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创作初探:谢俊仁论文与曲谱集

古琴创作初探:谢俊仁论文与曲谱集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1986年至2000年,我尝试为古琴创作新曲十首,包括独奏七首、古琴与中乐小组一首和琴箫合奏两首[1]。古琴创作必需承继传统,令听众觉得作品虽新,仍是琴曲风格;用古琴弹奏而得到琵琶古筝曲,或西洋音乐,便没甚意义。我的作品更只是初步的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起各琴家创作的兴趣,写出更好的音乐,在古琴发展长河中,作出贡献。二〇〇三年,古琴

古琴创作初探:谢俊仁论文与曲谱集

艺术的内容、风格与形式,素来均非一成不变。古典文学唐诗宋词元曲,绘画自五代荆关董巨,经历各朝代南北画派,都不断推陈出新;清朝四王的仿古,并不及杨州八怪自我发挥的意义。音乐方面也是一样,古琴曲千年来不断蜕变,同一首琴曲,明初的谱与清朝谱已大异其趣。

推陈出新并非摒弃传统,现代诗人也得熟读及欣赏李白杜甫,现代音乐厅亦常奏巴哈贝多芬。但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当然道路;现代琴人,面对浩瀚的历史遗产,除了极力保存传统、发掘传统外,亦应在固有传统上为古琴找寻新方向和元素。自1986年至2000年,我尝试为古琴创作新曲十首,包括独奏七首、古琴与中乐小组一首和琴箫合奏两首[1]。部分作品曾在香港和内地演出,三首收录于激光唱片[2]。本文将归纳我初步的创作经验,请各前辈指导。

保存传统风格

没有历史的民族,其文化是肤浅的;艺术创新需扎根于固有传统基础上,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古琴曲累积千年的经验,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和美学思想。古琴创作必需承继传统,令听众觉得作品虽新,仍是琴曲风格;用古琴弹奏而得到琵琶古筝曲,或西洋音乐,便没甚意义。创作要能承继传统,需要掌握古琴音乐的特点,包括内容、音阶、调式、旋律结构、曲式、音色和节奏等;不懂弹琴的作曲家对这些往往掌握得不太好,以致作品丧失琴曲风格,这亦是需要鼓励琴人创作的原因。以下试举几个例子:

1. 吸取传统文化养分,作为创作之题材

传统琴曲表达的,是深层的诗画艺术境界和儒道佛之哲理感受与洞悉。我并非文学出身,文化认知肤浅,但创作时亦尝试从传统文化中寻找题材;我的作品〈一闪灯花堕〉便取材自纳兰性德词、〈落梅〉则自李煜词。

2. 利用传统古琴指法

古琴左手指法多样化,琴家可用不同的装饰性滑音表达出各样之神髓,右手指法的变化亦会产生不同的音色;各细致变化的综合运用,增强了古琴作为单线条音乐之表现力。琴曲吸引之处,往往在余韵的舒徐和虚音的错落;高低音和不同音色发音在同一乐句中之交替使用,也会为简单的旋律添上异彩。这是琴乐之美的来源,要新作品保持这风格,利用传统古琴指法是必需的。

3. 多用传统曲式

在乐曲整体结构方面,传统琴曲很少用近代民乐作品常用之“慢快慢”或“快慢快”三段体;琴曲篇幅不论大小,都常用散板或慢板起曲,入拍后主体部分一气呵成,常有不着意的渐快,但很少有突变的速度;渐快的速度,配合主题自由的变奏和不断新加入的乐汇,逐渐引入高潮,最后尾声回复散板结束。这样起结之从容,变化之不着意,和乐曲之一体性,都是新作品需要掌握的。

4. 主要用不规则节奏、长短句和散板

散板是琴曲常用之节奏。有节拍的琴曲,其节拍也变化多端,没有固定规律,多用切分,甚至有“偷半拍”之情况;段落与乐句之长短亦很自由,有时一长句连绵不绝,不能划分小节;亦有时候在重拍处用虚音而弱拍处用实音;这般多样之变化主要不是表达节奏感,而是利用这些变化带出乐曲跌宕写意之趣,这亦是创作时要留意的。

注入新意

新作品如只是摹仿传统风格,很容易变成抄袭,失却创意;务求作品在传统古琴味道中带出新意,需要找寻新方向和元素。这不是为创新而创新,而是为扩阔琴曲发挥之领域,和另辟音乐表达之道路,令琴曲更多姿彩,更适合现代题材和意境的追求。新方向和元素,不一定是西方或现代的,传统与民间也有很多素材供我们参考和运用,只要运用适当,也可带出新意,以下是几个参考例子。当然,新技巧只是工具,太着意技巧便成了工匠,艺术创作应来自内心,无拘束的心灵才是新意的来源。

1. 参考古曲之特殊作曲技巧

传统琴曲亦有些少见的特殊作曲技巧,例如〈醉渔唱晚〉中段有几句是承上段之乐句,按音转调而散音不转调,做出调性游移的效果,我在作品〈双乙反调〉末段便用上这技巧。

2. 参考古曲之特殊调式与音阶

《神奇秘谱》中卷的商调曲有个奇特的音阶,多用半音,乍听似宫调而实在不是;可惜这些曲子在后期的谱里渐被净化,半音被删除,音阶特色尽失。我使用这古音阶写了〈商意〉,尝试重拾这古老而听来新鲜的韵味。

3. 参考古代音乐理论之调式与音阶

古代音乐理论中有雅乐音阶,用变宫变徵成七声。我使用这音阶写了〈变徵引〉,其他一些标题作品如〈落梅〉亦用此音阶。

4. 参考民间音乐之特殊调式与音阶

乙反调是广东音乐常用的音阶,是强调4、7两音的徵调音阶。我使用这音阶写了〈双乙反调〉,用C乙反调和F乙反调互相穿插,最后两者合而为一,希望引出调性变化的趣味。

5. 利用按音和泛音之特殊音位,务求加强旋律与调性的变化

按音由于古琴没有码或品柱,弹奏变音没有问题。但泛音则有泛音位限制。要打破这限制,我在作品中试用人工泛音,如在〈一闪灯花堕〉近末段使用了比四弦十一徽泛音低八度的B音,令泛音旋律可顺利转调。我亦有用徽外泛音,例如在〈秋祭〉第一段的七弦第一暗徽的E音,以及第二暗徽的F#音,扩阔泛音之音域。

在三、六、八、或十一徽位之泛音,合起来是A调的五声音阶,如与其他泛音配合,可弹奏双调性的乐句,适合现代风格作品,例如在〈秋祭〉第四段。

6. 尝试新指法

弹奏人工泛音要用新指法,我亦尝试弹奏人工泛音与天然泛音齐响之双音,例如在〈角意〉近末段。

7. 参考西方和现代的作曲技巧

西方作曲技巧例如对位、和声、转调等,均可用于新作,不过要避免硬搬西方的一套,变成西洋音乐。现代手法例如无调性、多调性等亦可运用,让古琴也能参与二十世纪音乐行列。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创作心得,有待各前辈指正。我的作品更只是初步的尝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起各琴家创作的兴趣,写出更好的音乐,在古琴发展长河中,作出贡献。二十世纪各琴家为承传古琴文化不遗余力,在打谱、旧谱孤本的保存、琴学理论研究、斲琴、音乐出版、演奏、教学推广等,都成绩斐然,建树良多;诚然,这些工作都非常重要,是古琴界的首要任务,不过,我亦希望琴家不会忽略创作,好让我们在这课题上,对后世有一个交代。

原载《北市国乐》,157期 (2000年):2—4;以及《七弦琴音乐艺术》,第七辑(2000年):39—40,续刊于第八辑:39。现稍作修改。

后 记(一)

开拓古琴文化(www.xing528.com)

节录自〈开拓古琴文化〉,《乐友》第86期(2004):19—20。

二〇〇三年,古琴音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文化遗产,适逢其会,香港在同年十一月亦举行了大型古琴文化展览,和两场“香港琴家与琴文化”音乐会。音乐会除了传统琴曲外,也有笔者作为琴人的创作尝试,更邀请了香港作曲家陈国平与许翔威特别为音乐会谱写新曲,黎键先生在场刊的序文说:“香港琴家与作曲家有意识地要在一二千年的琴乐史上先行一步……本港的琴家当然是琴文化的承担者,但更使人引以为傲的,则本港琴家亦是琴文化的开拓者。”

古琴是中国文人乐器,“琴棋书画”之首,是中国艺术的精华。背负着千年的传统,琴文化开拓者的路不容易走,新的创作要建基于传统吗?如果要的话,应如何进行?本文尝试探讨这两个问题。

建基传统的意义

创作的本义就是创新,现代音乐是可以完全离叛传统,为古琴写新曲也可以这样做,得出的作品是用古琴弹奏的音乐,但不一定可以称为“古琴音乐”,这问题类似“中国人写的音乐不一定是中国音乐”,这不涉及对与错,或褒与贬的问题,而是,古琴音乐经历了千年的蜕变,积淀了浩瀚的琴谱和琴论,具备有独特的美学观念、音乐风格和语言,从而表达了深层的艺术境界,“古琴音乐”已不只是用古琴弹奏的音乐,而是具有多层意义的专有名词。一首乐曲称得上是“古琴音乐”,便要与传统琴文化联系得上。

当然,这不是说创作要局限于传统风格。有长远意义的创作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开拓出新领域,让“古琴音乐”这专有名词,有更现代的理解。

开拓者和传统的联系

古琴传统的基础有多个层次,新创作可以与传统文化在某一层次或数个层次上联系,这包括:

(1)指法和音色

古琴多样化指法达成的独特音色变化和细致的表现力,跟其他乐器很不同。新创作的琴曲,在这层次的联系是必需的。作曲家如懂得弹古琴,可以直接订定指法,如果作曲家不熟识古琴,指法可以由演奏者订定。但不论是谁订定指法,最重要是充分利用古琴指法的独特性,否则会削弱古琴的表现力,亦称不上是“古琴音乐”。创新指法,或渗入其他乐器的指法,都可以大胆尝试,但要避免喧宾夺主。

(2)节奏和乐曲结构

古琴音乐的节奏和乐曲结构,跟一般近代的中国民族音乐颇不同,新创作便不应多采用近代的民族音乐风格;现代音乐自由的节奏倒更容易和传统琴曲风格联系得上。创作时参考传统琴曲特别的节奏和结构,再加添新意,效果会更好。

(3)音阶和调式

清朝以来流行的琴曲多用五声音阶羽调或宫调式,和其他民乐分别不大,并非构成古琴曲独特性的因素。故此,新创作不一定要用五声音阶,其他中国民间音阶或现代音乐无调性的手法都可以尝试。明初琴曲一些特殊音阶,作曲家亦不妨作参考。

(4)演奏形式

传统琴曲多是独奏,也有琴箫合奏,后者特点是合奏者声音不会盖过古琴的滑音,否则,听众便领略不到左手细致的音色变化。现代演奏虽然有扩音系统帮助,拓展了古琴和其他乐器合奏的空间,但创作时,仍要很小心声部的平衡,跟写给其他弹拨乐器的合奏曲的配器手法很不一样。

(5)内容和境界

传统琴曲探索深层的艺术境界,追求恬澹平和,及儒道哲学的感性,得出的意境在其他乐种中是少有的。对古琴美学的探讨,明朝徐上瀛在《谿山琴况》归纳了“和静清远、古淡恬逸、雅丽亮采、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二十四况,显示了古代琴家对意境的追求。这意境的追求,成为“古琴音乐”最重要的特色,亦是创作时必需掌握的。这不应视为局限了作曲家的自由发挥,反而,这是对作曲家和演绎者的挑战。香港作曲家的创作,很多都表达中国哲学的题材和境界,古琴在这方面可能比其他乐器更有效果,大家不妨一试。

结 论

据以上分析,要使新创作与传统联系,称得上“古琴音乐”,并非十分困难,发展的空间也很大,风格由完全按照传统,至使用现代手法,只要与琴曲的独特性联系得上,都是可以。香港作曲家较少走民族音乐风格路向,而较多写现代音乐,这是适合发展古琴音乐的。过往十多年,笔者在香港的琴曲创作是孤身上路,这次陈国平和许翔威的诚意参与是个成功的开始,我希望将来会有更多作曲家参加开拓古琴文化,让这中国音乐艺术瑰宝有更深远的发展[3]

后 记(二)

现代音乐与古琴音乐的交汇

节录自〈古琴音乐创作的路向〉,原于《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古琴座谈会》(2006年11月) 作口头报告,载郑培凯、张为群编《古琴的传承与开拓》(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71—76。

运用表面上跟传统琴曲互不兼容的现代手法创作,可以带来新意,不过也会带来一个音乐风格和身份象征的重大改变。这现代与传统的交汇是古琴发展合适的路向吗?

我认为,如果这新的发展并非替代传统,也并非说传统不好而要改革传统,而只是占琴人活动一小部分的另一路向;另外,如果新的发展是利用古琴的特色,是建基于传统古琴文化,和有一个高的艺术性,那么:“为何不可以?”

在此,我们还要探讨几个问题。

新的身份象征

首先,有人会觉得古琴弹奏现代音乐是离经叛道,会引致传统文人身份象征的改变。诚然,现代音乐另有身份象征。但是,新音乐并不是排斥和替代了传统音乐,新的身份象征只是另类的身份。此外,即使一些传统琴人不喜欢听,有听众喜欢听便成了,更可能多了些平常不听古琴的另类听众。听众的圈子扩阔了,新听众更可以由此进一步认识古琴文化。环观中国其他的传统艺术,譬如诗词、书法也有很现代的发展。在现代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只要不是替代了传统,新的发展不应该说是对或错的,而是作曲家、琴人、听众个人的选择。

传统与现代的共融

第二方面,是现代音乐与古琴音乐的交汇。传统琴乐和现代音乐,表面上互不兼容,但实在有很多共通的地方。譬如说古琴的散板和不规则节奏,在现代音乐也很常用。另外就是对个别乐音的多样细微变化的重视、和深层意境的追求,这也是传统琴曲和现代音乐所共通的。当然,两者也有很大的分别,这包括音阶与调性的分别、不协和的音响和新的乐器组合。另外,现代音乐不一定是淡和静的,也不一定有中国风格。我们还要问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一些古老的琴谱有特殊的音阶和写作手法,跟承传自清末的琴曲很不一样,这些是“现代”还是传统?另外就是一些中国古代音乐的元素,在近代的传统中国音乐没有利用。我觉得采纳多少传统元素,用什么风格去创作,也是作曲家个人的选择。

作曲家与琴人

琴人应该怎样跟作曲家配合?首先,应该鼓励作曲家多认识传统古琴文化。另外,琴人不应该先入为主,认定某些乐句不能够弹奏,作曲家天马行空的想象,会带出新的声音组合和意境。琴人设计指法的时候应该适当地运用古琴多元的音色变化,有问题时我们可以向作曲家反映和商讨。聆听者面对新的尝试,亦不要先入为主,应该尝试了解现代音乐。更要明白并非所有的新创作都是成功的作品,如果十个作品有一个是好的创作,可以流传,就很好了。我们应该给新音乐多些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