc77da26925c52dc59152.html。
[17][美]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7页。
[18]《社会学理论流派》,https://wenku.baidu.com/view/304bf1ad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 e9245a.html。
[19]《文化主义 法兰克福学派》,https://wenku.baidu.com/view/db8bdfeb90c69ec3d4bb7521.html。
[20]袁军等:《要从扎扎实实的研究做起——访〈新民周刊〉副主编裘正义》,载《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92页。
[21]陈力丹:《中国传播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国际新闻界》2005年第5期。
[22]赵勇:《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之旅——从一篇被人遗忘的“序言”说起》,《书屋》2004年第3期。
[23]陶东风:《批判理论与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兼论批判理论的本土化问题》,《东方文化》2000年第5期。
[24]朱学勤:《在文化的脂肪上搔痒》,《读书》1997年第11期。
[25]曹卫东:《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效果》,《读书》1997年第11期。
[26]Douglas Kellner,Media Culture:Cultural Studies,Identity and Politics between the Modern and the Postmodern,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5,P.27~30.
[27]《社会批判的正当依据:法兰克福学派的超验价值构设》,https://www.doc88.com/p-347819948140.html。
[28]蔡武:《低俗之风,岂可听之任之》,《人民日报》2010年8月9日第16版(文化版)。
[29]Kellner,D:Critical Theory Marxism and Modernity,Cambridge Polity Press1989,P.131~132.
[30][德]狄奥多·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38页。
[31]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05页。
[32]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3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95页。
[34]周计武:《论阿多诺的艺术终结观》,《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35]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7页。
[36]周计武:《论阿多诺的艺术终结观》,《文艺理论研究》2005年第6期。
[37]《对法兰克福学派科学技术意识形态发展的认识》,https://wenku.baidu.com/view/7e56a44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f.html。
[38]吕萍:《被控制的欲望:新闻娱乐化的心理控制机制》,《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39]《周正龙上京喊冤 称再次拍到华南虎痕迹》,http://news.sohu.com/20150210/n408891252.shtml。
[40]李儒俊:《广告娱乐化的传播缺陷及诉求控制分析》,《东岳论丛》2009年第11期。
[41]《脑白金广告总结》,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0814/51450501.shtm。
[42]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0页。(www.xing528.com)
[43]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44]辛楠:《复制技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本雅明“机械复制”理论思考》,《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45]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1页。
[46]瓦尔特·本雅明:《本雅明文选》,陈永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97页。
[47]瓦尔特·本雅明:《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33页。
[48]郭镇之:《中外广播电视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8页。
[49]郭镇之:《电视传播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91页。
[50]陶东风、李玉磊:《“和谐”“盛世”说“山寨”》,《中州学刊》2009年第3期。
[51]刘彦超:《山寨文化现象探析》,《武警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52]《娱乐泛化实堪忧》,http://blog.sina.com.cn/s/blog_516043e901009fdm.html。
[53]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54]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5页。
[55]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7页。
[56]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2~23页。
[57]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
[58]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8页。
[59]魏红娟:《马尔库塞社会批判理论及其现实意义——以〈单向度的人〉为例》,《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0]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页。
[61]《马尔库塞和〈单向度的人〉》,https://www.docin.com/p-471912589.html。
[6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48页。
[63]卢涵:《试论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基于〈单向度的人〉的考察》(D),河南大学2008年6月。
[64]廖和平、陈燕:《“单向度的人”是何以成为现实的——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的解读》,《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65]杜鸣:《马尔塞单向度理论探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12月。
[66]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6页。
[67]刘顺宝:《浅谈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理论》,《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68]高雁:《电视娱乐节目:痛并快乐着》,《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69]陈龙:《现代大众传播学》,苏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04页。
[70]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5~226页。
[71]《2岁男童出门见人就打 疑因痴迷暴力动画片》,http://news.ifeng.com/society/2/200906/0625_344_1218632.shtml。
[72]龙耘:《电视与暴力——中国媒介涵化效果的实证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
[73]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85~86页。
[74]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6~47页。
[75]曹卫东:《从“公私分明”到“大公无私”》,《读书》1998年第6期,第87页。
[76]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3页。
[77]任慧:《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及其现代启示》,《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78]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49页。
[79]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80]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69页。
[81]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225页。
[82]张邦卫:《媒介诗学——传媒视野下的文学与文学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59页。
[83]潘知常、林玮:《传媒批判理论》,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99页。
[84]石义彬:《单向度 超真实 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1页。
[85]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03页。
[86]尤尔根·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问答》,梁光严译,《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3期。
[87]范利:《泛娱乐化下的冷思考——传媒娱乐实证研究》,《企业家天地》2007年第8期。
[88]童世骏:《批判与实践——论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1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