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春秋繁露》揭示王道实现的关键与《春秋》终结祸患

《春秋繁露》揭示王道实现的关键与《春秋》终结祸患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照周礼,诸侯不是朝觐周天子的时候不能离开国境,所以《春秋》记载会盟,多是表示憎恶的意思,因为诸侯自作主张结盟,违背礼制。本篇重点并不在批判会盟,而是强调王道的实现要以绝细恶为前提,提出天下无患、人性善、风化清廉、王道兴盛的理想政治实现阶梯,并强调《春秋》具有绝细恶、正是非的功能。贵除天下之患,故《春秋》重而书天下之患遍矣。重视铲除天下祸患,所以《春秋》也重视并详尽周遍地记载天下的祸患。

《春秋繁露》揭示王道实现的关键与《春秋》终结祸患

导读

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收录本篇标题作“会盟要”。依照周礼,诸侯不是朝觐周天子的时候不能离开国境,所以《春秋》记载会盟,多是表示憎恶的意思,因为诸侯自作主张结盟,违背礼制。本篇重点并不在批判会盟,而是强调王道的实现要以绝细恶为前提,提出天下无患、人性善、风化清廉、王道兴盛的理想政治实现阶梯,并强调《春秋》具有绝细恶、正是非的功能。

至意虽难喻1,盖圣人者贵除天下之患。贵除天下之患,故《春秋》重而书天下之患遍矣。以为本于见天下之所以致患,其意欲以除天下之患,何谓哉?天下者无患,然后性可善;性可善,然后清廉之化流;清廉之化流,然后王举道,礼乐兴,其心在此矣。《传》曰:“诸侯相聚而盟。”君子修国曰:此将率为也哉。2是以君子以天下为忧也。患乃至于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细恶不绝之所致也。辞已喻矣,故曰:立义以明尊卑之分;强干弱枝以明大小之职;别嫌疑之行,以明正世之义;采摭托意3,以矫失礼;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以纯其美;别贤不肖,以明其尊。亲近以来远,因其国而容天下,名伦等物4,不失其理。公心以是非,赏善诛恶而王泽洽5,始于除患,正一而万物备。故曰大矣哉其号,两言6而管天下,此之谓也。

注释(www.xing528.com)

1至意虽难喻:至意,极致高明的深意。喻,明白、理解。2此句当作“君子曰:此将率为修国也哉。”意思是,君子认为:这是要率众修治自己的国家。3采摭(zhí)托意:摭,拾取。择取历史事件来寄托心意。4名伦等物:给人事安立名号伦理等级秩序。5洽:遍及,普遍。6两言:指“褒贬”二字。

译文

圣人极致高明的深意虽然难于明白,但大概圣人是会重视铲除天下祸患的。重视铲除天下祸患,所以《春秋》也重视并详尽周遍地记载天下的祸患。认为将展现天下之所以招致祸患的原因作为根本,意在想要铲除天下的祸患,这是什么意思呢?天下没有祸患,然后人性才能成善;人性成善,然后清廉的教化才能流行;清廉的教化流行,王道才能施行,礼乐才能兴盛,圣人的用心就在这里了。《公羊传》说:“诸侯聚会盟誓。”君子认为:这是要率众修治自己的国家。所以君子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所忧虑的事。祸患达到三十六位君主被弑杀,五十二个国家被灭亡,这是由于没有断绝小的恶行的结果。言辞已经表达清楚了,因此说:建立正义以辨明尊卑的区别;使树干强大使树枝弱小,以辨明上下的职责;区分有嫌疑的行为,以彰明匡正社会风气的道义;择取史事以寄托自心,以此矫正失礼的行为;善事不因其小就不列举,恶事不因其小就不消除,以使美德更纯净;区别贤能和无能的人,以表明尊重贤者。亲近身边的人以招徕远方的人,借自己的国家而包容整个天下,安顿人伦名号秩序,不失固有的理序。以公心来正是非,奖赏善行而诛讨恶行,君王的恩泽就能流布天下,从铲除祸患开始,起始端正了,所有事都会完备。所以说《春秋》的名号真是伟大,褒、贬两个字就可以管理天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