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中唱道:“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
这两个春天都是决定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刻。第一个春天之后,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富民强国之路,深圳等一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崛起;第二个春天之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的经济有了更强劲的发展,上海重新崛起,成为举足轻重的国际大都市。
1997年,又是在春天,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决定设立重庆直辖市。这预示着重庆在加快中西部发展、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峡工程及库区开发中将承担更加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8.2万平方公里的重庆正成为全国关注的发展大热点。
直辖市的设立,使重庆处在了新的起跑线上,3000万重庆人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三大历史任务,这就是:搞好开发性移民,发展三峡库区经济;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完善城市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作用;探索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发展的新路子。这三大任务是重庆的历史责任,又是重庆面临的难题。
任务及难题之一:开发性移民。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将于今年截流。举世无双的百万大移民任务,80%落在重庆人肩上。库区内将有18个区县、55万亩土地被淹没,其中涪陵市和万县市所在地要淹没一半以上,丰都、巫山、奉节三个县城所在地将全部被淹。移民搬迁任务之重,时间之紧是史无前例的。中央领导同志多次讲,三峡工程能否成功,关键在移民,移民的难度相当大,直接涉及三峡工程的成败。把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搞好开发性移民,使移民真正搬得出、安得稳、能致富,这不仅是重庆人民对三峡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的有力保障,更是重庆人民对国家、对民族、对未来的巨大贡献。
任务及难题之二: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先富带后富,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今正感受到的先富地区由东向西逐步拓展、资源配置西移,正是这一理论的光辉实践。传统的中心城市地位和处于中西接合部的地理位置,使重庆市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承东启西、左右传递的任务,带动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任务的完成,要求重庆一要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和创新能力,技术上有吸收、消化、开发、转化的能力,观念上要有突破,要为改革开放创造新鲜经验;二要具有中心城市的聚散功能,既能完成大规模的商品流通和物资聚散,又要成为资本、技术、人才、信息流动的中心;三要具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和服务功能,为国内外各种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提供必要的交通运输、中介咨询、会务展示等多种服务。重庆目前的综合实力和城市功能离完成这一任务还有相当差距。
任务及难题之三:大城市带大农村。这是重庆的市情所决定的。重庆共有人口3000万,是名符其实的特大城市。重庆又辖有43个县级行政单位,农村人口2400多万,人口之多,农村之广举世无双。农村人口中贫困人口300多万,占全市人口的10%以上,是全国贫困人口与总人口之比的2倍还要强。城市带农村,就是要加快农村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的建设,改变其封闭状况,让农村的资源优势尽快转变为经济优势。就是要使贫困人口在本世纪内脱贫,使相当多数的农民达到小康水平。完成这种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探索性任务,不仅能使重庆的城乡经济一起发展,共同富裕,而且为我国农村的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进程提供经验,为缩小地区差距,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供经验。
此外,重庆还面临另一个难题:保持生态平衡和治理环境污染。重庆是位于库区的老工业基地,防治污染的设施和能力不足。三峡成库后,水流减缓,自净能力下降,水质污染问题将十分突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三废”排放必然增加,治理环境污染的任务更重。要把全市特别是库区建设成为山清水秀、环境优美的生态经济区和社会文明区,加快全市和库区城乡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的治理刻不容缓。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经济、社会得到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完成上述任务既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三步走”战略部署和梯度转移战略的需要,赋予重庆的重任,也是重庆自身发展的需要。重庆正根据区域中心的定位,重新设计自己。我们将着力构筑长江上游经济高地,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我们将利用行政体制向上位移的机遇吸引外部资金,扩大增量资产,尽快形成长江上游新兴产业群。我们用行政这只有形的手,规划整个区域的产业布局,形成区域分工明确的多圈式经济结构。我们将重新规划城市布局,建设“金字塔”形城镇体系,为城市带农村挂上联动链条,扩大和完善主城区的各项功能,建设星罗棋布的中小城镇,加强它们与高一层城市的联系,直接带动农村城市化进程。(www.xing528.com)
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来了,但机遇不等于发展,机遇与困难并存。仅仅沉浸于成为直辖市的激情或者仅有抓住机遇的愿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保持应有的冷静,对我们的实力、差距和历史责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首先,作为大城市大农村的重庆,经济实力并不算很强。199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17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作为老工业基地的重庆,拥有工业企业7600多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600余亿元,有相当的资产存量。但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困难,在我们重庆尤其是在一些国有企业反映得非常突出。去年1至10月份,全市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亏损面42%。比如,纺织行业27家企业,就有26家亏损;再如化工行业,70年代以前的老产品占70%,只有20%的产品质量和消耗指标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其次,产业结构不合理。重庆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比是25∶42∶33。作为中心城市,应该是商品的集散地,生产要素的集散地,33%的第三产业显然不能适应需要,不能很好发挥辐射作用。在80年代,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就达到48%。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迫在眉睫。重工业是重庆的优势,轻工产品也曾经在西南地区很有市场。如今重庆的轻重工业的比例为36∶64。轻工业尽管有奥妮化妆品、重庆啤酒、兆峰陶瓷、北碚玻璃、冷酸灵牙膏等“五朵金花”,但还是显得过轻,适销对路的低档产品没搞好,高档产品没开发出来,80%的市场被外地轻工产品占领。加快轻工业的发展,支持乡镇企业,包括鼓励私营企业和引进外地企业来投资、来联合,也是重庆面临的任务。
其三,加快中西部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开发是重庆的机遇,但这机遇并非重庆独占。相关的内陆城市同样面临这种机遇,甚至可能捷足先登。重庆的周边城市也可能抓住机遇,迅速崛起,使重庆作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受到挑战。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加快发展,才能使重庆经济中心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明显、更加突出,才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厚望。
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设立重庆直辖市,并不是因为我们已经做出了十分突出的成绩,而是为了实践邓小平同志关于东西部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的伟大战略构想,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大格局的需要作出的重大决策。重庆并无老本可吃,相对于原有的京、津、沪三个直辖市来说,无论是综合实力,还是城市功能,我们都有相当明显的差距,面临的问题更复杂,发展的任务更艰巨。即使与有的计划单列市相比,重庆也没有什么突出优势,正如有人所指出的那样:论城市建设比不上大连,论经济实力比不上广州,论发展速度比不上深圳,我们唯有奋起直追才能后来居上。
机遇伴随着挑战,发展中必然会有难题。明确了肩上的任务和面临的难题,认识到重庆的家底和差距不是要在机遇面前退却,在困难面前妄自菲薄,而是要有负重自强、励精图治的思想准备,要有开拓奋进、苦干实干的实际行动。勇敢地承担起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重大历史责任,开创重庆的美好未来,是重庆3000万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举全市之力,上下拧成一股绳,万众一心,群策群力,我们的明天无比辉煌。
【注释】
[1]本文原载于《重庆日报》,1997年3月25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