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本篇所谓的“正贯”,是指贯通于《春秋》记事的大义。春秋笔法纷繁复杂,而贯通其间的道理却是一致的,篇中即详述春秋的不同用辞笔法中蕴含的大义原则。如差贵贱、别绝属(分辨当为与不当为)、明职分、载贤良、应变化、顺伦类等,要能了解百姓的性情状况,才能引导教化,君民和谐,才能实现天下大治。
《春秋》,大义之所本耶!六者之科1,六者之旨2之谓也。然后援天端3,布流物,而贯通其理,则事变散其辞矣。故志得失之所从生,而后差贵贱之所始矣;论罪源4深浅,定法诛,然后绝属之分别矣5;立义定尊卑之序,而后君臣之职明矣;载天下之贤方6,表谦义7之所在,则见复正焉耳;幽隐不相逾8,而近之则密矣,而后万变之应无穷者,故可施其用于人,而不悖其伦矣。
注释
1六者之科:六种类别。2旨:意旨,意图。3天端:天道的端始。4源:当作“原”,追究、推究。5绝属之分别矣:绝,断绝。属,连续。应该断绝还是应该延续的区分就清楚了。6贤方:贤良方正的人。7谦义:谦让的美德。他本作“兼义”,即道义。义,在这里指美德。8逾:遥远。
译文
《春秋》,是大义的根据啊!有六种分类,讲的是六种不同的宗旨。然后援引天道的端始,散布于流动的万物,而贯通其间的道理,在所记录的史事中变化分散的各类用辞里。因此记载得失产生的来源,然后能区分贵贱差别的来由;根据罪行程度的深浅,依法确定惩罚,然后就能明确应该断绝和继续的行为的区别;树立大义以确定尊卑的次序,然后君臣的职分就清楚了;记载天下贤良方正之人,表述谦让美德所在之处,人们的认知就能恢复正道;对幽隐之事不要远离,靠近就可以知晓其隐秘,然后就可以应对变化万千、无穷无尽的事物,因此可以将其施用于各色人物,而不违背其伦类了。(www.xing528.com)
是以必明其统1于施之宜。故知其气矣,然后能食2其志也;知其声矣,而后能扶其精也;知其行矣,而后能遂其形也;知其物矣,然后能别其情也。故倡而民和之,动而民随之,是知引其天性所好,而压其情之所憎者也。如是则言虽约,说必布矣;事虽小,功必大矣。声响盛化运于物3,散入于理,德在天地,神明休4集,并行而不竭,盈于四海而讼咏5。《书》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6乃是谓也。故明于情性,乃可与论为政,不然,虽劳无功。夙夜是寤,思虑惓7心,犹不能睹,故天下有非者。三示当中,孔子之所谓非,尚安知通哉?8
注释
1统:统类,统领纲要。2食(sì):养,培养。3声响盛化运于物:声响盛化,语言教化。盛化,美好的教化。物,当指民。4休:美好,吉庆。5讼咏:即“颂咏”,歌颂。6“八音”至“以和”:出自《尚书·舜典》。八音,指以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材料制造的乐器,是古代乐器的统称。克,能。谐,和谐。夺,失掉。伦,次序。7惓(juàn):疲倦,劳累。8“三示当中”至“知通哉”:“三示当中”文义不通,当作“三不当乎”。三指上述性情、言语、行事三事。三者不当,是孔子所非议的,怎么还能说是通达治国之道呢?
译文
因此一定要明了适宜于施治的统领纲要。知晓他的气质,然后才能培养他的意志;知晓他的语言,然后才能扶助他的精神;知晓他的行动,然后才能成就他的形体;知晓他的事情,然后才能辨别他的情感。因此能够倡导什么百姓就附和响应什么,行动什么百姓就跟随什么,这是因为知道引导人们天性所喜欢的,而抑制人们情感所憎恶的。这样就会政令虽简约,内容却一定可以流布很广;事情虽然小,功业却一定很大。语言教化运行于万民当中,散布于各种事理之中,德行存在天地之间,神明美好地汇集,各种举措同时施行而不竭尽,充盈于四海而天下都歌颂吟咏。《尚书》说:“各种乐音都能和谐,不失掉节奏次序,神与人都能和谐相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只有明了人民性情的人,才可以同他谈论如何为政,否则,即使勤于劳作也得不到功劳。日夜不眠,也只是思虑而令身心疲惫,还是不能发现要领,所以天下会有人批评。三个方面做得都不恰当,为孔子所批评,还能说他通晓治国之道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