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解决3个问题:(1)在课堂实践中第一语言(L1)、第二语言(L2)、第三语言(L3)扮演的角色;(2)利益相关者对三语教学的认知和态度;(3)影响凉山三语教育政策实施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调查以下问题:
第一,凉山不同地区的不同学校的课堂语言分配属于哪种语言类型?
第二,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何看待第一语言(L1)、第二语言(L2)、第三语言(L3)的重要性?
第三,影响凉山地区三语和三语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为使同一地区内的数据及不同地区间的数据具有可比性,根据人口分布、地理、社会经济情况选取几个县作为样本,且选取在人口、资源、地理上有代表性的学校,即要选一所相对贫穷和偏远地区的小学(少数民族乡村学校)、一所相对富有地区的小学(拥有更好资源的县城学校)及一所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的中学。据此,我们选取了以下几个县和学校,并且以“地区名首字母+数字”的方式标记。
Ⅰ.西昌,位于凉山中部,彝汉混居,彝族人口约占17.18%,汉族约占79.06%。
XC1——农村小学,采用模式Ⅱ,1,064名学生中约99.81%为彝族学生;
XC2——城镇小学,采用普通教学形式,2,267名学生中约16.10%为彝族学生;
XC3——少数民族中学,采用模式Ⅰ和模式Ⅱ,2,588名学生中约90.00%为彝族学生。
Ⅱ.冕宁,位于凉山北部,毗邻西昌,彝汉混居,彝族人口约占35.74%,汉族约占62.24%。
MN1——农村小学,采用模式Ⅱ,443名学生中100%为彝族学生;
MN2——城镇小学,采用普通教学形式,1,640名学生中约49.00%为彝族学生;(www.xing528.com)
MN3——少数民族中学,采用模式Ⅱ,1,010名学生中约89.80%为彝族学生。
Ⅲ.美姑,位于原凉山的东北部,自治州最贫困的县城之一,彝族人口约占98.47%,汉族约占1.49%。
MG1——农村小学,采用模式Ⅱ,238名学生中100%为彝族学生;
MG2——城镇小学,采用模式Ⅱ,1,566名学生中约90.61%为彝族学生;
MG3——少数民族中学,采用模式Ⅱ,1,330名学生中约97.60%为彝族学生。
为收集数据,我们于2010年6月到凉山的这3个地方进行了为期15天的实地考察。主要用以下4种方法进行数据收集:
问卷:使用李克特量表的选择题来收集利益相关者的基本信息、语言教学、语言使用、语言态度信息。针对高中、初中、小学学生设计了3版不同问卷。根据小学是否有英语课,设计了2种不同形式的问卷。
采访:为实现研究目的,需调查不同类型的人。在自治州层面,官员、行政管理者、研究者是调查语言政策和语言态度的最佳人选;在学校层面,校长、老师、学生、家长是研究语言态度和语言优先考虑项的主要信息来源。研究采用半结构式和开放式访谈,使用2种方式记录数据,即在采访时做笔记及在采访后根据录音整理笔记。录音在得到受访者许可同意后进行。
非参与式观察:观察数据包括课堂实践中的语言提供及学校和社会环境中的语言使用情况。由此,收集双语/三语教育中如何实施政策的数据。观察结果记录在为案例研究特制的表格内。
文献回顾:研究中的公开或未公开发表的文献包括范围广泛的材料,有社会经济公报、书面政策、学术报告、课本、课程指南、授课计划、学生成绩报告、学校课程表、学生作业、试卷等。但一些数据未能找到,因为一些抽样学校没有官方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