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古琴音色与琴弦纵向振动的研究成果

古琴音色与琴弦纵向振动的研究成果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弦“金属”噪音的来源看来,这“金属”噪音不是在琴弦基音之泛音列内,从参考书得知[1],这音应与琴弦的纵向振动有关。琴弦张力虽与纵向振动音高无关,但会影响这“金属”噪音之音量。似乎,当琴弦基音的高次倍音接近弦之纵向摩擦音低八度,其“金属”噪音则较响,这可能因高次倍音与纵向振动音之互相影响,引起共鸣。

古琴音色与琴弦纵向振动的研究成果

古琴音乐吸引之处,往往在音色细致微妙的变化,从而表达出深层的艺术意境,这除了靠双手之控制,优良的琴器亦很重要。琴人对琴器之追求,除了是欣赏优雅的外型和古董的历史意义,更重要的就是琴器的音色。一张音色温淳苍古的宋琴,是琴人梦寐以求的乐器大唐雷氏之器,更不用说了。

琴弦的选择

其实,除了琴器,琴弦对音色的影响也很大。传统的琴弦用蚕丝造成,造法亦很讲究,查阜西先生编的《传统的造弦法》便是论述丝弦制造的专辑。用名琴配上冰弦细诉情怀,是人生乐事。不过,用丝弦亦有些烦恼,近年买到的丝弦音高不稳定,容易折断,滑音时摩擦噪音较响等;这三十年来不少琴家转用钢弦,除了是钢弦音量较大,音色较明亮,音色变化较明显外,亦是冀望可以避却以上问题。然而,亦有琴家坚持沿用丝弦,这除是遵照传统,或不喜欢钢弦较明亮的音色,亦因为钢弦也有其本身缺点,其中最重要的,是某些琴用钢弦时岀现不协调的“金属”噪音。

钢弦的烦恼

钢弦的“金属”噪音因琴而异,很多时出现在二弦,其次是一弦和四弦,三弦五弦也会有,六七弦则较少出现。这“金属”噪音强奏时尤其明显;主要出现于空弦弹奏,滚拂时可以令听众觉得另有人在旁敲铁;有时按弦也会出现问题,严重者在按弦滑音时,可于本身音高外出现如口哨般的刺耳声音。奇怪的是同一套钢弦装在不同的琴上,其“金属”噪音可以不同,同一张琴同一套弦在不同时间弹奏亦可能不一样。

仔细听下去,会发觉这讨厌的、有如敲打铁器的感觉,主要来自一个极高而特响的声音,这声音之音高与原本琴弦之基音不一定协调,经过反复试验,我发觉改变琴弦的张力(即调校琴弦的音高)对这“金属”噪音之音高影响很小。这音的音高却相等于另一声音加减小二度:就是用手指轻轻纵向摩擦琴弦的声音,这摩擦声亦不跟琴弦的张力而改变。

钢弦“金属”噪音的来源

看来,这“金属”噪音不是在琴弦基音之泛音列内,从参考书得知[1],这音应与琴弦的纵向振动有关。计算纵向振动频率的方程式显示,这频率与琴弦张力无关,但与弦长成反比,并与琴弦密度之平方根成反比,弹性之平方根成正比。常用的北京钢弦,其一、二弦之纵向摩擦音音高差不多,装在弦长118cm(岳山至龙龈)之大琴上,均比d''' 稍高,这显示造一二弦的材料和缠弦方法可能一样,以致其密度和弹性相同;三至七弦的纵向摩擦音则比f#''' 稍高,亦显示这数弦的材料和缠弦方法一致。

琴弦张力虽与纵向振动音高无关,但会影响这“金属”噪音之音量。弦长118cm 的大琴,一二弦如调在D 或稍高,其空弦“金属”噪音最响;如再向上调,当其32度音比二弦之纵向摩擦音稍高,弦之“金属”噪音则减弱。如将弦由D逐步调低,“金属”噪音会稍弱,直至接近C时又强起来。三四五弦的情况也类似,当调近F#或E,其“金属”噪音较响,五弦调近G#亦一样。

右手手指触弦的位置亦影响“金属”噪音之音量。弦长118cm,二弦如调在标准音D,如触弦在岳山起弦长1/8处(即一徽),“金属”噪音会减弱;一弦如调在标准音C,触弦在1/9处(即一徽稍右),“金属”噪音亦会减小。以上两个情况,触弦处的泛音都是d'',即纵向摩擦音之低八度。三弦如调在E,触弦在1/9处,四弦调在F#,触弦在1/8处,五弦调在G#,触弦在1/7处(即一徽四),情况亦类似,触弦处的泛音都是f#'',即纵向摩擦音之低八度。较小的琴,如弦长110cm,三四五弦调至标准音F、G、A时也一样。

似乎,当琴弦基音的高次倍音接近弦之纵向摩擦音低八度,其“金属”噪音则较响,这可能因高次倍音与纵向振动音之互相影响,引起共鸣。当触弦处的泛音接近纵向摩擦音之低八度,“金属”噪音之音量会减弱,这是由于在倍音音节处弹奏,相关的倍音会减弱,从而减轻对纵向振动音之影响。

当然,琴器本身对此“金属”噪音亦很重要,一些琴一二弦的“金属”噪音特别响,另一些琴则三四五弦的较强,这应是跟琴器的共鸣区有关。

古琴钢弦问题的独特性(www.xing528.com)

其实,古琴丝弦亦有纵向振动问题,苏州粗丝弦的纵向摩擦音,比钢弦的低二至四度,但引发的不协调音之音量较细,虽然对音色有影响,但没有“金属”噪音的感觉,这可能因为丝弦的高次倍音音量较弱,与纵向振动音之互相影响饺细,引起的共鸣便较小。其他大部分用钢弦的中西弹拨乐器,包括外型比古琴大的古筝,其弦振动部分之长度都比古琴短得多,故其纵向振动音极高,琴弦基音的高次倍音与纵向振动音之互相影响便很微。因此,古琴钢弦的“金属”噪音问题是颇独特的。

研究的意义

了解到这纵向振动音的特性,可有以下意义:

1. 琴弦的调校:如果琴的“金属”噪音太响,将琴弦稍调高或调低四分一至半个音,可能将“金属”噪音减小。

2. 弹奏的位置:如果某弦的“金属”噪音太响,找出接近其纵向摩擦音低八度的泛音触弦处,强奏时尽量利用该位置,“金属”噪音会减小。

3. 对琴器音色的评价:同一张琴,如音高调校稍有不同,因“金属”噪音之影响,琴家对琴器的评价可以大异。这亦解释到同一张琴同一套弦在不同时间弹奏,其音色可以不一样。

4. 琴弦的制造:造琴弦的专家如果从钢弦的材料和缠弦方法着手,将一二弦的纵向振动音稍降低少许,即使将大琴调到标准音,其“金属”噪音亦不应太响;如果能将琴弦的高次倍音稍为减弱,减细与纵向振动音之互相影响,引起的“金属”噪音亦应会减小。

展望将来

古琴传统用桐木与梓木斲造,但不少琴采用杉木;琴的形制亦因时而变,唐圆而宋扁。不同的木材与形制造成不同音质和性格的琴器,使古琴的表现力更多样化,只要能符合古琴的艺术要求,我们实在不必拘泥于某种规格。琴弦的选择应是同一道理,钢弦或丝弦不应互相排斥,不同的琴弦可适合不同的乐曲和琴器。传统丝弦以其纯朴细致的音色,绝不可以及不应被替代,但钢弦亦明显有其长处;琴人如两者均掌握,便更能遨游于古琴广阔的艺术天地,及拓展未来。

近年国内不少人钻研斲琴,造出很多优良的新琴,但对琴弦的质素和运用,似乎关注不够。其实,琴弦对古琴音色的影响很大,现时的丝弦和钢弦均未完美,造弦技术尚待改进。古代冰弦的制造技术,现代丝弦制造者尚未掌握;钢弦只用了三十年,虽然受不少琴家喜爱,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纵向振动音便是一个重要课题。但我相信,经各专家学者的努力,改良琴弦是可行的,丝弦钢弦将来在古琴艺术领域中,亦应各占一席位。

原文载《七弦琴音乐艺术》第五辑(1999):29—3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