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繁露》解读孔子的符瑞与王道政治理念

《春秋繁露》解读孔子的符瑞与王道政治理念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导读本篇篇名为符瑞,实际上指讲“西狩获麟”为孔子承受天命一事,所以董仲舒所说的符瑞并非为权力献媚,而是为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确立权威性。篇中再次强调孔子作《春秋》是为王道的提出,这一王道既是对先王之道的延续,也是对天道的秉承。有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西狩获麟1,受命之符2是也。8注释1西狩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载,“春,西狩获麟”。然后孔子假托《春秋》的名分矫正不端正的世事,以此表明改制的大义。

《春秋繁露》解读孔子的符瑞与王道政治理念

导读

本篇篇名为符瑞,实际上指讲“西狩获麟”为孔子承受天命一事,所以董仲舒所说的符瑞并非为权力献媚,而是为儒家王道政治理想确立权威性。篇中再次强调孔子作《春秋》是为王道的提出,这一王道既是对先王之道的延续,也是对天道的秉承。文末提到君主与宰相共同统领百官的说法,与黄老诸篇君主独具权势,臣子唯知效忠不同。

有非力之所能致而自至者,西狩获麟1,受命之符2是也。然后托乎《春秋》正不正之间,而明改制之义。3一统乎天子,而加忧于天下之忧也,务除天下所患。而欲以上通五帝,下极4三王,以通百王5之道,而随天之终始,博6得失之效,而考命象之为,极理以尽情性之宜,则天容遂矣7。百官同望异路,一之者在主,率之者在相。8

注释(www.xing528.com)

1西狩获麟:《春秋》哀公十四年载,“春,西狩获麟”。依《公羊传》说,麒麟为仁兽,而出现于乱世,被狩猎者捕获,引发孔子“吾道穷矣”的感伤,作《春秋》遂于此搁笔。2符:征兆。3“托乎《春秋》”至“之义”:孔子托名《春秋》矫正不端正的世事,来显明改制的大义。4极:同“及”,达到。5百王:依苏舆《义证》,当指“五帝三王以前,九皇六十四民之类”,都是传说中的圣王。6博:博得,博取。7天容遂矣:容,面目。天容,指天象。遂,达成。8“百官”至“在相”:疑为他篇脱文。

译文

有不是人的力量所能达到的而自己来到的事,如在鲁国西边狩猎,捕获一只麒麟,这是孔夫子接受天命的征兆。然后孔子假托《春秋》的名分矫正不端正的世事,以此表明改制的大义。万事统管于天子,对天下的忧患就更加忧虑,致力于铲除天下的忧患。而想要向上通于五帝,向下达于三王,以此贯通百王的治国之道,而跟随于天道的终始,博取得失的效验,考察天命征象的含义,极尽道理以尽显人的善良情性,天象(显现的目的)也就达成了。百官道路相异而瞩望相同,统一他们的是君主,率领他们行路的是宰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