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工智能:福音还是灾难?

人工智能:福音还是灾难?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量子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交叠发展,是人类走向数字文明的技术保障。数字文明时代是公正、公平、公开的,世界各国具有在人工智能领域平等竞争的权利。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将带来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加速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又一次社会结构调整的契机。这个由人与自然构建的现代社会,正在逐渐变成基于人、自然、人工智能“金三角”框架的未来社会。

人工智能:福音还是灾难?

人类凭借着自身的智慧成为全球生态系统中唯一的重要因素,驱动全球变化。人工智能是人类在改善生存环境、优化生活品质、提高生产效率等适应自然过程中的产物,是满足人类需求的重要技术形态。智人的出现改写了自然的物竞天择和传统的规则体系,突破了地球上各个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界,将生命形式从有机领域延伸至无机领域。[34]

(一)人工智能的四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计算智能。1950年至1980年,计算机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快速提升,实现了计算智能和快速存储,攻克了人类面临的诸多貌似需要智慧解决的问题,如迷宫问题、智力游戏、国际象棋等。[35]图灵测试是这一阶段最著名的研究成果,它将人与机器隔离开来,并成为测试人工智能的重要手段。虽然此时的计算智能只能解决一些基础问题,但并不能阻止科技产品的出现。ARPANet也称阿帕网,被称为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计算机网络雏形,首次实现了计算机历史上的第一则数字数据传输。计算智能创造的种种经济价值局限在高科技产业和数字世界[36],因此,人类意识到,要想利用人工智能解决现实问题仍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第二次浪潮:感知智能。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传统行业与人工智能的结合是这一阶段最为瞩目的成就。人工智能以知识为支撑,以需求为灵魂,以规则为骨架,不断迭代更新,实现了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智能。自动驾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传感器实现对外部人、车、物之间距离、朝向和速度的判断,把信息传送至智能感知模块进行计算和处理。百度谷歌的感知智能技术引领了人工智能第二次潮流。摩根士丹利给谷歌Waymo[37]市值估价为1750亿美元,以此为参考,百度Apollo的市值将是300亿~500亿美元。感知智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智能应用、终端换代和金融经济等现实问题,但依旧存在“知识获取瓶颈”。

第三次浪潮:认知智能。21世纪是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科技巨头凭借雄厚资源和大兵团作战能力,雄踞龙头,通过推出沃森系统、AlphaGo(阿尔法围棋)系统等智能产品,带来了第三次浪潮。[38]目前,机器与人类最大的差距在于认知智能,这也是各大科技巨头在迫切寻找突破的领域。[39]知识图谱的符号主义和深度学习的连接主义携手为实现认知智能提供了可能,它们把现实世界转变成可量化、可分析、可计算的数字世界,如小米的“小爱同学”、阿里巴巴的“城市大脑”、Face++的人脸识别,无一不在彰显认知智能的可实现、可应用和可发展。一旦实现认知智能,人类熟悉的生活模式和社会模式都将改变,现实的物理世界将数据化。

第四次浪潮:超级智能。“人类面临一次量子跃迁,面对的是有史以来最强烈的社会变动和创造性的重组。”[40]2019年10月,谷歌成功演示用53量子比特组成的处理器,让量子系统花费约200秒完成传统超级计算机要1万年才能完成的任务。[41]可以预测,与人类智慧、能力相当的强人工智能以及各方面都超越人类数亿倍的超人工智能将会陆续出现。未来是超级智能时代,AI+QI=SI(人工智能+量子智能=超级智能)。量子智能与人工智能的交叠发展,是人类走向数字文明的技术保障。在超级智能时代,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都将改变,人类还没有清楚认识这一事实,却已身陷于变革浪潮之中。

(二)福音降临:人工智能正在进行时

从传统思维出发,资源分配、道德水平、经济收入等都存在着高低之别、先后之分,但随着人工智能浪潮的来临,一切都回到重混状态。人类社会在经历过工业革命世界大战和无数次变革与动荡之后,越来越认识到个人的自由、安定和发展离不开政府与社会的高效、公正。[42]纵观当今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在不断缩小,可以看到一股即将冲击全球经济、使地缘政治天平倾向中国的技术潮流。[43]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应用,美国传统公司在商业领域做得很好,而中国则是在民生方面表现出色,虽然两种模式和策略不同,但必定会在未来分出高下。数字文明时代是公正、公平、公开的,世界各国具有在人工智能领域平等竞争的权利。(www.xing528.com)

人类的衣食住行、复杂的社会关系、丰富的自然资源都被数据化,所产生的数据量将逐步超过现有互联网所能存储的数据量。数据智能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钥匙,通过大数据引擎、深度学习、机器学习等技术,数据智能对海量的数据进行清洗、分类、计算等处理,智能化配置其传输、应用和存储等,挖掘出数据中蕴含的最大价值。人工智能不会受到巨大的数据量的约束,也不会受物理装备的限制,与人类一起解决譬如癌症、气候变迁、能源、经济学、化学、物理学等诸多方面的全球难题。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发展,将带来生产力水平和生产效率的极大提升,加速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

人工智能已经应用到社会各领域,带来了又一次社会结构调整的契机。[44]人工智能为数字文明时代的人类社会提供了强大支撑,让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智能出行、智能家居、智能穿戴、智能医疗、智能法庭等已经运用到人类社会中,社会智能化的道路已经铺好。在搜索领域,人工智能不依赖于一个固定的知识库或受限于一般检索,它将来自许多数据源的可用信息关联起来[45],并按照人类的需求进行排序,从而使人类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最有用的信息。在交通领域,谷歌做过的一个实验表明,如果让90%的汽车变成无人驾驶,车祸将从600万起降到130万起,死亡人数大幅度减少,同时,无人驾驶还能避免人为的交通堵塞。[46]人工智能正向人类社会输送源源不断的“原力”。

(三)奇点临近:人工智能发展的隐忧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越来越先进,它日益替代了人类大量的传统体力劳动,并且适应得很快。[47]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发布的报告预测,到21世纪30年代初,美国38%的就业岗位会受到自动化的威胁,英国的这一比例是30%,德国是35%,日本是21%。[48]越来越多的就业岗位被机器取代,未被取代的岗位将由脑力更智能、体力更强的人类胜任。这个由人与自然构建的现代社会,正在逐渐变成基于人、自然、人工智能“金三角”框架的未来社会。这与现有的社会结构及其内部分配秩序并不相容,潜在地意味着现有的社会体系需要升级,否则会带来人类内部的剧烈冲突。

面对人工智能,所有领域都难以躲开其带来的剧烈冲击。人工智能不是天然秩序的一部分,而是人类创造力的产物,有可能使得人类的状况变得更糟。[49]法律制度是维系社会稳定和安全的重要准绳,而现有法律制度对人工智能束手无策,传统的规则逐渐失灵,制度机制风险将接踵而来。人工智能不仅挑战着当下的法律规则、伦理规则和社会秩序,还凸显出现有法律体系的缺陷,特别是现有法律在人工智能领域仍存在空白。因此,人类不仅需要给人工智能以法律关怀,还需要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设定限制和责任,从而确保它是为人类造福而不是毁灭人类。[50]

谷歌技术总监、未来学家雷·库兹韦尔提出了著名的“奇点理论”:“技术会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实现爆发式增长,并突破一个临界点,这就是‘奇点’。到了那个时候,人类文明将会被人工智能彻底取代。”[51]规范奇点、经典理论奇点、经济奇点、社会形态奇点、技术奇点等奇点危机或将来临[52],人类命运遭受着巨大威胁。人类能成为地球上的支配物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类的智慧超越了其他物种,人工智能原本是人类构思创造的身外之物,如果“智人”的智慧超越人类,则预示着人工智能将与人类抢夺支配权。到了那时,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就显得力不从心,有时甚至是疑惑、迷茫和无助。[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