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抓住机遇,乘势前进-重庆直辖市设立盛会讲话

抓住机遇,乘势前进-重庆直辖市设立盛会讲话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今天,重庆各界代表在这里隆重集会,表达全市3000万人民衷心拥护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建设好重庆直辖市的决心,深切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厚爱。设立重庆直辖市,中央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重庆在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抓住机遇,乘势前进-重庆直辖市设立盛会讲话

蒲海清

同志们:

正当全市人民努力实现跨世纪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批准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议案。这是党和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加快三峡工程建设和库区开发的一项重大决策,是重庆人民政治生活史中光辉的一页。今天,重庆各界代表在这里隆重集会,表达全市3000万人民衷心拥护党和国家的英明决策,建设好重庆直辖市的决心,深切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厚爱。我们决心珍惜设立直辖市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更加努力地搞好各项工作,信心百倍地完成党和人民交付的历史使命,决不辜负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殷切希望。

重庆是一座具有3000多年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重庆得名已有800多年,随着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世世代代重庆人民的艰苦创业和执着追求,使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水陆交通枢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重庆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经济实力和城市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在世纪之交的新时期,重庆又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面临着加快发展的良好环境。我们要乘重庆成为第四个中央直辖市的东风,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以浦东为“龙头”重庆为“龙尾”的长江经济带开发开放、建设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和开展库区开发性移民的有利时机,发挥重庆地处长江经济带、东西部地区接合部、三峡库区核心地带的区位优势,充分利用经过多年发展形成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力量较强、商贸流通发达、自然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发扬重庆人民勤劳、勇敢、智慧,敢于向穷山恶水挑战的坚强斗志和革命烈士培育出的“爱国、奋斗、团结、奉献”的红岩精神,为重庆跨世纪的建设发展谱写新的篇章。

设立重庆直辖市,中央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重庆在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用、“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同时,把库区移民和扶贫的重担交给了我们,使我们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要十分冷静地掂出这一历史责任的分量,清醒地看到前进中面临的许多困难和矛盾。要在12年左右时间完成三峡库区史无前例的百万移民任务;要解决好3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要优化产业结构,从整体上搞好国有经济;要保护和治理好环境,保持生态平衡;要探索大城市带大农村的新型管理体制,走出一条城乡共发展、共繁荣的新路子等等,项项任务都是相当艰巨的。而目前重庆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与许多兄弟省区比较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与京、津、沪三个直辖市相比差距就更大。历史的纵向挤压,现实的横向挑战,迫使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拼搏创新,精诚团结,负重自强,才能完成这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重庆未来发展具有美好的前景。张德邻同志在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小组会上对重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作了全面的阐述,就是要遵照江泽民同志关于“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要求,大力加强中心城市建设,把主城区建成经贸、金融、科教信息三个中心,交通、通信两个枢纽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三峡库区建设新型的产业群;把全市建成具有沿江开发开放特色的现代化大都市,成为经济蓬勃发展、人民富裕幸福、生态环境美的生态经济区和社会文明地区。

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邓小平同志是我党我军我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留给我们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主持制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中国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富民强国的科学指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集中反映,代表了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要更高地举起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联系重庆建设和发展实际,牢牢把握好邓小平同志关于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思想;关于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不争论、大胆试、大胆闯的思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的思想;关于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关于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的思想。用这些闪光的思想指导我们实践,把重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重庆经济振兴和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要在拥有3000万人口、幅员8.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建设具有中国内陆特点的城市,是一项伟大的探索试验,唯有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和胆略推进改革开放,才能担当起这一重任。我们要用全新的理念去认识新时期改革开放的新特点,用全新的思路去探索搞活城市和农村经济的新途径,用全新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去推动生产力的大解放和大发展。重庆必须成为一个全面开放性的国际大都市。我们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对外开放。要充分发挥重庆内陆口岸和沿江开放城市的作用,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更加开明的思想、更加开放的政策、更加完善的服务,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把三峡库区到成渝高速公路一线建成长江上游对内对外开发开放的走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是兴市之举。全市上下都要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潮流,不断开创重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要紧紧依靠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困难,开拓前进。重庆是3000万巴渝儿女的重庆,重庆光明美好的前程要靠全市人民的辛勤劳动来创造。振兴和建设好新重庆,我们既要积极争取中央的支持,争取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援,更要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和聪明的智慧。重庆人素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坚强斗志和革命锐气。重庆人民曾经涉改革开放之先河,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过贡献。在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奋进中,黔江人民创造了“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黔江精神,为脱贫致富树立了榜样。我们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继续发扬光大重庆人民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把重庆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央直辖市。尽管我们目前存在较大的差距,前进中还面临不少的困难,但我们要有志气、有决心、有勇气,牢固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过几年紧日子的思想。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负重自强,不甘落后,迎头赶上,奋力争先。要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团结,加强干部群众的团结,加强地区之间的团结。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全市人民要在中共重庆市委的领导下,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劲,苦干实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加快重庆振兴和发展步伐。(www.xing528.com)

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思想解放、作风过硬、求真务实、廉洁高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搞好重庆各方面的工作同样如此。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要求干部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讲政治、讲正气、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始终同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认真贯彻执行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牢记党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工作责任心,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当先锋,在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做骨干。所有干部都要努力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管理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知识,努力使自己具有真才实学,成为精通业务技能、适应本职岗位需要的专门人才。各级干部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说真话,办实事,实事求是;要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人民的公仆。要立党为公清正廉洁,忘我勤奋地工作,雷厉风行地办事,堂堂正正地做人,高效率、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唯有如此,才能担当起党和国家交予重庆市的历史重任。

实干兴邦,空谈误国。现在,重庆的行政体制已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了,但我们的经济水平、城市功能、社会风貌、领导管理能力和人的素质等离直辖市的要求相差尚远。机遇和困难并存,我们既要看到困难,又不能妄自菲薄,既要看到机遇,又不能盲目乐观。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党的方针政策已经明确,中央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已尽了很大努力,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实干、实干、再实干,始于实干,兴于实干!我们只能靠实干、苦干,才能做到一年起步,五年振兴!只有用我们的双手去实干、苦干,才能不断改变我们的面貌。我们只有实干、苦干、扎扎实实地干,才能通过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把重庆建设成为一流的直辖市。

滚滚长江东流水,洗净古城满眼春。同志们,在我们迈向21世纪的道路上,在建设现代化事业的伟大进程中,在我们获得历史性机遇的喜悦中,我们不能忘记肩上的责任。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紧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锲而不舍的精神、披荆斩棘的勇气、埋头苦干的作风去克服前进中的各种困难,如奔腾的长江,乘风破浪,乘势前进,把新重庆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长江上游和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

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

【注释】

[1]本文原载于《重庆日报》,1997年3月20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