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杨丽娟追星的单一事件在媒体泛娱乐化的推动之下,是如何演变成媒体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
1994年,梦见刘德华,从此命运改变;1995年,因迷恋刘德华理智尽失……1997年,首次赴港未见偶像……2003年,父母卖房圆女儿追星梦……2005年,再次赴港仍未见偶像……2006年4月,跳楼自杀威胁父母;2007年3月26日,老父跳海自杀;2007年3月28日,想陪爸爸去死……
2006年3月22日,《兰州晨报》以《“不见刘德华今生不嫁人”》为题报道了杨丽娟疯狂爱慕刘德华12年的历程,在这12年中,她的父母出于对女儿的疼爱倾家荡产支持女儿追星,最后父亲甚至想出卖自己的肾脏换得女儿赴港与刘德华见面的路费。《兰州晨报》不仅刊登系列追踪报道,还以帮林鹃(杨丽娟的化名)“圆梦”的名义,刊登杨父给刘德华的《请愿书》,呼吁全国传媒关注,推动事实的发展。后来在《兰州晨报》的呼吁下,全国各地的传媒,甚至中央电视台这样的主流传媒也参与其中,派人千里迢迢来到兰州,采访杨丽娟及她的父母,表示愿意为她与刘德华见面牵线搭桥。[8]
个人的追星活动并没有太多的传播价值,而且杨丽娟的追星事实本身就令人难以接受,在全国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前后时间之长久,报道之密集,传播之广泛,是史无前例的。单个事件被深度挖掘,演变成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成为全国上下共同关注的媒介事件,形成在这一时间段中的“媒体奇观”。(www.xing528.com)
2016年8月14日,发酵于微博的王宝强马蓉事件,从宣布解除婚约开始,财产分割、夺子大战、马蓉出轨经纪人宋喆、婚姻隐私曝光、财产转移、隐私权侵犯、经纪人判刑、公司股东变化、王宝强殴打马蓉、马蓉举家移民澳洲、芙蓉姐姐公开示爱王宝强、王宝强新女友怀孕喜当爹等,《新京报》《马鞍山日报》《江海晚报》《皖江晚报》及其数字版等紧跟网络逐浪的持续关注,线上线下的“无意识”配合,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使单一的“王宝强马蓉婚变”事件,演变成众生围观的连续报道和系列报道,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泛娱乐化的报道不断满足着人们的“八卦”趣味,挤占着人们本应该关心的公共空间,遮蔽了受众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关注视线。
由导演王全安嫖娼所引发的王全安和张雨绮离婚事件,以及张雨绮和袁巴元的结婚、生子、离婚等的恩恩怨怨;国内与国外媒体对刘强东美国性侵门事件真相追踪的反反复复报道,以及其妻章泽天变卖澳洲天价房产与重庆性感女郎蒋娉婷的网红炒作;还有从千亿市值到暂停上市的乐视与贾跃亭回国事件的持续报道,等等不一而足地夺人眼球。这些单一事件在传媒泛娱乐化手法“持之以恒”的专注与追踪之下,以连续报道或系列报道的方式在线上线下同步娱乐化着人们的娱乐,消费着人们的无聊消遣,事不关己的过往之后,留下的只能是一场空无,毫无任何营养价值可言。
其实,并不需要仔细甄别就能发现:追星事件和明星绯闻与各种私事的报道的确像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仪式一样,传媒持续联动,参与人数众多,报道者的兢兢业业和阅读者的全神贯注,虔诚中似乎也传播着传播者的执着和接受者的苦苦追随,一场场泛娱乐化之后,留下的只有当事人的悲欢离合和对传媒职业道德的拷问,别无其他价值可言,也没有什么本真的意义,顶多是整个传媒联合制造的媒介事件,是一场“众神狂欢”的伪仪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