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蒙汉双语模式在中国蒙古族学校的应用与挑战

蒙汉双语模式在中国蒙古族学校的应用与挑战

时间:2023-11-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模式Ⅱ,即蒙汉双语模式。蒙古族学校的模式Ⅱ与模式Ⅰ不同。学生们在校内外都使用双语,而不像模式Ⅰ中的学生那样单单使用蒙古语。这所学校成立于1952年,在校生402名,教师65名。与蒙古语教学体系相比,虽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使用汉语教学体系,但是这些汉语教学体系班级每班超过40名学生。然而,与当地其他学校超过60人的班级规模相比,一个40人规模的班级仍然是相对较小的班级。

蒙汉双语模式在中国蒙古族学校的应用与挑战

模式Ⅱ,即蒙汉双语模式。蒙古族学校的模式Ⅱ与模式Ⅰ不同。第一个区别是校内的工作人员和学生不仅有蒙古族人,也有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的人。虽然汉族员工总数不超过50%,但在一所学校中主流汉族文化影响更明显。这些学校有蒙古语和汉语两种教学体系。虽然校内的蒙古族学生仍接受蒙古语教育,但由于这些学校往往位于城市和城镇,在地理和生活条件上更容易受到主流汉族文化的影响。学生们在校内外都使用双语,而不像模式Ⅰ中的学生那样单单使用蒙古语。

模式Ⅱ的例子可见集宁区的一所蒙古族学校。集宁区是乌兰察布市(内蒙古中部)的主要城区,人口约272,000人。这所学校成立于1952年,在校生402名(其中60%属于汉族),教师65名(其中33%属于汉族)。蒙古族学生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自乌兰察布的乌盟区,其余大部分学生来自东北部,还有少量来自锡林郭勒盟。许多孩子住校,每个年级有两个班,每个班大约有20名学生。与蒙古语教学体系相比,虽然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级使用汉语教学体系(学生来自集宁郊区或非集宁区人),但是这些汉语教学体系班级每班超过40名学生。然而,与当地其他学校超过60人的班级规模相比,一个40人规模的班级仍然是相对较小的班级。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家长愿意送孩子去蒙古族学校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从而在小班教学中学得更好。汉语教学体系中大约1/3的学生是蒙古族人,但不会说蒙古语。当探询为什么蒙古族学校具有更小的班级规模时,一位校长解释道:“没有那么多的父母想送他们的孩子来这里接受教育。”他还告诉我们,尽管他有一定的蒙古族背景,但他唯一的儿子就读于当地一所汉语教学体系学校。校长与他的妻子都毕业于蒙古语教学体系下的少数民族师范学院,主修数学。除偶尔有可辨识的蒙古口音外,他能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但他仍认为自己的汉语口语不好。他还谈到儿子的语言教育:

很难决定是否送他到我的学校或是另一所汉语教学体系学校。如果他来这儿,他几乎认识每个人。同事们会给他太多的关注。他很淘气,这对他不好。相反,我咨询了一些朋友并考虑了他的未来。认为当他长大后,使用汉语的机会会比使用蒙古语的机会更多。(www.xing528.com)

当问及他儿子目前的蒙古语能力时,校长摇了摇头。虽然他刻意用蒙古语与他儿子交流,但是他儿子用普通话回答他。当再问及他是否会要求儿子学蒙古语时,他回答道:“不会。作为一名中国学生,他已经够忙了。他没有时间去学蒙古语。他可能都不会有机会到我的故乡去。”

采访结束后,研究人员们被邀请参观校园。他们注意到行政办公室一片混乱,到处都是电脑、文件、纸张。一位学校工作人员解释了这一混乱情况。他说学校最近才搬到了这个地方,这里以前属于蒙古族中学。在西部大开发的政策支持下,蒙古族中学已经搬到了一个新的开发区。引起研究者注意的一个重要细节是各年级课程的设置都用汉语,不管其处于汉语教学体系还是蒙古语教学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