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对内对外传播力被弱化的研究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对内对外传播力被弱化的研究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内对外传播力获得了大幅度提升。我国传媒在对内传播方面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言行。在对外大传播方面力量还比较薄弱,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内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对内对外传播力被弱化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传媒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对内对外传播力获得了大幅度提升。在加强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今天,传媒事业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机遇和挑战并存,前途光明但道路充满坎坷和荆棘

传播力是传媒影响和渗透社会生活的力量与力度。我国传媒在对内传播方面已渗透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言行。在对外大传播方面力量还比较薄弱,西强我弱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影响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全球一体化的客观现实,传媒事业的发展既要从历史的纵向角度看问题,也要从地理的横向方位看问题。我国传媒业与国际尤其是美国相比,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半岛电视台的崛起为我们带来了重要启示:一是全球化传播时代赋予了弱势群体更多发出声音的机会;二是对新闻媒体而言,信誉和质量是关键[128]

传媒泛娱乐化现象单一的价值取向着眼于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以拼贴、反讽、戏仿、恶搞为主要手段,戏谑和滑稽冲毁着严肃与崇高,主旋律得不到有效弘扬,正气得不到有效传播,正义得不到有效伸张,宏大叙事不能软着陆走进异域文化的肌体,国际声音还不够洪亮,国际话语权与第二大经济体还不相称,国家形象“他塑”成分大于“自塑”比例。

媒体崇洋媚外的奴才心态加剧了哈日哈韩在我国的传播;克隆国外节目的懒惰制约了创新的动力;以收视率为取向的外国标准把许多优秀的节目挤出电视荧屏。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对内对外传播能力建设任重道远。

【注释】

[1]时统宇:《传媒泛娱乐化现象批评》,《新闻实践》2006年第6期。

[2]郑岩:《传媒文化的异化现象批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76页。

[3]杨华娟:《走出“娱乐化”重提“故事化”》,《中华新闻报》,2004年10月13日。

[4]屈济荣:《新闻要素在故事化过程中的变形》,《新闻界》2008年第2期。

[5]《香车美女:美女李华的两件心事》,http://www.people.com.cn/GB/jinji/222/2174/3101/20020513/727433.html。

[6]《媒体伦理失范下的“标题党”》,https://it.sohu.com/20090917/n266786762.shtml。

[7]鲁进峰、丁凯珊、裴强:《奇!农妇身上天天“长”字》,《兰州晨报》2005年8月17日版。

[8]陈力丹、刘宁洁:《一桩典型的“传媒假事件”——论“杨丽娟追星事件”报道中传媒的道德责任》,《新闻界》2007年第2期。

[9]《看原鞍山市国税局女局长50万的屁股究竟有多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3cbe4b0102y9u1.html。

[10]《湖北枣阳原女市长疑与数男有染 人称“女张二江”》,http://news.sohu.com/18/94/news210449418.shtml。

[11]《安徽女贪官桃色新闻调查:两任情人升任副省长》,http://www.jjjc.dl.gov.cn/v-1-24632.aspx。

[12]《报纸版面设计》,http://blog.sina.com.cn/s/blog_673e662a0100wu6j.html。

[13]刘必华:《娱乐化:体育新闻的救命稻草?》,《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14]刘必华:《娱乐化:体育新闻的救命稻草?》,《新闻记者》2007年第5期。

[15]《辞海》中的解释是:“一般报纸上刊登文艺作品或理论文章的固定版面,每天或定期出版,多数有专名。最初称副张或附张、大都刊登‘清闲’文字。报纸的副刊一般要求与新闻、评论起配合作用”。

[16]丁汉青、王灿发:《社会心理与报纸副刊的特性——90年代中国报纸副刊变革的动因分析之二》,《青年记者》2002年第3期。

[17]《忠诚 守望 创新 致远》,http://www.hkwb.net/zhuanti/content/2013-10/24/content_1985978.htm。

[18]郭运德:《副刊与报纸文化的品位》,http://news.sohu.com/20040723/n22164925.shtml。

[19]李晓枫、邹定宾:《中国电视文化的理性重构》,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0]唐晓朋、周建平:《电视娱乐化的现状》,《青年记者》2008年7月中。

[21][英]尼古拉斯·阿伯克龙比:《电视和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页。

[22][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4页。

[23][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页。

[24]胡智锋、周建新:《从“宣传品”“作品”到“产品”——中国电视50年节目创新的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传播》2008年第4期。

[25]梅文慧、何春耕:《综艺大本营》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页。

[26]唐晓朋、周建平:《电视娱乐化的现状》,《青年记者》2008年7月中。

[27]隋岩:《当代中国电视文化格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94页。

[28]陈晔:《娱乐化场域中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升级》,《视听纵横》2010年第3期。

[29]《论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对策》,https://wenku.baidu.com/view/fa4d7c25b1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9c.html。

[30]景志刚:《我们改变什么?——〈南京零距离〉及其民生新闻》《视听界》2004年第1期。

[31]《意识形态梳理与主流媒体构建——新意识形态下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解读》,https://wenku.baidu.com/view/c8859e7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b.html。

[32]《大众文化语境下民生新闻的娱乐构成分析》,https://wenku.baidu.com/view/69a0fda5dd3383c4bb4cd2cb.html。

[33]《民生新闻的娱乐构成分析及发展浅议》,https://www.hbzkw.com/exam/20110729091400.html。

[34]参见拙文:《穿唐装 执折扇 说新闻 议天下——对电视新闻采用方言播报的思考》,《新闻界》2006年第1期。

[35]《大众文化语境下民生新闻的娱乐构成分析》,http://blog.sina.com.cn/s/blog_871dd1b70100twa8.html。

[36]孙清河:《话语空间的建构——电视谈话节目的文化分析》,《中国电视》2001年第11期。

[37]《浙江卫视出新招 谈话节目引进测谎仪惹争议》,https://yule.sohu.com/20080925/n259739205.shtml。

[38]胡忠青、郭顺峰:《电视讲坛:深度娱乐下的文化传播》,《社会科学论坛》2008年第3期(上)。

[39]吴学安:《“学者明星化”与“娱乐至死”》,《社会观察》2007年第11期。

[40]孔令顺:《电视知识分子:游走在娱乐与学术之间》,《北京日报》,2007年1月29日。

[41]卢赞英:《对真人秀节目的分析》,《活力》2009年第1期。

[42]《土耳其九美女模特陷真人秀骗局 被囚成性奴》,http://news.sohu.com/20090912/n266667049.shtml。

[43]王祥琳:《电视购物娱乐化——浅析“侯总”现象》,《东南传播》2008年第6期。

[44]《病毒式传播案例分析》,http://www.yuletong.org/cms/gongguan_0425/219.html。

[45]王艺:《解读电视广告娱乐化》,《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6]据统计,全国出现同类节目30多个,主要有:海南台《男女当婚》,重庆台《缘分天空》,凤凰卫视《非常男女》,江苏台《情感之旅》,上海东方卫视《相约星期六》,山东电视台《今日有约》,湖北台《今夜情缘》,河北台《真情旋律》,河南台《谁让我心动》,安徽台《家人》,北京台《今晚我们相识》,北京有线台《浪漫99》,沈阳台《周末有约》,辽宁电视台《浪漫之旅》,南京台《婚情男女》《为谁心动》,广州台《最佳拍档》,武汉有线台《相思树下》。摘自欧阳国忠:《中国电视前沿调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版。

[47]刘斌:《电视婚介节目与职介节目消长现象解析》,《西部电视》2004年第1期。

[48]张英:《我们约会吧,为爱向前冲,但是,非诚勿扰——相亲节目整风》,《南方周末》2010年6月7日第1版。

[49]《调查数据显示:七成受众称相亲节目损害社会道德》,http://www.chinanews.com.cn/life/news/2010/06-28/2365879.shtml。

[50]赵津晶:《对我国电视益智类节目发展的思考》,《新闻前哨》2004年第3期。

[51]王莹、娜布琪:《益智类节目的发展状态及收视分析》,《视听界》2008年第1期。

[52][英]安德鲁·古德温、加里·惠内尔:《电视的真相》,魏礼庆、王丽丽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82~83页。

[53][美]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潘嘉玢、刘瑞祥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82页。

[54]蒋凡:《电视益智类节目的体会和理解》,《记者摇篮》2007年第6期。

[55]蔡尚伟:《影视传播与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时代的影视方法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61页。

[56]张智华:《中国电视剧“剧变”30年》,中国教育报2008年12月26日文化专题版。

[57]钟永英:《电视剧娱乐化现象的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7期。

[58]范志忠:《历史题材影视剧创作的审美悖论》,《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59]温炳章:《电视节目低俗化倾向及其治理》,暨南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60]吴荻:《论我国电视传播泛娱乐化现象》,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14~15页。

[61]郑岩:《传媒文化的异化现象批判》,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82页。

[62]张斐斐:《对广播新闻节目泛娱乐化的思考》,《新闻传播》2015年第6期。(www.xing528.com)

[63]邢晓春:《广播文艺节目“泛娱乐化”现象剖析与应对》,《中国广播》2013年第9期。

[64]张韶枫:《广播脱口秀节目泛娱乐化的思考与批判》,《西部广播电视》2016年第9期。

[65]邓炘炘在《中国广播体制改革》讲座上的演讲,2008年10月21日晚,中国传媒大学45号楼阶2教室。

[66]周敏:《新传媒娱乐“冲击波”》,《传媒》2008年第5期。

[67]《史记·马蓉列传》,https://www.sohu.com/a/237475654_100153483。

[68]《史记·袁仁国货殖列传》,http://pinlue.com/article/2019/05/2314/229018886653.html。

[69]詹珊:《析评网络恶搞现象》,《福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70]徐琳:《恶搞视频短片的文化考量》,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度硕士学位论文,第2页。

[71]《对网络恶搞文化的反思》,https://wenku.baidu.com/view/7b52b4e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f.html。

[72]赵勇:《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中国当代媒介文化的散点透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80页。

[73]詹珊:《论恶搞行为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中的生存形态》,《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4]睿莹:《恶搞:一种无根状态下的自由发泄》,http://bbs.pcworld.com.cn/archiver/?tid-13207.html。

[75]张意轩:《网络红人这样出炉》,《人民日报》2010年6月7日第12版(《文化》专版)。

[76]胡海燕、黄良奇:《论话语自由对博客发展的双重影响》,《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77]莫言:《我为什么要给网络写文章》,见《莫言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页。

[78]曹倩:《从山寨现象看网络传媒的释义功能》,《青年记者》2009年第2期(中)。

[79]王静:《游戏短信,游戏人生》,见蒋原伦、张柠主编《媒介批评》第一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80]《我喜欢真诚的说说》,http://www.aigexing.com/shuoshuo/44354554.html。

[81]陈军:《莫让黄段子“黄”了前程》,《中国保安》2006年第10期。

[82]《2010或成网游泛娱乐化元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27654e0100i2n7.html?tj=1。

[83]《你的名字旺你的运吗》,https://www.ankangwang.com/xingming/201509/81937.html。

[84]黄楚新、曹曦予:《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娱乐化传播特征、风险及防范》,《中国广播》2020年第4期。

[85]靳琰、孔璐璐:《新媒体语境下的网络泛娱乐化机理探究》,《现代传播》2016年第12期。

[86][英]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古舟子咏》,载张伯香(主编),《英国文学教程(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9页。

[87]本小节的观点和内容主要参考拙作:《新闻娱乐化成因解析》,《新闻界》2007年第2期。

[88]《2016中国报业发展报告》,http://www.199it.com/archives/588249.html。

[89]杨冬霞:《报道对象的选择与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5期。

[90]叶进:《媒介文化娱乐浪潮下的危机》,《现代妇女》(理论版)2014年第5期。

[91]Denis Mcquail:《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An Introduction》,SAGE Publications Ltd,1987。

[9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5页。

[93]吴飞:《传媒批判力》,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页。

[94]马惠娣、刘耳:《西方休闲学研究述评》,《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年第5期。

[95]蔡贻象:《合法的快感:电视的休闲文化策略》,《文艺研究》2004年第3期。

[96]汪群均:《正视新闻娱乐化》,《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0期。

[97]杜秀芳、任淑红:《传播领域的第三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98]郝雨、陈迎艳:《“第三人效果”与传媒素养教育——浅议“第三人效果”研究在实践中的应用》,《新闻记者》2008年第4期。

[99]吴玉兰:《电视娱乐型节目的文化思考》,《声屏世界》2001年第1期。

[100][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55页。

[101]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2页。

[102]《美国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分析》,https://wenku.baidu.com/view/c2245960caaedd3383c4d3a0.html。

[103]《英国电视》,载《大众电视》,1998年第3期。

[104]刘祖云:《社会转型:一种特定的社会发展过程》,《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6期。

[105]陈立旭:《都市文化与都市精神》,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0页。

[106]刘忠:《文学娱乐化与读者何为?》,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05/2005-12-01/17180.html。

[107]乐晓磊:《传媒狂欢的多视角观察——中国传媒娱乐化趋势冷观热议》,《新闻记者》2007年第4期。

[1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3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489页。

[109]《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新华出版社1983年版,第202页。

[110]《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55页。

[111]《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64页。

[112]胡锦涛:《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08年6月21日。

[113]本书编写组:《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人民出版社、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第33~36页。

[114]江泽民:《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4年1月25日。

[115]新华通讯社课题组:《习近平新闻舆论思想要论》,新华出版社2017年版,第4页。

[116]张建、李明:《从传媒娱乐化趋势看和谐传播》,《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2期。

[117]陈军科:《人文精神的理论内涵及其本质特征》,《宁夏党校学报》2006年第1期。

[118]白文君:《人文精神的核心理念及其当代作为》,《前沿》2007年第11期。

[119]张田田:《消费主义背景下的传媒娱乐化倾向》,《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20]潘祥辉:《媒介演化论——历史制度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媒介制度变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121]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讲义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122]王宇华:《媒体泛娱乐化现象评析》,《网络科技时代》2008年第2期。

[123]陆地、高菲:《新传媒的强制性传播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46页。

[124]刘绪义:《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网络文化的哲学思考》,《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年第2期。

[125]张洪忠:《大众媒介公信力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126]曹鹏:《新闻界反“三俗”欲正人先正己》,《新闻记者》2010年第9期。

[127]黄旦:《传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9页。

[128]李希光、周庆安:《软力量与全球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4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