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研究:公共领域的转换与泯灭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研究:公共领域的转换与泯灭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在历史上是合为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度干预,使得公众与私人之间的领域界限时常被突破,尤其是电子媒介拍摄的便易性和保真性。公共领域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的私人在非强制的形式下,以平等为前提,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在普遍利益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性和批判性是它的基本特征。不平等的存在导致思维的停滞和麻木,人就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也就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公共领域自然就被转换和泯灭。

传媒泛娱乐化批评研究:公共领域的转换与泯灭

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在历史上是合为一体的,大众传播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深度干预,使得公众与私人之间的领域界限时常被突破,尤其是电子媒介拍摄的便易性和保真性。电视和其他电子媒介把外在的世界带到家里来,这既改变了公共领域也改变了家的领域。[34]家庭媒介所具备的融合公共行为与私人行为结构的能力,改变了家与延伸之间的关系,休闲空间里的家及其隐私很轻易就被延伸到外界,进入公共空间,成为公众乐此不疲的话题。

前文所提及的八卦新闻、各种黑幕、性感话题、身体展示、大腕“骂街”、女星怀孕、明星生死、男女婚配、粉丝追星、暧昧广告、小资生活等各种私密的内容,在儒家文化所推崇的含蓄表达的容器中,是不被言说的,要说也只会是委婉、间接,或从眼神中透露。在大众传播媒介无孔不入的现实环境中,这一切都变得不神秘了,反而成了热点和焦点,而且在展示媒体娱乐功能的借口下,被铺天盖地、毫无遮拦地传播得津津乐道、淋漓尽致。(www.xing528.com)

公共领域是由具有共同兴趣的私人在非强制的形式下,以平等为前提,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在普遍利益基本一致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性和批判性是它的基本特征。在以大众传播媒介为黏合剂的公共舞台上,公众被传媒泛娱乐化牵着鼻子,沉醉在媒体所制造的虚无缥缈之中,屏蔽了对日常生活的思考,跟着舞台上的“神灵”一起摇摆,跟着现场观众一起挥舞着手中的荧光棒,丧失了独立性和思考的功能。舞台上的“神灵”仿佛在天上,遥不可及,能够得到“她”的签名、握手乃至一个飞吻一个眼神,就已是上苍保佑,奔走相告,激动得几天几夜睡不着觉,甚至连续几天也不愿意洗手,哪里还会去对“神灵”进行评头论足?不平等的存在导致思维的停滞和麻木,人就成为单向度的人,社会也就成为了单向度的社会,公共领域自然就被转换和泯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