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繁露:郊祭的重要性与古人对天的敬畏

春秋繁露:郊祭的重要性与古人对天的敬畏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再次以天与天子的父子关系,强调郊祭事天之重要。《春秋》之义,国有大丧1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2之礼也。2地:应为衍文,郊祭祭天,不祭地。古人敬畏上天而重视郊祭到了这样的程度。六师,又称六军。译文文王接受天命而称王天下,首先举行郊祭然后才敢行天子之政事,而发兵征伐崇国。

春秋繁露:郊祭的重要性与古人对天的敬畏

导读

本篇继续论述郊祭礼的重要性,将郊祭与宗庙祭祀丧事停止与不停止对比。其余宗庙祭祀遇丧事则停止,郊祭则不停止,论证郊祭的重要。又再次以天与天子的父子关系,强调郊祭事天之重要。文中关于国家财政有限,百姓贫苦,应不应废止郊祭的辩论,似为应当时反对观点而发,应为当时争论的记录。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1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2之礼也。父母之丧,至哀痛悲苦也,尚不敢废郊也,孰足以废郊者?故其在礼亦曰:“丧者不祭,唯祭天为越丧而行事。”夫古之畏敬天而重天郊,如此甚也。今群臣学士不探察,曰:“万民多贫,或颇饥寒,足郊乎?”是何言之误!天子父母事天,而子孙畜万民。民未遍3饱,无用祭天者,是犹子孙未得食,无用食4父母也。言莫逆于是,是其去礼远也。先贵而后贱,孰贵于天子?天子号天之子也,奈何受为天子之号而无天子之礼?天子不可不祭天也,无异人之不可以不食父。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为可。今为天之子而不事天,何以异是?是故天子每至岁首,必先郊祭以享天,乃敢为地5,行子礼也;每将兴师,必先郊祭以告天,乃敢征伐,行子道也。

注释

1大丧:指君王的父母死亡。2地:应为衍文,郊祭祭天,不祭地。3遍:普遍。4食(sì):给……吃,供养。5为地:祭地。

译文

《春秋》的原则是,国家遇到重大的丧事,就要停止宗庙的祭祀,却不停止郊祭,不敢因为父母的丧事,废弃侍奉上天的礼节。父母的丧事,是极其悲哀痛苦的,尚且不敢随意废弃郊祭,还有什么事可以废弃郊祭呢?所以在礼仪上也说:“有父母之丧的人不祭宗庙,只有祭天不受丧事影响照常进行。”古人敬畏上天而重视郊祭到了这样的程度。如今群臣和学者们不探察其中的原因,就说:“百姓贫困的多,有的还非常地饥饿寒冷,还值得去祭天吗?”这是多么错误的言论!天子像侍奉父母一样侍奉上天,像对待自己的子孙一样畜养百姓。百姓还没有普遍实现温饱,就不去祭祀上天,这就如同子孙没有东西吃就不用给父母吃一样。没有比这种言论更悖逆常理的了,这种说法非常地不合礼。礼要把尊贵的放在前面,而低贱的放在后面,谁能比天子更尊贵?天子号称是天的儿子,为什么接受了天子的称号,却没有天子的礼节?天子不可以不祭祀天,跟人不能不赡养父母没有区别。做人的儿子却不侍奉父亲的,天下没有谁能认可。如今作为上天之子却不侍奉上天,和这有什么区别呢?所以天子每到年初,一定先举行郊祭而享祀上天,然后才敢祭祀地神,是行儿子之礼;每次要发兵出征,一定首先举行郊祭禀告上天,才敢去征伐,是行儿子之道。(www.xing528.com)

文王受天命而王天下,先郊乃敢行事,而兴师伐崇。其《诗》曰1:“芃芃棫朴2,薪之槱之3。济济辟王,左右趋之。4济济辟王,左右奉璋5。奉璋峨峨6,髦士攸宜7。”此郊辞也。其下曰:“淠彼泾舟8,烝徒楫之9。周王于迈,六师及之10。”此伐辞也。其下曰11:“文王受命,有此武功,既伐于崇,作邑于丰。”以此辞者,见文王受命则郊,郊乃伐崇,伐崇之时,民何处央12乎?

注释

1其《诗》曰: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棫(yù)朴(pò)》。2芃芃(péng péng)棫朴:芃芃,草木盛长的样子。棫,白桵,一种丛生小树,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可食。一说为柞树。朴,一种落叶乔木,叶椭圆形,树皮可药用。3薪之槱(yǒu)之:把棫树朴树砍下来作柴火,堆起来焚烧祭天。槱,将薪柴堆积起来。4济济辟王,左右趋之:诸侯们恭敬地在天子左右来回奔走以助祭。济济,恭敬的样子。辟王,指诸侯王。5奉璋:捧着玉璋。璋,玉器、礼器的一种,状如半圭。6峨峨:仪容盛壮的样子。7髦士攸宜:俊杰之士所适宜做的。髦士,俊杰之士。8淠(pì)彼泾舟:船只在泾水上行走。淠,船在水中行进的样子。泾,泾水,发源于甘肃,流入陕西,与渭水汇合。9烝徒楫之:众多的船夫划动船桨。烝徒,犹众人。烝,众多。楫,船桨。这里指用桨划船。10六师及之:六师军队跟随着他。六师,又称六军。按礼,春秋天子有六军,诸侯有三军。11其下曰: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文王有声》。12处央:处于灾祸中。央,通“殃”,灾祸。

译文

文王接受天命而称王天下,首先举行郊祭然后才敢行天子之政事,而发兵征伐崇国。《诗经》说:“茂盛的棫树和朴树,砍伐下的薪柴堆积着焚烧。恭敬的诸侯王,在天子左右奔走助祭。恭敬的诸侯王,在天子左右捧着玉璋。捧璋之人仪容壮美,俊杰之士最适宜做。”这是郊祭时的祝辞。下面又说:“船只行驶过泾水,众人用桨齐划船。周王前往去征伐,六军紧紧跟随他。”这是征伐时的歌辞。下面又说:“文王禀受天命,有了重大武功,在征伐崇地之后,在丰地修筑城邑。”从这段诗文,可以看出文王接受天命后就举行了郊祭,郊祭之后才敢征讨崇国,这样攻打崇国,他的百姓怎么会承受灾殃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